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晉——《東周列國志》沒有細說的故事


? ? ? 當年讀《東周列國志》的第二十回時,開頭看得有點暈……
?
? ? ? 這時正值春秋首霸齊桓公聲勢最為鼎盛的時候,另一個中原大國開始稱霸,那就是位于山西的晉國。小說家大概覺得晉國崛起前的雜事不值得展開敘述,于是簡單地一段帶過,直接從晉獻公講起。但這“一段”里面就有近20位人物,即使翻譯成白話文恐怕也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

? ? ? 其實這是春秋史上一個“下剋上”的標志性事件,也是壓垮周朝權威的“稻草”之一。話說晉國的始祖姬虞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同母兄弟,在西周初年分封到唐國(原唐國君主則移封至河南),到姬虞的兒子姬燮登位后改國號為晉。
?

? ? ? 晉國原本的管轄范圍很小,只局限在汾水流域一帶,到東周初年,晉文侯才開始大肆擴張領土。按理說這種諸侯私下攻占領地的行為是違背周朝“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規(guī)矩,但由于周平王能當上天子正是依靠晉文侯的幫助,因此他對此是置之不理。
?
? ? ? 在周朝剛剛東遷時,大臣們分成兩派,各自擁立天子,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尷尬局面。最后支持周平王的晉國打敗了支持周攜王的虢國,順利移都洛邑,避免了周朝的分裂。于是周平王念晉文侯擁立之功,故默許其私下擴張領土的行為,但同時也損害了周朝自身的權威。
?

? ? ? 晉文侯有一兄弟名叫姬成師,在國內頗有威望,有些大臣甚至希望晉文侯死后由成師繼任晉國君主。文侯的兒子晉昭侯繼位后,因為擔心這位叔叔會危及自己的君位,于是將成師封至曲沃(今山西曲沃縣),好遠離國都翼城(今山西翼城縣),然而他這一安排反而為曲沃地方勢力坐大埋下了禍根。
?
? ? ? 成師確實是一位有才能的領主,在他的打理之下曲沃日益興旺發(fā)達,人口和城市的規(guī)模甚至超過國都翼城,使得成師的野心逐漸膨脹起來,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倆姬”,雖說子承父業(yè)是祖宗規(guī)矩,但兄終弟及也是優(yōu)良傳統(tǒng)嘛。
?

? ? ? 于是一些希望成師能當晉君的大臣暗殺了晉昭侯,以迎成師入翼城即位。然而此舉卻遭到國人的抵制,他們群起誅殺了以潘父為首的叛黨,趕跑了企圖過來撿便宜的曲沃軍,成師未能如愿繼任國君,只得悻悻地返回曲沃郁郁而終。
?
? ? ? 成師的兒子姬鱔繼承了父親謀取晉國君位的遺志,經常興兵攻打晉國,由于雙方軍力接近,使得地方軍與中央軍長期處于拉據(jù)狀態(tài)。除了軍事上的威脅外,姬鱔還輔以政治和外交手段去孤立晉國,暗中扶植國內反對晉君的勢力,雙方的斗爭已經完全表面化了。
?
? ? ? 公元前724年,曲沃派刺客暗殺了晉孝侯,打算來個“暴力奪位”,但這種不得人心的舉動更加激怒了國人,他們擁立了晉孝侯的弟弟晉鄂侯繼位,得到了民意支持的中央軍在荀國等友軍的幫助下很快就打敗了曲沃軍,寡不敵眾的姬鱔只好回師曲沃。

?
? ? ? 公元前718年,曲沃聯(lián)合鄭國和邢國一起夾擊晉國,結果中央軍大敗,晉鄂侯也逃到隨國避難。但曲沃的第二次“暴力奪位”遭到周朝的抵制,周桓王命虢國率軍救晉,在周虢兩軍的援助下,晉國中央軍反敗為勝,曲沃的奪位行動再度以失敗告終,覺得奪位無望的姬鱔亦在兩年后郁悶病死。
?
? ? ?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當年虢國不是反對周平王的嗎?為何現(xiàn)在又會成為周朝的親信?這點要歸功于身為周朝卿士的鄭國君主,由于鄭武公和鄭莊公父子的飛揚跋扈,使得周平王轉而重用虢公,以削弱鄭伯在朝中的勢力。虢公打敗了曲沃后擁立晉哀侯即位,后來晉國內亂時再度打敗第三次“暴力奪位”的曲沃軍,使得曲沃與虢國從此結下了深仇大恨。
?
? ? ? 當時的曲沃領主是姬鱔的兒子姬稱,他在位期間連滅兩位晉君(晉哀侯和晉小子侯),盡管仍未能入主晉國,但國都翼城周邊的土地幾乎被曲沃蠶食殆盡,一如明朝“靖難之役”后期朱棣與建文帝的實力對比。
?

? ? ? 公元前679年,養(yǎng)精蓄銳的曲沃軍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打敗中央軍,入主了國都。與此同時姬稱以重金賄賂周僖王,獲取了成為諸侯的合法性,于是姬稱成功以庶流取代嫡流成為晉國的第十八任君主——晉武公。這一明顯違背周禮的舉動居然得到周朝天子的認可,為春秋時代頻起的“下剋上”起了一個惡劣的示范作用,此后有實力的大臣和親族弒君成為常態(tài)。
?
? ? ? 為了防止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晉武公的兒子晉獻公繼位后除了清洗晉國嫡流的子孫外,連祖父輩的分支子孫也沒放過,通過各種手段幾乎將他們斬盡殺絕,確保沒有任何旁系能威脅自己這一血脈的后人。晉獻公的集權一方面令自己的政令更加暢通,加速了晉國的發(fā)展與擴張,但另一方面又為異姓大臣坐大和奪權埋下隱患。
?

? ? ? 晉獻公穩(wěn)固了自己的君位后便把矛頭對準了過去多次干涉晉國內政的虢國,再加上虢國收容了逃過大清洗的晉國公子,并在流亡公子們的哀求下,虢國以“討逆”為旗號兩次興兵攻打晉國,令晉獻公更欲滅虢而后快。之后便發(fā)生了大家所熟悉的“假途伐虢”故事,晉獻公之所以要滅虢,既是擴張領土的需要,更是為報兩家之間多年的仇。
八零九零游戲時光專欄,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