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類稿》明 郎瑛 (十四)
1 楊柳枝,是古人唱的歌《折楊柳枝》,這歌是亡隋的歌曲。 陳子昂寫詩說“萬里長江一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去不回。” 劉禹錫說“揚(yáng)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嵯峨猶有當(dāng)時色,半蘸波中水鳥棲?!? 又韓琮說“昌樂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fēng)?!? 五代晉朝和凝說“萬枝枯槁怨亡隋,似弔吳臺各自垂。” 這些詩句都在講《折楊柳枝》這首歌。 2 白居易有個他非常喜歡的妓女叫樊素,這樊素不但身材好還能歌善舞,白居易曾經(jīng)寫詩討好她,詩說“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 又作了《楊柳枝辭》來表達(dá)自己的愛慕“一樹春風(fēng)萬萬枝,嫩于全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宣宗時,朝廷樂隊為皇帝唱這首辭,皇帝問“誰寫的,永豐在哪里?” 旁邊人回答“是永豐坊西南角花園中有一株垂柳,枝葉茂盛。” 皇帝命人到花園取來二枝柳枝栽在御花園。 白居易知道這事后,又作一詩說“一樹飄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兩星?!? 后來有盧貞等人和題目說“一樹依依在永豐,兩枝飛去杳無蹤;玉皇曾採人間曲,應(yīng)逐歌聲入九重?!? 劉禹錫和詩說“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這是白居易的楊柳枝,現(xiàn)代人將它們混為一談,不知道二辭的來歷。 六朝樂府有收錄楊柳枝,這根本不用去辯論,所以,白居易之前就有楊柳枝辭了。而且,唐朝人詠這個題材的很多,比如劉禹錫有詩說“花萼樓前初折時,美人樓上斗腰肢;如今拋擲長街里,露葉如啼欲恨誰。城外西風(fēng)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 白居易詩說“紅板橋邊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可憐雨歇東風(fēng)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韓琮詩說“枝斗纖腰葉斗眉,春來無處不成絲;灞陵原是多離別,少有長條拂地垂?!? 溫庭筠詩說“陌上河邊千萬條,怕寒愁雨盡低垂;黃金穟短人多折,已恨東風(fēng)不展眉?!? 楊巨源詩說“江邊楊柳綠煙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東風(fēng)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唐朝時期最流行的是劉禹錫和白居易的楊柳詩,可晚唐薛能說“劉禹錫和白居易的句子,雖然有才思,但太拘謹(jǐn),用詞也一般,非常不適合當(dāng)歌詞。”于是寫了十九首來壓劉禹錫和白居易的詩,我現(xiàn)在舉出薛能十九首中的二首,讓大家來評工拙。 一詩說“潭上江邊嫋嫋垂,日高風(fēng)靜絮相隨;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另一說“劉白蘇臺總近時,當(dāng)時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這一對比,大家應(yīng)該能知道,薛能真的是太妄自尊大了,以我的眼光來比較,薛能比不過劉禹錫、 白居易所蘊(yùn)借意趣的萬一?。? 又古時候有首《折楊柳枝行》,從很早遠(yuǎn)時代流傳下來的,謝靈運(yùn)也曾經(jīng)寫過這題目作品,可惜不多見。 又有《月節(jié)折楊柳枝》,雖說也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辭,但看著也就是唐朝時期的。 3 杜子美(杜甫)有寫《秋興》八首,可以說是絕于古今的句子,后來世上有些人和子美的《秋興》,可這些人都不知道他們所寫的只是在效顰,為自已人生徒添譏誚而已。 我有個朋友四明人洪貫,字唯卿,曾經(jīng)是崇化縣令,平常以自己能寫詩為傲。晚年退休(原文 致政),他和一幫好友相聚,友人戲說“你能和杜甫的《秋興》嗎?如果可以,我們這幫人掏錢買好酒,讓你喝個痛快。”洪貫聽后,一夜就把詩寫好了。大家一看,句子格律非常貼合,不是那些無病呻吟引人譏誚的句子,實在出人意料。我忙將詩句記載在書中,不能將這樣的人才泯滅掉。 一,“葉落千山瘦盡林,峰尖如劍列森森;海沙郭索饑呈穟,庭砌蜉蝣出俟陰。弟妹存亡千里月,江湖風(fēng)雨十年心;無端觸月傷懷事,況復(fù)頻添夢后砧?!? 二,“劍閣西連島道斜,上皇今喜到中華;題情詩寄溝中葉,賣卜人看海上槎。霜冷玉樓思舊帳,月明胡騎泣寒茄;秋來懷抱偏難遣,城上芙蓉又著花?!? 三,“歲月能消幾局棋,白頭空作楚囚悲;廟堂籌策非吾望,湖海疏狂似舊時。三輔關(guān)中圍未解,六龍?zhí)焐像{還遲;荒原戰(zhàn)骨知多少,精爽誰無故里思?!? 四,“金殿籠香繞博山,鸞輿隱隱出花間;丹青日照麒麟閣,鐘鼓聲嚴(yán)虎豹關(guān)。海岳有靈神圣治,華夷無路動天顏;五云影里簾開處,幾憶趨蹌到從班?!? 五,“山川震蕩日無暉,盡道將軍智力微;暫喜崤函鼙鼓息,又聞河洛戰(zhàn)塵飛。于今世事知誰在,老我人情與俗違;江上草堂風(fēng)雨惡,飯盤端不待魚肥。” 六,“西風(fēng)吹浪打船頭,白露寒凋玉樹秋;金甲寶刀千騎老,紫薇黃閣幾人愁。關(guān)河夢逐簾前燕,煙水情忘海上鷗;王粲近來消廋盡,強(qiáng)攜書劍客南州?!? 七,“文皇身建救時功,四裔咸歸覆疇中;西幸鸞輿悲險道,東還龍斾逐羶風(fēng)。一身貪病頭將白,三月天山火尚紅;紅畔秋云無限思,強(qiáng)歌巴曲醉巴翁?!? 八,“御溝流水帶逶迤,粉黛三千映月陂;寒露不凋三秀草,野禽飛上萬年枝。將軍書報降王死,河漢星看織女移;鄉(xiāng)夢秋來頻到闕,分明龍袞玉端垂。” 4 貫云石,元朝大功臣阿里海涯的孫子,名小云石海涯,號酸齋,人長得神彩秀異,而且天生臂力過人,到成年時,他棄武從書,官至翰林侍讀學(xué)士,后來稱病辭官來到江南,在杭州開藥店賣藥,人們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曾經(jīng)有次在鳳凰山避暑,寫有一詩說“路隔蒼苔卒末通,泉花如發(fā)玉濛濛;蛟浮海近云窗濕,蚊怯山寒葛帳空。高枕不知秋水上,開門忽見暮帆東;物華萬態(tài)俱忘我,北望惟心一寸紅。” 臨終寫了一首辭世詩說“洞花幽草結(jié)良緣,被我瞞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明月一般圓。”洞花、幽草,是他小妾的名字。 我曾經(jīng)有一本他的詩集,里面的詩不到一百首,格律都跟流行的不一樣。北山棲云庵,是他專心學(xué)習(xí)的地方。 5 有人召仙,請仙人寫首梅花詩,仙箕立刻寫出“玉質(zhì)亭亭清且幽” 召仙人說“我要的是紅梅?!? 仙箕接著寫“著些顏色點枝頭;牧童睡起朦朧眼,錯認(rèn)桃林去放牛?!? 又有一事,也是召仙寫詩的,要求是寫雞冠花詩,仙箕寫道“雞冠本是胭脂染,洗卻胭脂似雪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猶帶一頭霜。” 6 “重名清望遍華夷,恐是神仙不可知;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廟堂只是無言者,門館長如未貴時;除卻洛京居首外,圣朝賢相復(fù)書誰?!? 現(xiàn)代人大多能讀其中的二三句(原文 頷聯(lián))但不知道詩是誰寫的。我以前有聽說是宋朝劉昌言說呂蒙正的詩。 《事文類聚》說“張虞榮登進(jìn)士第一名,題詩在興國寺墻壁說‘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腥死m(xù)上說‘君看姚曄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來事情發(fā)展,如續(xù)句所言。 我不知道這兩個說法,誰說的是事實,可能是張虞寫了劉昌言詩句,也有可能吧,但的確不知道事實是怎么回事? 7 蘇東坡在黃州時,寫了一詞《卜算子》,黃山谷認(rèn)為說的詞真那個叫不食人間煙火,這首詞現(xiàn)在還在流傳。 詞說“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汀冷。” 我以為這詞句可稱是用句非常精辟,所托的意境極為深遠(yuǎn),但不容易理解在講什么。后來我讀《詞學(xué)筌蹄》里面有解釋這首詞說“缺月,指微微亮。漏斷,指暗。幽人,指不得志。獨(dú)往來,做無用功。驚鴻,賢圣的人不能自主,指心里不安?;仡^,對人用心。無人省,人不了解。揀盡寒枝不肯棲,不茍安于自己已經(jīng)是高官。寂寞吳江冷,指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以為能自主決定一切?!钡丛~的意思是鴻雁找不到良木而棲,但又說揀盡寒枝,這兩句不合理,因為鴻雁不應(yīng)該是棲枝,應(yīng)該是在蘆蕩中才對。每次與人講這不合理處,大多數(shù)人都贊同。 昨天我讀了《野客叢書》才了解這詞真正的含義,這首詞是蘇東坡在惠州白鶴觀中所寫的,惠州溫都監(jiān)有個女兒,長得很漂亮,到十六歲還不肯嫁人。溫都監(jiān)聽說蘇東坡住在鄰近,就對人說“這位啊!是我的女婿”。有一夜,蘇東坡在家吟詩詠詞,這小女孩在東坡窗外徘徊,蘇東坡聽窗外有聲,將窗門打開,小女孩忙翻墻(原文 踰垣)而去,這下蘇東坡把這美女看了個清楚,他急忙找人說媒,后來蘇東坡被調(diào)去海南,說親的事就耽擱了,蘇東坡走后,小女孩不久就死了,埋葬在沙灘旁。蘇東坡從海南回來,聽到這事心情非常糟糕(原文 悵然),才寫下這首詞。 又隋朝李無操也有寫《鴻》詩,詩說“夕宿寒枝上,朝飛空井中?!焙孟褚苍谡f有些鴻雁是在枝上棲息??!我真的是讀書少,蘇東坡的詞也大概能理解了。 朱子在解釋易時,也說“鴻雁不棲息在樹枝上”。或許可以棲息在安穩(wěn)的樹干上,但現(xiàn)在詞中只用了一個枝字,終歸不合理,叢書已經(jīng)沒有刻板了,現(xiàn)將它記錄下來。 8 “高髻云鬟新樣妝,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惱斷蘇州刺史腸?!边@首詩在《唐宋遺史》中說是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時,中途與杜鴻漸喝酒,酒醉睡在旅館中,醒來后發(fā)現(xiàn)有兩位妓女睡在身側(cè),他吃驚問怎么回事?妓女說“郎中大人在筵席與司空大人吟詩,所以才被叫來陪你?!眲⒂礤a問“什么詩?”妓女詠了這詩。 在《唐詩紀(jì)事》也說“劉禹錫到吳臺上任,揚(yáng)州大司馬杜鴻漸叫了三陪女侍候?!? 《類聚》認(rèn)為是韋應(yīng)物與杜鴻漸。 我認(rèn)為劉禹錫和韋應(yīng)物都是郎中,也都在蘇州當(dāng)刺史,但杜鴻漸沒有當(dāng)過司空,而且他在大歷四年就死了,韋應(yīng)物是貞元年間在蘇州當(dāng)刺史的,貞元年間,杜鴻漸已經(jīng)死了二十余年了。 劉禹錫是元和年間到蘇州當(dāng)刺史,那時間離得更遠(yuǎn)了。不說是韋應(yīng)物還是劉禹錫,杜鴻漸決定不可能了。我去考對元和年,發(fā)現(xiàn)杜右是淮南節(jié)度史,正好在揚(yáng)州,肯定杜佑誤寫為杜鴻漸,不然就是白居易了,他正好與韋應(yīng)物、劉禹錫同時代的人,又都喝酒時喜歡寫狎玩浪蕩詩。 9 啄木,本來名為?,俗稱為啄木?!懂愇镏尽氛f“大如雀,喙與腳背都是青色的。”《異物志》所記的和現(xiàn)在所見到的相符合,有時也能見到紅嘴的啄木。 有回我見到王元之的詩說“淮南啄木大如鴉,頂似仙鶴堆丹砂。”那王元之所說的這種,和所見的不但在形體上而且在顏色上也差別很大,后來我又讀了《爾雅翼》才知道啄木有兩種,大的頭頂上有紅毛,稱為山啄木,但大多數(shù)還是青色的為主。所以《內(nèi)經(jīng)》記載說“就是青綠的羽蟲(指鳥類,蟲,上古中國對動物的總稱)” 魏野詠說“千林蠹如盡,一腹餒何坊?!? 馬道說“不顧泥丸及,惟貪得食多?!? 二詩一個戒貪,一個說材,各有不同的寓意,都是詩人規(guī)勸諷諭的話。 10 宋朝方圭喜歡寫詩譏諷人,一天,宋庠在平山堂宴請客人,方圭在那大談寫詩,整席都他在說話。 大家偶然見到有只野牛在木頭上擦身止癢,宋庠見了說“野牛恃力狂挨癢。” 有位客人接說“妖鳥啼春不避人?!狈焦绮铧c就和那客人打起來。 不久,方圭因為嘴欠被牽連,引來禍?zhǔn)?,寫詩句說“客陸某出言無忌?!? 一天,方圭與請人吃飯,偶爾能聽到蟬鳴,方圭讓客人詠詩,客人說“綠陰深處汝行藏,風(fēng)霜從來是稻梁;莫倚高枝縱繁響,也應(yīng)回首顧螳螂?!睆拇艘院?,方圭話很少(原文 少戢),后來得以善終。 我這幾天在想,近來象方圭這類人非常多,應(yīng)該多學(xué)學(xué)客人陸某,以方圭為戒,才不會出大事?。ㄔ?鮮不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