不死之光(九)|作家詩人書法家王偉(知止)力作
不死之光(九)
愛是一種欲望
文/王偉

叔本華說過:“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就會痛苦,滿足了就會無聊。人生,就像是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p>
愛情是文學家的同案犯
上下五千年,人類只有二件事:1、繁殖;2、走向繁殖的路上。繁殖不是愛情,是一個動詞,通常理解的愛情是后者,是在路上……
自古而今,從東方到西方,愛情一詞能夠給人以美好和向往,詩人、文學家是愛情的同案犯?!对娊?jīng)》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司馬相如的《鳳求凰》,李杜蘇辛、莎士比亞、曹雪芹……多少文人墨客,在愛海里沉淪,每一部小說,每一首詩,每一首歌曲,將愛情打扮成各式各樣的角色,在人間泛濫成災?;妹廊纭读荷讲c祝英臺》,如果二人真辦了結婚證,房貸、車貸、養(yǎng)娃三座大山壓頭上,還能愛得死去活來?凄美如《紅樓夢》,如果賈寶玉生活在山村,偷看隔壁李寡婦洗澡就是他的愛情幻想;荒唐如《金瓶梅》,人世間最美好的事都掉入西門大官人懷中,換成當下,如果有總理做朋友,給武松十個膽也不敢碰他,當下有錢人的小三、小四,哪個是為了愛情?反腐抓到的任何一個官員比西門大官人,甩出他幾條大街,在一眾的文學家筆下,盡把茍且當成美好,盡情喧泄,引得吃瓜群眾盡折腰。
倉央嘉措的愛情
近些年以來,倉央嘉措一度成為了廣大中老年婦女的偶像,他的詩歌如天籟般空靈純凈,里面閃爍著與生俱來的佛性光芒,其中有著最大誠意的慈悲。世人皆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納蘭容若、倉央嘉措這兩個美麗的名字都寫過天下最動人的情詩。但凡讀了倉央嘉措詩歌的女人,都會不自覺地掉入一個陷阱,嫌棄現(xiàn)實生活中周遭的一切,廚房里老公的庸俗不堪,情人的丑陋膚淺,不自覺地把自己進入角色,無法自拔。
從詩人角度來看,倉央嘉措不愧為一代情僧,他的詩,不論是熱情奔放的還是冷靜纏綿的,同樣都蘊藏著一種拆解不開的深情。從《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钡健兑娕c不見》里的“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睙o一不是如此。當感情來臨的時候,做到熱情如火、纏綿似藤很容易,做到淡如云影、靜似深流卻實屬不易?!兑娕c不見》所表現(xiàn)的正是這樣一種安靜的深情,一如清風明月,雨潤芭蕉。這樣的感情沒有焦渴,沒有情深緣淺的感嘆,也不會有烈焰焚身、萬箭穿心的煎熬。在《見與不見》里,我們看不到纏綿悱惻、山盟海誓,卻能讀到一種磐石一樣堅固不移的深情。就那么簡簡單單的幾行字,明明白白的幾句話。沒有曲折幽婉、跌宕起伏的韻律,卻構成了一種千回百轉、澎湃如潮的情愫。這樣的情感仿佛巖漿在地底層涌動,它的力量足可以沖破巖石,而表面卻是平靜的。這來源于深刻的佛學修養(yǎng)和智慧。
每個走近倉央嘉措的人,都會在他的身上、在他的詩歌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內心由困惑焦慮到寧靜安定。每個女人讀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會找到她仿佛錯失的情郎影子,從而迷上倉央嘉措,或者迷上他詩歌的幻境。每個穿行在鋼鐵森林城市的孤魂,被欲望和生活茍且了生命的人,讀了倉央嘉措的詩歌后如飲甘泉,靈魂從而得以擺渡,夜幕降臨之后的夜晚,孩子在哭泣,老公在打呼嚕,房貸還要還。被生活折磨得苦不堪言,麻木不仁之后,倉央嘉措就成了每個女人心中的男神,這就是世俗大眾沉迷于倉央嘉措的原因,也是形成倉央嘉措熱最根本的原因。愛或不愛,愛都在那里,不增不減,我想倉央嘉措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洗洗睡吧!明天太陽照舊升起。
在各種各樣對愛情的表述和詮釋中,至今沒有人為愛情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我們試著在兩位大哲學家的思想里來學習一下:
蘇格拉底的愛情觀
世俗的理解為愛一個人,是想得到幸福;幸福,是終極目的;愛,是企圖占有幸福的一種方式。而占有幸福往往都是暫時的,可人們又很渴望永恒。生命有限,于是人類渴望繁衍,通過生育,在后人心目中贏得祖先的地位來獲得永恒。這便是掩映在愛情之下的真實的動機。人們歌頌愛,無非是給自己渴望永久占有幸福的終極目的,找一個理由而已。為了永恒的幸福,人類渴望繁衍和生育。生育有肉體和心靈兩種生殖力。
蘇格拉底認為肉體的生殖力會產(chǎn)生官能世界的可朽的物體,而更為高尚的生育則是心靈的生育,這是一種心靈的創(chuàng)造、智慧的孕育和美德的衍生。這是一種精神與文化的生育,可以創(chuàng)作詩歌、譜寫音樂,相對于人的生理繁衍,精神繁衍對人類更有益且更高尚。
蘇格拉底對愛的闡釋已經(jīng)超越了所有的人。但這只是全部奧秘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愛是一種更為恢宏的境界。先從美的東西開始,順著美的東西逐漸上升——從美的身體上升到美的操持,到美的種種學問,最終認識美本身。一個人只有觸及真實的美,才能生育真實的美德。也唯有以此為愛欲的對象,才稱得上真正的愛欲行為。這里的“美”最終通達的便是“善”。
真正的愛情是不會只愛一個人?!乩瓐D
什么是愛情?在古希臘語里面,“愛情”這個詞演化出了一個主動詞和一個被動詞,我們一般把主動詞翻譯成“愛人”,被動詞翻譯成“情人”,顧名思義,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蘇格拉底擁有無數(shù)的愛情和情人,證明了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成功。
柏拉圖的同性之愛
人的愛情肯定就是追求一個人,然后尋求滿足,這是柏拉圖的一個基本的觀點。人追求人是為了尋求滿足,這個我們基本上已經(jīng)知道了。但是你愛一個人,那個人在什么意義上讓你得到滿足,這就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了,或者說他為什么能夠讓你得到滿足?同性之間的純粹的高尚的意義。
柏拉圖的理念認為最高尚的愛情是同性之愛,異性之間的相愛是粗鄙的,異性肉體的碰撞只有一個責任——繁殖。他認為:奧林匹克、哲學、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愛情這三種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好基友,一輩子!
沒有什么是愛的對手,除了同性間的真愛。
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之口,也道出了自己的戀愛觀和性愛觀:真正的愛是對美的終極觸達,提倡和對方有了心靈的交流,有了精神的契合后,再進行身體的交媾和受孕。這樣的愛情是靈與肉的結合,是對美的向往,最終通往善。
受孕和生殖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使可朽的人類具有不可朽的性質。靈魂顯然是比肉體更加圣潔、單純和美麗的,精神的戀愛能達到真正的不朽。但柏拉圖并不排斥肉體的快樂,只是說肉體的結合要建立在精神歡愉的基礎上。
柏拉圖式的戀愛,是可以將精神之愛和肉體之愛并存的戀愛。如果僅僅把柏拉圖式的愛情簡化為精神戀愛而沒有了肉體關系,這并非原意。
柏拉圖式的愛情也是一個循序上升的過程。精神戀愛不可能憑空出現(xiàn),真正的愛情和所有的萬事萬物一樣,是從個別到普遍、從有形象到無形象的金字塔形的上升過程。
總的來說,柏拉圖式的戀愛觀念更崇尚精神上的愛慕,但絕對不排斥肉體的愉悅。和對方有了靈魂的共舞后,才能達到靈與肉的真正融合,觸達到美,觸達到最終的善。柏拉圖式的愛情超越一切,是超越性別、年齡、時間和空間的戀愛。
按照柏拉圖的愛情理想,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就可以是神了,因為神就不愛任何的東西。但是這是一個最高階段,柏拉圖始終強調這是一個階段。所以他不會割裂這個東西,也就是說絕對不把精神戀愛和肉體關系徹底割裂開來。
柏拉圖一生中都沒有戀愛,他既沒有愛上姑娘也沒有愛上男孩,當然更沒有結婚。柏拉圖說,別人都是來尋找自己的另一半的,而我生來就是完整的,我不需要戀人。我只愛智慧,愛真理,愛知識。而凝結在其上的美,與戀人的美是一樣的。這就是柏拉圖式的戀愛觀。
美是人類文明的不死之光,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就可以是神了,因為神就不愛任何東西。但這是一個最高階段,柏拉圖始終強調這是一個階段。所以他不會割裂這個東西,也就是說絕對不把精神戀愛和肉體關系徹底割裂開來。
輝哥的愛情觀
輝哥認為如果喪失了行動自由和思想自由,我們已經(jīng)死了!世界上哪有什么愛情?即使有,又有幾人懂得了愛情?輝哥的眼中,愛情是欲望打扮出來的紳士,如果愛情喪失了自由,就是魔鬼鉆出來的時候,從前的姑娘把手給人,同時把心也一起給了他;現(xiàn)在時世變了,得到一位姑娘的手的,不一定能夠得到她的心。
不懂得愛情就會變成一種毒藥,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嘗不到什么苦澀的味道,可是漸漸地在血液里活動起來,就會像硫礦一樣轟然爆發(fā)。
一切卑劣的弱點,在戀愛中都稱為無足輕重,而變成美滿和莊嚴。愛情是不用眼睛而用心靈看的,因此生著翅膀的丘比特常被描成盲目;而且愛情的判斷全然沒有理性,只用翅膀不用眼睛,表現(xiàn)出魯莽的急性,因此愛神據(jù)說是一個孩兒,因為在選擇方面他常會弄錯。
一切有機物的生命都需要光也需要黑夜,也如同雌與雄,彼此需要,所以連接、交換、合并是自然規(guī)律?;蛘哒f愛情是因為彼此缺乏安全感的一種借口,抱團取暖,互相需要。
以快樂為前提的意義,愛情的本質除了身體的差異尋找和快感渴念,跟性別和婚姻無關,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叫快樂,其他都是為這個詞服務的,目標價值的積極實現(xiàn)就是輝哥的愛情動力,肉體也好,精神也好,取向也罷,輝哥又稱“鬼見愁”,“絞肉機”,“挖掘機”,“吹沙船”,每個女性見過他,都會相思成災,無法自拔,所到之處,洪水泛濫。
輝哥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活出了壯麗的色彩,和他生在一個時代是所有男人的悲哀,大量認識輝哥的人都變成了光棍,他是一種現(xiàn)象,在愛情的世界里活成了一束光,透過輝哥,我認真思考了一下愛情。最偉大的哲學家也無法解釋愛情這個詞。天不生輝哥,人間無愛情。
當靈魂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愛欲包括了情欲,也包括了物欲,也包括了對身體的放縱。很多人的愛欲,是一種霸占與掠奪。比如他們認為占有了一個女人的身體,就占有了一個女人的靈魂,當他占有的身體越多的時候,他就獲得了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意義。這是典型愛欲的表現(xiàn),其實,你什么都占有不了。
愛欲從本質上來說,是自己的不安全感,比如在早期戀情上受過創(chuàng)傷,后期就會表現(xiàn)為占有欲。其實靈魂空虛,用外界的占有永遠不可能填補。哪怕你占有一個又一個的身體,也會在親熱過后,立刻聽到魔鬼的微笑。
一個人的空虛,只能靠內在的充實來滿足,比如尋找到工作的意義,再比如讓自己的存在有價值感。不要向外探求,而應向內探索。佛偈有云: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燈。所謂內圣而外王,勝人者有力,勝已者強,人類只有一個真正的對手是自己,通過外在事物的影響絲毫不能讓自己高尚起來。
河南人的愛情
第一層:干柴烈火,你帶著汽油,她帶著打火機,春風十里,火燒赤壁。這個是一種火燒連營式的身體本能的需求,從商業(yè)邏輯來看就是供求關系。
第二層:孤軍深入,簡單直接,行為決定結果,如河南駐馬店光棍老王的愛情。
光棍老王半夜找李寡婦約會。
誰?
嘛?
干?
中!
第三層:思而成災,想而憔悴,一念天涯,偷而不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
最高層:同性之愛。柏拉圖的理念認為最高尚的愛情是同性之愛,異性之間的相愛是粗鄙的,異性肉體的碰撞只有一個責任——繁殖。他認為:奧林匹克、哲學、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愛情,這三種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好基友,一輩子!

作者簡介
王偉(知止),著名書法家,作家,詩人,房地產(chǎn)CEO。
心有八愛:寫字,碼文,插花,登山,玩茶,收藏,舞者,廚藝。
自幼學詩習書,飽讀古今經(jīng)典,以蘇東坡為偶像,以王羲之為榜樣,將有趣靈魂落于文字,將魏晉風華融于筆墨,作品滿含蜀風雅韻,盡展云天襟懷。

代表作:《珠峰賦》《賢才賦》《英雄論》《巴渝大地賦》《西蜀記》《昆侖山賦》《長江賦》《秦嶺賦》《易經(jīng)與書法》《書賦》《酒賦》《茶賦》《云南賦》《溫州賦》《中文賦》《千年孤獨,高山仰止——紀念蘇軾逝世921年》《吊東坡賦并歌》《人間逍遙是莊子》《人間有趣王小波》等。曾出版作品集《白晝之光》《明月清風》《中國當代作家精選》等,發(fā)表詩文幾百萬字。
詩觀:思想是文章的母親,哲學是文章的近鄰,境界是文章的靈魂,張力是文章的生命力。有天地正氣,有愛的力量,有溫度的生命,有氧氣的文字,有深刻的思考,于虛無的內心種植芳香,茍且而深情。書法觀:書法,骨子里的中國藝術。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為書寫注入生命的意義,于靈魂深處鋪開時光,筆墨穿行,長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