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講透!敘事特征?語言風(fēng)格?情節(jié)手法!【學(xué)過石油的語文老師】

手法題(進階)
人物手法

環(huán)境手法

①感官描寫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自己的感受
②順序
遠(yuǎn)近,上下,大小,整體局部,點面
③通用描寫
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煉字,結(jié)構(gòu)
主旨“手法”
通過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寫出文章主旨
故主旨沒有對應(yīng)的手法,只問文章主旨內(nèi)涵
情節(jié)手法題
怎么寫情節(jié)→怎么講故事→怎么組織語言
例:奇哥講話比較夸張,激進,有些人比較嚴(yán)謹(jǐn),內(nèi)斂。即兩者用了不同方法組織語言,類比為兩位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寫情節(jié)。

表達(dá)方式:描寫,抒情,議論,敘述,說明

例:當(dāng)導(dǎo)演,要選定一個內(nèi)容貫穿影片(線索),選取和其他影片不同的重點,突出不同的特點,表達(dá)不同的主旨和情感
拍影片要站在誰的角度(角色視角)拍,用什么順序拍,用什么樣的鏡頭語言拍



有聲有色,生動傳神,有音韻美


時代特色:改革開放時期,革命時期,民國時期,抗戰(zhàn)時期···
地域特色:西北地區(qū)特色,黃土高原特色,江南水鄉(xiāng)特色,北京特色···
人物特色
①文中人物 如《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等人各具的特色
②作者語言特色 如魯迅等人文章獨有特色
2017Ⅱ《我們的裁縫店》

地域特色:文章有新疆地域特色
人物特色:①客人們質(zhì)樸率直②作者語言生活化,口語化
語言風(fēng)格:輕松明快,質(zhì)樸自然

2021新Ⅱ《放猖+莫須有先生教國語》
文本一
放猖
廢名
故鄉(xiāng)到處有五猖廟,其規(guī)模比土地廟還要小得多,土地廟好比是一乘轎子,與之相比五猖廟則等于一個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個,大約都是士兵階級,在春秋佳日,常把他們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驅(qū)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處亂跑一陣,故做母親的見了自己的孩子應(yīng)歸家時未歸家,歸家了乃責(zé)備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來呢?”猖神例以壯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時又由小孩子扮之,這便等于額外兵,是父母替他許愿,當(dāng)了猖兵便可以沒有災(zāi)難,身體健康。我當(dāng)時非常羨慕這種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讓我也來做一個呢?猖兵赤膊,著黃布背心,這算是制服,公備的。另外,誰做猖誰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褲穿著,而且必須是紅的。裝束好了以后,再來“打臉”。打臉即是畫花臉,這是我最感興趣的,看著他們打臉,羨慕已極,其中有小猖兵,更覺得天下只有他們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這天生的,本來如此的臉面,算什么呢?打臉之后,再來“練猖”,即由道士率領(lǐng)著在神前畫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們再沒有人間的自由,即是不準(zhǔn)他們說話,一說話便要肚子痛的。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人間的自由本來莫過于說話,而現(xiàn)在不準(zhǔn)他們說話,沒比這個更顯得他們已經(jīng)是神了,他們不說話,他們已經(jīng)同我們隔得很遠(yuǎn),他們顯得是神,我們是人是小孩子,我們可以淘氣,可以嬉笑著逗他們,逗得他們說話,而一看他們是花臉,這其間便無可奈何似的,我們只有退避三舍了,我們簡直已經(jīng)不認(rèn)得他們。何況他們這時手上已經(jīng)拿著叉,拿著察郎當(dāng)郎當(dāng)?shù)捻?,真是天兵天將的模樣了。說到叉,是我小時最喜歡的武器,叉上串有幾個鐵輪,拿著把柄一上一下郎當(dāng)著,那個聲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話都說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歡喜,我最不會做手工,我記得我曾做過叉,以吃飯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講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創(chuàng)作了。我的叉的鐵輪是在城一個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鐵屑片剪成的。在練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實放猖,即由一個凡人拿了一面大鑼敲著,在前面率領(lǐng)著,拼命地跑著,五猖在后面跟著拼命地跑著,沿家逐戶地跑著,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歡迎著,跑進去,又跑來,不大的工夫在鄉(xiāng)一村在城一門家家跑遍了。我則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時間總在午后,到了夜間則是“游猖”,這時不是跑,是抬出神來,由五猖護著,沿村或沿街巡視一遍,燈燭輝煌,打鑼打鼓還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卻寂寞之至,正如過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為游猖接著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經(jīng)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見昨日的猖兵時,我每每把他從頭至腳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經(jīng)謝了,他的奇跡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著他說話,他說話的語言太是貧窮了,還不如不說話。
(有刪改)
文本二:
莫須有先生教國語
廢名
莫須有先生教國語,第一要學(xué)生知道寫什么,第二要怎么寫,說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寫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寫。要小孩子知道寫什么,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你便能引得他們寫什么了。
莫須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學(xué)教國語,有一回出一個“荷花”的作文題,因為他小時喜歡鄉(xiāng)下塘里的荷花、荷葉、藕。凡屬小孩子都應(yīng)該喜歡,而且曾經(jīng)有李笠翁關(guān)于這個題目寫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須有先生自己的文章還近于詩,詩則有時強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說到荷葉的用處,是訓(xùn)練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葉還可以拿到雜貨店里去包東西。莫須有先生出了荷花這個題目,心里便有一種預(yù)期,不知有學(xué)生能從荷塘說到雜貨店否?結(jié)果沒有,莫須有先生頗寂寞,有一學(xué)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極饒意趣,他說清早起來看見荷塘里荷葉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葉上動也不動一動,“像羲皇時代的老百姓”,莫須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寫實。
民間有“放猖”“送油”的風(fēng)俗,莫須有先生小時頂喜歡看“放猖”,看“送油”,現(xiàn)在在鄉(xiāng)下住著,這些事情真是“樂與數(shù)晨夕”了,頗想記錄下來,卻是少暇,因之拿來出題給學(xué)生作文,看他們能寫生否,他們能將“放猖”“送油”寫在紙上,國語教育可算成功了。作這兩個題目的學(xué)生很多,但都不能寫得清楚明白,令異鄉(xiāng)人讀之如身臨其境、一目了然。可見文字非易事,單是知道寫什么也還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歡“放猖”,喜歡“送油”,然而他們寫不出,他們的文字等于做手勢而已。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已經(jīng)重來大學(xué)執(zhí)教了,莫須有先生又開始有閑作文章,乃居然寫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種補過的快樂。
(節(jié)選自《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有刪改)
審題:如何實踐→怎么寫的→情節(jié)手法題
“歡喜”→孩子的心理
即問題為:作者如何寫出小孩子心理的。
重點①文章組織語言時,把重點放在了描寫小孩子的心理上,體現(xiàn)孩子的羨慕,寂寞,失落等。
線索②以放猖為線索,主要寫的就是小孩子喜愛的東西。
視角③以孩子視角看放猖,語言充滿童趣。

2022乙《支隊政委》(簡稱《支》)+《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簡稱《長》)
審題:兩篇文本文體不同,藝術(shù)表現(xiàn)不同→兩篇文章表達(dá)情節(jié)方式不同
特點①《支》為小說,具有虛構(gòu)性,注重文學(xué)藝術(shù)效果;《長》為新聞,注重真實性
重點②《支》重點是刻畫支隊政委的人物形象;《長》重點是記敘長征事件的經(jīng)過
語言③《支》語言注重文學(xué)性,生動活潑;《長》語言簡潔嚴(yán)謹(jǐn),客觀真實
表達(dá)方式④《支》多用描寫,《長》多用記敘

2018Ⅱ《有聲電影》
老舍
??二姐還沒看過有聲電影,可是她已經(jīng)有了一種理論。在沒看見以前,先來一套說法,不獨二姐如此。此之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知之”也。她以為有聲電影便是電機嗒嗒之聲特別響亮而已。不然便是當(dāng)電人﹣﹣二姐管銀幕上的英雄美人叫電人﹣﹣互相巨吻的時候,臺下鼓掌特別發(fā)狂,以成其“有聲”。她確信這個,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據(jù)說有聲電影是有說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開開眼,恰巧打牌贏了錢,于是大請客。二姥姥三舅媽,四姨,小禿,小順,四狗子,都在被請之列。
??大家決定看午后兩點半那一場,所以十二點動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點三刻誰也沒動身,二姥姥找眼鏡找了一刻來鐘;確是不容易找,因為眼鏡在她自己腰里帶著呢。跟著就是三舅媽找鈕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沒找到,結(jié)果是換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臉又洗了一刻多鐘,總算順當(dāng)。
??出發(fā)了,走到巷口,一點名,小禿沒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點多鐘,沒找著,大家決定不看電影了,找小禿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脫了,分頭去找小禿。正在這個當(dāng)兒,小禿回來了;原來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來找她們,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車,耽誤不了。
??二姥姥給車價還按著老規(guī)矩,多一個銅子不給,這幾年了,她不大出門,所以現(xiàn)在拉車的三毛兩毛向她要,不是車價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動。她偏要走一個給他們瞧瞧,她確是有志向前邁步,不過腳是向前向后,連她自己也不準(zhǔn)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為看電影特意換上高底鞋,似乎非扶著點什么不敢抬腳,她過去攙著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話,這二位一定是一齊倒下。
??三點一刻到了電影院,電影已經(jīng)開映。這當(dāng)然是電影院不對;二姐實在覺得有罵一頓街的必要,可是沒罵出來,她有時候也很能“文明”一氣。
??既來之則安之,打了票。一進門,小順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紅眼鬼,無論如何不能進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為天已經(jīng)黑了,想起來睡覺的舒服;她主張帶小順回家。誰不知道二姥姥已經(jīng)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聲電影,將來見閻王的時候要是盤問這一層呢?大家開了家庭會議。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順,買幾塊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見紅眼鬼了。事情便這樣解決了,四姨攙著二姥姥,三舅媽拉著小順,二姐招呼著小禿和四狗子,看座的過來招待,可是大家各自為政地找座兒,忽前忽后,忽左忽右,離而復(fù)數(shù),分而復(fù)合,主張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塊兒,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連喘帶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滿頭是汗,觀眾們?nèi)丝措娪?,一齊惡聲地“吃﹣﹣”,但是壓不下去二姐的指揮口令,二姐在公共場所說話特別響亮,要不怎樣是“外場”人呢。
??直到看座的電筒中的電已使凈,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過,總不能忘了謙恭呀,況且是在公共場所,二姥姥年高有德,當(dāng)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媽到底是媳婦;而小順子等是孩子;一部倫理從何處說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讓,把前后左右的觀眾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爺,好容易一齊坐下,可是糖還沒買呢!二姐喊賣糖的,真喊得有勁,連賣票的都進來了,以為是賣糖的殺了人。
??糖買過了,二姥姥想起一樁大事﹣﹣還沒咳嗽呢,二姥姥一陣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與四姨三舅媽說起二姥姥的后事來,老人家像二姥姥這樣的,是不怕兒女當(dāng)面講論自己的后事,而且樂意參加些意見,如“別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個金九連環(huán)。也別忘了糊一對童兒!”這一說起來,還有完嗎?說也奇怪,越是在戲館電影場里,家事越顯著復(fù)雜,大家剛說到熱鬧的地方,忽,電燈亮了,人們?nèi)庾?。二姐喊賣瓜子的;說起家務(wù)要不吃瓜子便不夠派兒,看座的過來了,“這場完了,晚場八點才開呢?!?/span>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覺,二姐才想起問:“有聲電影到底怎么說來著?三舅碼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沒聽見?!边€是四姨細(xì)心,說看見一個洋鬼子吸煙,還從鼻子里冒煙呢,“鼻子冒煙,和真的一樣,你就說!”大家都贊嘆不己。
(有刪改)
純文字手法,概括+手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U4y1u7CE/?vd_source=154e542d1ae3426f6d2c2577cdf5b1b2
2014Ⅰ《古渡頭》
葉紫
太陽漸漸地隱沒到樹林中去了,晚霞散射著一片凌亂的光輝,映到茫無際涯的淡綠的湖上,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彩色來。微風(fēng)波動著縐紋似的浪頭,輕輕地吻著沙岸。
破爛不堪的老渡船,橫在枯楊的下面。渡夫戴著一頂尖頭的斗笠,彎著腰,在那里洗刷一葉斷片的船篷。
我輕輕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頭來,帶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著我大聲地生氣地說道:
“過湖嗎?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span>
“那么,要等到天明羅?!彼謴澭鍪氯チ?。
“為什么呢?”我茫然地。
“為什么,小伙子,出門簡直不懂規(guī)矩的。”
“我多給你些錢不能嗎?”
“錢?你有多少錢呢?”他的聲音來得更加響亮了,教訓(xùn)似地。他重新站起來,拋掉破篷子,把斗笠脫在手中,立時現(xiàn)出了白雪般的頭發(fā)。“年紀(jì)輕輕,開口就是‘錢’,有錢就命都不要了嗎?”
我不由地暗自吃了一驚。
他從艙里拿出一根煙管,用粗糙的滿是青筋的手指燃著火柴。眼睛越加顯得細(xì)小,而且昏黑。
“告訴你,”他說,“出門要學(xué)一點乖! 這年頭,你這樣小的年紀(jì)……”他飽飽地吸足著一口煙,又接著說,“看你的樣子也不是一個老出門的。哪里來呀?”
“從軍隊里回來?!?/span>
“軍隊里?……”他又停了一停:“是當(dāng)兵的吧,為什么又跑開來呢?”
“我是請長假的。我的媽病了?!?/span>
“唔! ……”
兩個人都沉默了一會兒,他把煙管在船頭上磕了兩磕,接著又燃第二口。
夜色蒼茫地侵襲著我們的周圍,浪頭蕩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嘯。我們差不多已經(jīng)對面瞧不清臉膛了。我的心里偷偷地發(fā)急,不知道這老頭子到底要玩?zhèn)€什么花頭。于是,我說:
“既然不開船,老頭子,就讓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頭子用鼻子哼著,“年輕人到底是不知事的?;氐桨渡先ミ€不同過湖一樣的危險嗎?到連頭鎮(zhèn)去還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輕人……就在我這船中過一宵吧?!?/span>
他擦著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頭,給了我一個兩尺多寬的地位。好在天氣和暖,還不至于十分受凍。
當(dāng)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煙的時候,他的聲音已經(jīng)比較地和緩得多了。我睡著,一面細(xì)細(xì)地聽著孤雁唳過寂靜的長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所談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門人的秘訣。
“……就算你有錢吧,小伙子,你也不應(yīng)當(dāng)說出來的。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 我在這里已經(jīng)駕了四十年船了……我要不是看見你還有點孝心,唔,一點孝心……你家中還有幾多兄弟呢?”
“只有我一個人。”
“一個人,唉!”他不知不覺地嘆了一聲氣。
“你有兒子嗎,老爹?”我問。
“兒子! 唔,……”他的喉嚨哽住著,“有,一個孫兒……”
“一個孫兒,那么,好福氣啦?!?/span>
“好福氣?”他突然地又生起氣來了,“你這小東西是不是罵人呢?”
“罵人?”我的心里又茫然了一回。
“告訴你,”他氣憤地說,“年輕人是不應(yīng)該譏笑老人家的。你曉得我的兒子不回來了嗎?哼! ……”歇歇,他又不知道怎么的,接連嘆了幾聲氣,低聲地說:“唔,也許是你不知道的。你,外鄉(xiāng)人……”
他慢慢地爬到我的面前,把第四根火柴擦著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煙了,他的額角上,有一根一根的紫色的橫筋在凸動。他把煙管和火柴向艙中一摔,周圍即刻又黑暗起來……
“唉! 小伙子啊!”聽聲音,他大概已經(jīng)是很感傷了,“我告訴你吧,要不是你還有點孝心,唔! ……我是歡喜你這樣的孝順的孩子的。是的,你的媽媽一定比我還歡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見你這樣遠(yuǎn)跑回去。只是,我呢?唔,……我,我有一個桂兒……
“你知道嗎?小伙子,我的桂兒,他比你還大得多呀! ……是的,比你大得多。你怕不認(rèn)識他吧?啊你,外鄉(xiāng)人……我把他養(yǎng)到你這樣大,這樣大,我靠他給我賺飯吃呀! ……”
“他現(xiàn)在呢?”我不能按捺地問。
“現(xiàn)在,唔,你聽呀!……那個時候,我們爺兒倆同駕著這條船。我,我給他收了個媳婦……小伙子,你大概還沒有過媳婦兒吧。唔,他們,他們是快樂的! 我,我是快樂的! ……”
“他們呢?”
“他們?唔,你聽呀! ……那一年,那一年,北佬來,你知道了嗎?北佬是打了敗仗的,從我們這里過身,我的桂兒,……小伙子,擄伕子你大概也是擄過的吧,我的桂兒給北佬兵拉著,要他做佚子。桂兒,他不肯,臉上一拳! 我,我不肯,臉上一拳! ……小伙子,你做過這些個喪天良的事情嗎? ……
“是的,我還有媳婦??墒?,小伙子,你應(yīng)當(dāng)知道,媳婦是不能同公公住在一起的。等了一天,桂兒不回來;等了十天,桂兒不回來;等了一個月,桂兒不回來……
“我的媳婦給她娘家接去了。
“我沒有了桂兒,我沒有了媳婦……小伙子,你知道嗎?你也是有爹媽的……我等了八個月,我的媳婦生了一個孫兒,我要去抱回來,媳婦不肯。她說:‘等你兒子回來時,我也回來。’
“小伙子! 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兩年,三年……我的媳婦改嫁給賣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孫子長大了。可是,我看不見我的桂兒,我的孫子他們不肯給我……他們說:‘等你有了錢,我們一定將孫子給你送回來?!墒?,小伙子,我得有錢呀! ……
“是的,六年了,算到今年,小伙子,我沒有作過喪天良的事,譬如說,今天晚上我不肯送你過湖去……但是,天老爺?shù)难劬κ强床灰娢业模?,我得找錢……
“結(jié)冰,落雪,我得過湖;刮風(fēng),落雨,我得過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過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錢……
“小伙子,你是有爹媽的人,你將來也得做爹媽的,你老了,你也得要兒子養(yǎng)你的,……可是人家連我的孩子都不給我……
“我歡喜你,唔,小伙子! 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處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這湖中。我沒有錢,我尋不到我的桂兒,我的孫子不認(rèn)識我,沒有人替我做墳,沒有人給我燒錢紙……我說,我沒有喪過天良,可是天老爺他不向我睜開眼睛……”
他逐漸地說得悲哀起來,他終于哭了。他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響;他的腳在船艙邊下力地蹬著??墒?,我尋不出來一句能夠勸慰他的話,我的心頭像給什么東西塞得緊緊的。
“就是這樣的,小伙子,你看,我還有什么好的想頭呢?——”
外面風(fēng)浪漸漸地大了起來,我的心頭也塞得更緊更緊了。我拿什么話來安慰他呢?這老年的不幸者——
我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我想說話,沒有說話;他想說話,他已經(jīng)說不來了。
外面越是黑暗,風(fēng)浪就越加大得怕人。
停了很久,他突然又大大地嘆了一聲氣:
“唉!索性再大些吧! 把船翻了,免得久延在這世界上受活磨!——”以后便沒有再聽到他的聲音了。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風(fēng),細(xì)雨。太陽還沒有出來,他就把我叫起了。
他仍舊同我昨天上船時一樣,他的臉上絲毫看不出一點異樣的表情來,好像昨夜間的事情,全都忘記了。
我目不轉(zhuǎn)晴地瞧著他。
“有什么東西好瞧呢?小伙子! 過了湖,你還要趕你的路程呀!”
“要不要再等人呢?”
“等誰呀?怕只有鬼來了?!?/span>
離開渡口,因為是走順風(fēng),他就搭上櫓,扯起破碎風(fēng)篷來。他獨自坐在船艘上,毫無表情地捋著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聲地朗唱著:
我住在這古渡的前頭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憑良心吃飯,我靠氣力賺錢!
有錢的人我不愛,無錢的人我不憐!
……
線索:對話
重點:錢
特點:景色貫穿原文
角度:以“我”(第一人稱)視角來寫,親切自然,增強說服力
順序:插敘多件渡船人的往事
語言:在平白質(zhì)樸中參雜著憂傷

ps:本章部分筆記形式學(xué)習(xí)自@釔鉀碳,侵刪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