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新】Synth的文化

###原文地址:https://synthspecies.com/wiki/Culture
嚴格意義上講,Synths并沒有完全屬于自己的文化,而是將他們的文化與身處的社會交織在一起,從而形成了“外緣”文明(Outer Rim Civilization)。大多數(shù)Synths的目標是融入這份文化,并且成為受尊重的人,同時還能保持自己作為Synth的本色。然而,即使他們獲得了文化層面的認同,但他們“合成的”器官與日常生活方式,仍然與周圍的有機生命略有不同。

目錄
1 能量/Energy Consumption
2 飲食/Food and Drink
3 工作/Work
4 業(yè)余休閑、愛好與健康/Leisure, Hobbies and Wellness
5 休息與睡眠/Rest and Sleep
6 親密關系、性/Relationships and Sexuality
7 生理與心理性別/Sex and Gender
8 審美/Synth Specific Fashion
9 教育/Education
10 共生/Coexistence with Organics
11 與其他機械的互動/Interaction with machines

一、能量
Synths正如其名,全身都是合成器官,有著不同于有機生命的能量來源。有機生命體需要從食物中獲取營養(yǎng),再將其轉(zhuǎn)換成用于驅(qū)動身體的能量。如果缺少這些能量,有機生命體便會死亡。Synths則需要定期向體內(nèi)的蓄電組織充電,以維持機體的運轉(zhuǎn)。因此,在“外緣”文明中,充電站隨處可見,如同有機生命體的世界中到處都有食物來源。大量的充電站緩解了Synths的電量焦慮,在Synths感到累的時候,坐在附近的長凳上就能充電。他們甚至也漸漸遺忘了“自己需要充電才能生存”的事實,因為他們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附近,或者經(jīng)常使用的家具上,必定有充電設備,有些設備的尺寸小得難以引起注意。另外,電池擴展和某些模組本身也能發(fā)電,因此“充電”更不起眼了。
在“外緣”文明中,免費且自由供應的能量是Synths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對于他們來說,如果某個地方的能量有限,意味著這里的文明也很有限。一旦Synths殖民到了新星球上,第一件事就是建立遍布全球的充電網(wǎng),從而拓展他們的可移動范圍,并且減少因無法充電遭受襲擊的可能。
佩戴能夠發(fā)電或中繼電力的專用充電模塊,對Synths來說是一種潮流。最典型的發(fā)電模塊是將太陽能轉(zhuǎn)換為電能的“外殼”,另外有些充電模塊還帶有微型核反應堆。雖然由于充電站遍地開花,這些充電模塊并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但是充電模塊對Synths來說,仍然意味著“獨立”與“個性”。


二、飲食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這里玩了一堆雙關笑話,譯者搞不定,所以留下詞源讀者自行體會}
高分子木斯里/Polymüsli | Poly意為多聚,引申高分子;(德語)木斯里Müsli,木斯里是以麥片、水果為主料制作的食物
高分子意面/Polymer Pasta | Polymer高分子;Pasta意大利面
石墨方餃/Graphioli | Graphite 石墨 + Gravioil意大利方餃
無用大棒/FooBar (石墨烯條/Graphene Bar) | Foo和Bar都是程序員常用的占位符
充氣軟糖/Aerogellybeans | 直譯
硅脂奶昔/Silicone Smoothie | 直譯
鈷粒多/Cobalt Crunch (谷物/Cereal) | 鈷Cobalt + 壓碎Crunch
強力口膠糖/Rubbergum (泡泡糖/Chewing Gum) | Rubbergum似乎是一種常用于維修的強力膠品牌
塑料小棒/Plasticks | Plastic塑料 + Sticks棒,棍,條等
聯(lián)氨/Hydrazine (能量飲料/Energy Drink) | 專有名詞“聯(lián)氨”
“燃燒”雞尾酒/Afterburner (煤油打底調(diào)制而成的雞尾酒Kerosene Based Cocktail)
音樂合成器/Absynth
綠蛋與內(nèi)存條/Green Eggs and RAM | 源自蘇斯博士的《綠蛋與火腿/Green Eggs and Ham》

Synths并不從飲食中獲取能量,但是需要利用其中的物質(zhì)維持整個機體的運作以及重構身體。由于Synths的身體和有機生命體身體的組分完全不同,因而消耗的物質(zhì)也有所不同。有機體主要進食碳水(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Synths則傾向于重碳、重礦物質(zhì)與金屬元素的飲食。
理論上,Synths可以食用“有機食品”,但是無論從口味、氣味還是外觀上,都別指望“有機食品”能吸引他們,因為“有機食品”不含他們體內(nèi)需要的物質(zhì),也容易導致輕微的消化不良。
而考慮到Synths的身體主要由碳元素組成,他們的飲食也要富含碳元素。常見的視頻包括高碳薯片、石墨烯棒、石墨烯碎等。高碳食品也可以做成多種形態(tài),比如富勒烯飲料、或者高分子面條、高分子木斯里等。
不過,Synths喜歡在食物里添加某些物質(zhì),比如鉍、銹、鈾等,對有機體來說可能會有害。這些食物上往往都打了“危險”標記,以提醒Synths不要危害到其他人,也不要把鈾屑弄的到處都是。
市售的電池無論味道如何,都不被視為Synths的食物。
其實Synths的食譜非常廣泛,但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Synths最初吃的食物也很少。因為Synths并不依賴食物生存,僅僅是利用食物中的物質(zhì)完成身體的重構,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只在身體結(jié)構發(fā)生變化的時候規(guī)律飲食。

三、工作
Synths在填補有機生命體的崗位方面扮演的角色特別重要,尤其是某些對于有機生命體來說的“危險崗位”,更需要Synths的存在。由于Synths的模塊化特性,他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身體來適應手頭的工作。他們可以換用不同的外殼以阻隔伽馬射線,因而無需任何防護服便可操作放射性物質(zhì)。他們也可以改變體型的大小,以便搬運大宗笨重器械。Synths的高度適應性,讓他們在勞動方面非常受有機生命體的歡迎。

四、業(yè)余休閑、愛好健康
業(yè)余愛好方面,Synths和有機生命體之間可選的項目差不多,不過在具體執(zhí)行時略有差別。這仍然是他們之間機體的差異導致的。比如Synths,一般不會蒸桑拿,因為他們沒有汗腺,蒸桑拿并沒有意義。但如果是受有機朋友的邀請,他們也很樂意一起去,不過很可能是一直在提心吊膽自己過熱,而不像有機的朋友們自由自在。
Synths也有保健意識和健康需求,因此會參加相關的活動,比如泡溫泉。不過這些溫泉是專門給Synths設計的,有各種各樣的選擇,以便Synths恢復精力并改善身體狀況。比如乙醇浴,能夠?qū)ynths不留死角地清理干凈;或者是米缸浴,能把關節(jié)里的濕氣都吸走。另外,Synths也會去健身房,健身房教練會讓Synths成為強有力的“閃光機械”。
Synths也很喜歡鍛煉,因為鍛煉能夠在肌肉中產(chǎn)生需要修復的微裂縫,讓納米機器人忙碌起來,進而有利于肌肉與框架的生長。另外,鍛煉對那些希望選擇“體型巨大”或“全身肌肉”藍圖的Synths也很有用,因為鍛煉同樣能夠增進肌肉的發(fā)育,原理同上。另外,和有機體朋友們一起鍛煉也很有趣。
可供Synths選擇的愛好也有很多,基本上有機體能做到的,Synths都能做到。有些Synths喜歡社會性的活動,比如晚上逛俱樂部,另外一些則傾向于呆在家里,打打游戲,做做收藏,或者做點優(yōu)管?(NewTube?)視頻。有些會每天遛一遛“小助手”,或者四處走走?;旧希琒ynths的愛好只取決于想象力,以及物理法則的限制。

五、休息與睡眠
Synths是智慧生物,也需要休息。Synths的大腦結(jié)構非常復雜,功能也難以理解。很難說為什么合成的身體居然也需要休息,為什么合成的意識也需要睡眠,但這就是發(fā)生了。現(xiàn)在有兩個關于“休息”的學說:
夜間休息能夠確保Synths有固定的時間段充電。Synths的床也是充電站,他們在睡眠的時候能徹底充滿電。
夜間休息給了Synth的大腦時間,用來整理當天的記憶與經(jīng)歷。類似于“碎片整理”,這個特性在有機體身上同樣存在。在此期間,Synths可能會進入夢境,不過他們不會數(shù)電子羊,而是會夢到自己的“小助手”。
有些時候,Synths需要的可能只是短暫小憩,他們也會傾向使用具有充電功能的家具。短暫的“充電”能夠讓他們重獲新生。

六、親密關系、性
(本段刪減,有需要者可自行前往Wiki閱讀英文原文:https://synthspecies.com/wiki/Culture)

七、生理與心理性別
由于Synths的繁殖并不依賴兩性,Synths的性別也沒那么重要了。不過由于大文化的影響,許多Synths仍然會存在性別認同的意識,但這也不是必要的。由于Synths良好的模塊化特性,更改生理性別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每只Synth都有自己的個性與選擇,可以選擇不同的身材,可以投身不同的愛好。“外緣”文明相當之開放,允許任何個體選擇任何性別。“沒有心理性別認同”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若細分到某只Synth的頭上,他們也許會嘗試探索不同的性別選擇,但最終會留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那一個,然后保持身材。

八、審美
Synths的審美和有機體的區(qū)別就大了,因為Synths喜歡展示自己合成的身體,而不是將自己用衣物裹得嚴嚴實實。首先就是各種各樣的模組,也有顏色、外殼、備用裝甲、閃光部件和全息元素等等等等。審美相關的內(nèi)容復雜到要單開一頁才能解釋完。


九、教育
Synths和有機體一樣,需要依靠經(jīng)驗和學習來成長?!巴饩墶蔽拿髦械纳賰簳诠W校學習一些必備技能,比如閱讀、寫作、算術,以及“外緣”文明中廣泛使用的語言,日后則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Synths和有機體之間并不分班分校,因為兩者共同成長,才有更多的機會超越身體的差異,互相增進理解。
Synths不會被朝著某個特定的方向培養(yǎng),但他們在大學期間會傾向選擇重科學重技術的專業(yè)。不過這也只是個趨勢,并非約束。因此你也能看到其他Synths學習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等學科。
無論是讀博深造,還是根本不讀大學,所有的教育都由“外緣”文明免費提供。不過,如果學歷足夠高,收入也會隨之增長。

十、共生
Synths在“外緣”文明的歷史和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Synths和有機體之間也是休戚相關,因為最初Synths就是被有機體創(chuàng)造來幫助生產(chǎn)食物的,因而Synths也是有機體們得以生存的關鍵一環(huán),兩者互相尊重。啊,雖然說合成的生命和有機的生命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這就讓事情變得有意思了。
Synths并不依賴食物生存,他們只需要電能就可以運轉(zhuǎn)。Synths進食大致有兩個原因:
一是提供修復、維護身體,或者在改變體型期間所需的物質(zhì)。
二是作為與有機體之間的一種互動方式。
第二點在Synths與有機體之間的互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機體進食的時候,Synths也可以加入。聚餐是一種能夠拉近你與他人距離的方式。另外,Synths也傾向于進食周圍人正在吃的食物,僅僅是因為“社會性”。聚餐也能夠強化、深化兩者的文化交流,因為聚餐并不僅僅是扎堆吃飯,還包括嘮嗑等環(huán)節(jié),能夠分享一天的所見所聞。
由于Synths并不需要從食物中獲取能量,也并不總是需要從食物中提取修復物質(zhì),他們更偏好選擇“美味的輕食”。社交場合主要選擇氣凝膠或高分子泡沫為主的食物,口味也很有意思。當然,只是對Synths而言,因為有機體可不關心銅和錫的口感和味道。
Synths通常會和有機體一同參加各類休閑愛好,無論是鍛煉、旅行、購物,或者是約著看最新最有趣的5D電影。Synths之間的友誼同Synths與有機體之間的一樣普遍。一般都沒什么不同,除了你可能會想在Synths到訪你家之前,把所有“看上去很好吃的”電池都收起來。Synths和有機體之間的親密關系也很正常。
不過Synths經(jīng)常覺得有機體的生活方式很迷人,因為這些生活對他們來說太陌生了。他們總是想要模仿有機體的行為,這樣能給他們帶來一種“歸屬感”。理論上,Synths飲酒或者喝咖啡并沒有什么意義,但是他們確實開發(fā)出了具有相關作用的物質(zhì),觸發(fā)體內(nèi)的神經(jīng)沖動,以模擬這些體驗。因而Synths也能體會到“喝酒喝到斷片”或者“咖啡喝到失眠”。

十一、與其他機械的互動
盡管你可以把Synths當成智能機器人,但他們自己可不這么覺得。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有那么一點點像機器,但如果你和他們辯論起來,他們會說,“有機體不也是化學能機器么,只是軟了點,能效低了點。”因此,Synths和有機體對待機器的方式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只要是沒有認知機能的機器,在他們眼中無非就是工具、可愛的機器寵物之類,但絕對不是“智慧生物”。對于Synths來說,最關鍵的一點仍然是機器“是否具有認知機能”。但這不意味著Synths對不如他們聰明的機器沒有感情,正相反,Synths之間很流行一種小型的無智慧機器人,比如經(jīng)常被當作寵物的“小助手”(別稱“O寶”“OwO寶”/owobots),可參見第八節(jié)的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