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轟-5輕型轟炸機參數(shù)

2022-08-08 07:13 作者: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 我要投稿

中文名

轟-5

外文名

Harbin H-5

次型/級

轟-6

研制單位

中國航空工業(yè)哈爾濱飛機制造廠

研制時間

1963~1967年

服役時間

1967年4月

國家

中國

飛機類型

前線戰(zhàn)術轟炸機

首飛時間

1966年9月25日

仿制原型

蘇聯(lián)伊爾-28(IL-28)

衍生機型

轟-5甲、轟-5魚雷機、轟偵-5等

退出現(xiàn)役

2009年5月

乘員

3人

長度

16.77米

翼展

21.45米

高度

6.20米

機翼面積

60.8平方米

主輪距

7.4米

前主輪距

6.67米

空重

128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1200千克

動力系統(tǒng)

兩臺WP-5甲型渦噴發(fā)動機,單臺推力26.48千牛(2700公斤)

載油量

3800千克

載彈量

300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

902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2500米

航程

2400千米

作戰(zhàn)半徑

560千米

翼載荷

348.7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5

起飛滑跑距離

980米

著陸滑跑距離

930米

武器

炸彈艙在機身中部,頭部一門固定航炮HP-23機炮2門,尾部兩門活動航炮HP-23機炮2門,可攜帶4顆400公斤或12顆250公斤炸彈,也可攜帶小型戰(zhàn)術核彈。機翼下有8個掛架,能夠掛火箭彈、炸彈。

停在機場的轟-5

轟-5(英語:Harbin H-5 Light bomber,北約代號:Beagle,譯文:獵兔犬)轟炸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現(xiàn)為中國航空工業(yè)哈爾濱飛機工業(yè)集團公司)參照蘇聯(lián)伊爾-28轟炸機,改進設計并試制生產的一種噴氣式戰(zhàn)術轟炸機,該機可在各種復雜的氣象、地理條件下執(zhí)行前線戰(zhàn)術轟炸及攻擊任務。

轟-5轟炸機于1963年1月開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轟-5在哈爾濱試飛成功。1967年4月,轟-5轟炸機通過國家鑒定,投入批量生產,隨后裝備中國空軍部隊。該機于1984年停產,總共生產545架。

轟-5已經于2009年5月全部退出中國空軍現(xiàn)役戰(zhàn)機序列。中國政府曾計劃獲取蘇聯(lián)授權組裝生產伊爾-28轟炸機,但在1960年中蘇關系惡化后,無法獲得全部技術資料,中國航空工業(yè)部門只能通過已經引進的伊爾-28,進行測繪、仿制和局部改進伊爾-28的設計。由于哈爾濱飛機廠有維修護理蘇式轟炸機的經驗,逐漸積累了相當?shù)募夹g基礎,中國航空工業(yè)管理部門將自行仿制伊爾-28的任務下達給了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并將新機代號定為轟-5(H-5)。?轟-5是中國首次研發(fā)的輕型噴氣式轟炸機。在設計中,設計人員以蘇聯(lián)生產的伊爾-28為基礎,根據(jù)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實際情況和使用部隊的具體要求做了大量技術改進。

轟5 在伊爾-28 的基礎上更改量達 40%,主要更改是:(一)將蘇聯(lián)原機兩半扣合的結構改為普通結構,減重 110 公斤。(二)機載設備則盡量與當時同期仿制的新型轟6 轟炸機通用,如采用轟6 的尾炮塔,引起了機尾結構的一些變化。經過這些修改,轟5 的戰(zhàn)術技術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除基本轟炸機外,轟5 還有魚雷轟炸機、核彈投放機、HJ-5(轟教5)教練機和 HZ-5(轟偵5)、HD-5(轟電5)偵察、電子對抗機等機型。

轟-5于1963年1月開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轟-5在哈爾濱試飛成功。1967年4月,轟-5開始量產,隨后裝備部隊。1984年,轟-5停產。轟-5基型衍生出了轟-5甲,加大了航程,減小了起降滑跑距離。

中國服役

轟-5輕型戰(zhàn)術轟炸機,采用兩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平直翼型,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一種前線轟炸機。機頭的玻璃艙是領航員及轟炸手座艙,為導航和光學轟炸瞄準提供了良好視野?。轟-5是中國空軍最早的核武器載機,既可掛載核彈,亦可掛載各種航空炸彈,正常載彈量1000公斤,最大載彈量 3000 公斤,即250公斤炸彈12枚或500公斤炸彈6枚。機上還設置有自動駕駛儀、 機械操縱系統(tǒng)和電傳動操縱系統(tǒng), 以及各種比較完善的電氣、儀表、無線電等特種設備,保證飛機能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飛行。轟-5飛機除了標準型外,后來又發(fā)展成系列,有偵察型、訓練型等。

轟-5采用了兩臺渦噴-5甲型渦噴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是殲-5使用的渦噴-5的改型。渦噴-5甲發(fā)動機是沈陽航空發(fā)動機廠(黎明機械廠)試制的,1957年9月8日渦噴-5甲發(fā)動機(轟-5輕型轟炸機的動力裝置)經國家鑒定驗收,轉入成批生產。渦噴-5甲發(fā)動機,單臺推力26.48千牛(2700千克)。蘇聯(lián)空軍的伊爾-28最初使用BK-1A離心式渦噴發(fā)動機,單臺推力2700千克。蘇空軍還曾在伊爾-28機身兩側加裝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以增加起飛推力。中國研發(fā)的轟-5未見安裝助推相關設備。航電武器

轟-5轟炸機上主要航空電子設備設備包括轟炸雷達、自動領航儀、敵我識別器及各種通訊導航器材等。轟-5機組包括3名乘員,領航員艙在機頭,駕駛員在其身后氣泡形駕駛艙內,機尾有與前方不連通的通信射擊員艙。

炸彈艙在機身中部,正常載彈量1000千克,最大載彈量3000千克。機頭設有一門固定航炮,機尾炮塔有兩門活動航炮。炸彈艙內攜帶4枚500千克或12枚250千克炸彈。翼下還有8個掛架,可掛火箭彈或炸彈。機頭機尾各裝兩門23mm機炮,總備彈量為650發(fā)。

與伊爾-28相比,轟-5飛機修改了機翼、后機身和尾炮塔的結構設計;選用了新型的轟炸雷達和瞄準具,提高了轟炸精度;采用了跟隨性好的新的炮塔操縱系統(tǒng),增加了航炮的備彈量,并提高了航炮的射速和射程。

改進要點

轟-5根據(jù)中國航空工業(yè)制造的實際和國內配套的條件,在伊爾-28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修改設計,總變更量達40%,主要更改是:在機體結構上,將蘇聯(lián)伊爾-28飛機的兩半扣合的結構改為普通結構,達到全機總體減重110千克。發(fā)動機采用渦噴-5甲取代蘇制BK-1A離心式渦噴發(fā)動機。機載設備則盡量與當時中國同期仿制的轟-6轟炸機通用,如采用轟-6的尾炮塔,引起了機尾結構的一些變化。經過這些修改,轟-5的戰(zhàn)術技術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雷達探測距離加大,新瞄準具擴大了瞄準角和觀測角,轟炸精度和敵我識別能力也提高很大;新炮塔系統(tǒng)電氣操縱隨動性好,備彈量增加,射速大、射程遠?。

轟-5(H-5),基本型;與伊爾-28相比,轟-5飛機修改了機翼、后機身和尾炮塔的結構設計;選用了新型的轟炸雷達和瞄準具,提高了轟炸精度;采用了跟隨性好的新的炮塔操縱系統(tǒng),增加了航炮的備彈量,并提高了航炮的射速和射程。

轟-5甲(H-5A),轟-5甲,是中國航空工業(yè)哈爾濱飛機制造廠于1967年9月根據(jù)國家下達的任務改裝的一種核武器運載機。保密代號為2152?。轟-5甲(H-5A),轟-5甲,是中國航空工業(yè)哈爾濱飛機制造廠于1967年9月根據(jù)國家下達的任務改裝的一種核武器運載機。保密代號為2152?。

1967年9月16日,國防科委、國防工辦下達將4架轟-5飛機改裝為核武器運載機,作為核試驗和裝備使用的任務。122廠于1967年底和1968年2月分兩批完成各兩架改裝任務。4架飛機于1967年裝備空軍7401部隊,1968年又補充2架。1968年4月25日,5架轟-5飛機轉場20基地,5月4日~6月9日,進行核訓練彈試投,共組織任務飛行22架次,獲得了投實彈的有關數(shù)據(jù)。12月27日,成功地完成了我軍首次轟-5飛機的空投核試驗。

1973年6月17日,轟-5甲執(zhí)行了“21-710”核試驗任務。擔負投擲核彈任務的李桂山機組于12時46分從馬蘭機場起飛,14時準時投擲起爆成功。爆炸投影點距靶心約40米。14時38分在馬蘭機場安全降落。擔負取樣試驗任務的空軍航空兵37師5名飛行員,于“零”后7~27分鐘先后起飛,在14100~15300米的高度穿過煙云,完成了取樣任務。場內取樣自6月17日18時47分開始至6月21日9時基本結束。在此期間,鼎新、銀川、武功、故城、徐州、碩放機場先后起飛殲-6飛機18架次,轟-5飛機2架次,除2架未取到數(shù)據(jù)外,其余均取到數(shù)據(jù),基本測出了煙云軌跡,摸清了煙云濃度。

轟偵-5(HZ-5、RB-5),轟偵-5是空軍部隊以伊爾-28偵察機為藍本,以轟-5為平臺仿制改裝而成的偵察機,可在中、高空和晝夜間條件下執(zhí)行戰(zhàn)術空中偵察任務。轟偵-5比基本型航程增大;轟偵-5飛機,填補了中國空軍中短程偵察機的空白。根據(jù)空軍遂行航空偵察任務需要,122廠于1965年開始在轟-5飛機基礎上研究改進和設計轟-5偵察機。1970年1月,空軍決定在轟-5甲飛機的基礎上改裝轟-5偵察機,先按照相型改裝。經與三機部協(xié)商,轟-5偵察機的主要改進項目:在轟-5飛機原有照相設備基礎上,于彈艙內增裝2部帶有像移光學補償機構的大型中高空航空照相機航甲12-75,使轟偵-5飛機的大型照相設備增至4部,另外還可裝雷達相機1部,相機通過搖擺架操縱可進行2~3條航跡的空中照相。在左右機翼上增裝整體油箱,使飛機最大載油量由轟-5飛機的6068千克增至8868千克,航程增大47%,作戰(zhàn)半徑增加50%,飛機最大航程增至3058千米,最大續(xù)航時間增加1小時23分,達到4小時31分。飛機無轟炸軍械,射擊軍械與轟-5飛機相同。轟偵-5的研制始于1970年12月,1977年設計定型。

轟教-5(HJ-5)

轟炸教練型。主要機載設備轟炸雷達,自動領航儀,敵我識別器及各種通訊導航設備等。轟教5飛機,結束了中國轟炸機教練機長期依靠進口的歷史。

轟電-5(HD-5),轟電-5很少見于官方的報道。中國空軍的轟電-5能執(zhí)行軟壓制對方防空系統(tǒng)的能力。原來轟電-5準備加裝YJ-5反輻射導彈,由于改型研制導彈下馬未成,而YJ-91導彈則體型彈重過大,轟-5掛載較為吃力,實際使用效果不明。更多的用途是類似美國的EA-6B一樣,從事電子對抗/干擾任務?。

轟-5魚雷型,1965年,海軍航空兵提出在轟-5飛機上改裝掛魚雷的要求,1966年開始改型設計。主要改進項目:可在機外掛3枚魚雷或2枚大型魚雷和2組彈艙內副油箱。

1969年11月30日,轟-5魚雷型由王文英首飛成功。到1980年為止,共交付海軍35架。為部隊改裝伊爾-28飛機100多架,部隊反映良好。

轟-5魚雷型裝備了普通直航魚雷和“魚”-2空投火箭動力魚雷。其中“魚”-2魚雷是仿制蘇聯(lián)PAT-52魚雷的產品,1960年前開始試制,1971年正式裝備部隊,命名“空艦”-1(KJ-1),后規(guī)范命名為“魚”-2。彈徑450毫米,長3.89米,重627千克。該魚雷投放后在減速傘作用下緩慢入水,隨后起動火箭發(fā)動機,速度高達60~70節(jié)。雖然“魚”-2射程僅5000米,但是由于速度高,艦艇基本上無法躲避。在最初的規(guī)劃中,曾計劃生產2000枚該型魚雷,隨著時間推移,轟-5面對的艦艇防空火力越來越強,基本上不可能接近投彈。且“魚”-2沒有制導能力,命中率低。為此,1976年海軍希望“魚”-2能由突防能力更強的強-5發(fā)射。

轟-5魚雷型在裝備部隊之后,還承擔了一些科研試驗任務,為新機研制和部隊訓練服務。主要試驗機有“鷹”式武器試驗機和仿“飛魚”拖靶飛機。

轟-5雷達試驗機,網絡上曾經出現(xiàn)過轟-5改裝的殲轟-7雷達試驗機照片。殲轟-7裝備的JL-10A“神鷹”脈沖多普勒雷達,首先在轟-5試驗機上試飛試驗。中國試飛院的這張照片,顯示了轟-5轟炸機頭部,改裝了殲轟-7的機頭和雷達。這反應了中國在軍機研制中,因地制宜、小步快跑的務實策略,利用和挖掘老舊機型的潛力,投資少、研制風險低,為新型機研發(fā)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經驗儲備。

實戰(zhàn)運用

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國給臺灣國民黨空軍裝備了P-2V偵察機。P2V-7偵察機頻繁在夜間入侵中國大陸,中國空軍多次派戰(zhàn)機升空攔截都告失效。嗣后中國空軍研究采取“神燈”戰(zhàn)術,即用轟-5在敵機前上方空投照明彈,將夜空中的P2-V偵察機照亮,米格-15戰(zhàn)斗機在敵機后方尾隨攻擊。1964年6月11日夜,中國空軍石振山機組駕駛轟-5飛機,實施“神燈”戰(zhàn)術,配合中國海軍航空兵四師中隊長陳根發(fā)駕駛米格-15擊落了國民黨空軍P-2V偵察機一架。

轟-5裝備空軍

1968年12月27日,中國空軍空十師一架轟-5核武器運載機,執(zhí)行了核試驗任務,成功地投下1枚原子彈?。

1974年1月20日,3架轟偵-5偵察機完成了對西沙群島的空中照相任務

1971年,中國經海運向羅馬尼亞輸出了首批總共4架轟-5散件,并由中、羅兩國的技師在羅馬尼亞巴庫(Bacau)進行組裝。該型機這后被送到第38搜索航空中隊,是羅馬尼亞的獨立靶機單位服役。1974年,羅馬尼亞又接收了第二批共8架轟-5。時隔5年,羅方又接收了第三批共2架轟教-5教練機。羅馬尼亞空軍除了擁有中國制造的轟-5/轟教-5外,還擁有蘇聯(lián)產的IL-28/IL-28R(偵察型)/IL-28T(反艦型),轟-5和IL-28在同一國服役頗為罕見。羅馬尼亞空軍只剩下轟-5能夠繼續(xù)飛行,執(zhí)行偵察和拖靶任務。

中國還將轟-5飛機用于軍援貿易,其中羅馬尼亞空軍14架(轟-5飛機12架,轟教-5飛機2架),柬埔寨6架(轟-5飛機4架,轟教-5飛機2架),朝鮮20架。

轟-5噴氣式輕型轟炸機,機動靈活,可用于近距離支援地面部隊作戰(zhàn),具有中型轟炸機不可替代的作用?。該機體型較小,造價低廉,便于大量生產裝備。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工業(yè)經濟和國防科技實力都比較弱的時期,能夠在一個原來只能維修飛機的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研制成功轟-5轟炸機,實屬不易。但是,畢竟轟-5飛行速度較慢、載彈量偏小、作戰(zhàn)半徑不大,而且動力、航電水平較低,都制約了該型轟炸機的實戰(zhàn)運用。中國后來陸續(xù)研制裝備的轟-6、殲轟-7、殲-16等新型對地攻擊空中裝備的出現(xiàn),彌補了轟-5的缺憾。




轟-5輕型轟炸機參數(shù)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瑞安市| 轮台县| 威宁| 洛浦县| 海晏县| 利津县| 德昌县| 武宁县| 麻城市| 营山县| 靖西县| 定安县| 志丹县| 伽师县| 格尔木市| 积石山| 邳州市| 泰安市| 鹰潭市| 丹寨县| 东兰县| 夏邑县| 福清市| 丰镇市| 黎川县| 马边| 嵩明县| 鄂州市| 龙井市| 葫芦岛市| 泰和县| 翼城县| 剑河县| 玉山县| 来安县| 临西县| 吴川市| 巨鹿县| 茂名市| 涿州市|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