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版《春節(jié)童謠》小學(xué)語文一上面試試講練習(xí)

一方水土一方人,各地春節(jié)里的習(xí)俗也不盡相同。
在老北京過新年,要玩踩歲,將芝麻桿撒開在地上踩,象征著節(jié)節(jié)高,歲歲平安,長命百歲。趕廟會是北京過年的一大習(xí)俗。除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岳廟”(初一至十五)、“白云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北京童謠,完整版如下: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老底子寧波人過年有許多講究,要備年貨、祭灶、撣塵、請床公床婆、守歲、年夜飯、拿壓歲鈿、吃湯團、開門炮、拜歲、舞龍、踩高蹺、鬧花燈、貼春牛圖等,初一到十五,整個正月里忙得不亦樂乎。
而這些年俗也蘊含在寧波童謠之中,祖祖輩輩世代傳唱。
拜歲拜歲拜嘴巴
坐落瓜子茶
豬油湯團燙嘴巴
豬油湯圓:寧波人過年一定會吃到的飯后甜品。
簡略釋意:寧波人過年重要的是過足嘴癮,不要忘了坐下來喝杯瓜子茶再來碗熱騰騰的豬油湯圓。
正月里,
我到丈母屋里拜歲去,
前頭一只賴孵雞,
后頭一籃烤荸薺,
走到半路里,
勿結(jié)啥人壞東西,
吃落西瓜皮,
安嘞當(dāng)路里,
我格人,
眼睛有點模糊起,
“吉達”一跌,
前頭逃走賴孵雞,
后頭倒翻烤荸薺。
賴孵雞,別人抲嘞去;
烤荸薺,捋捋捋勿及,
丈母屋里嘸告去,
坐嘞半路里,
眼淚哭嘞嗒嗒滴。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