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part1
這個角色第一次在我腦中立起來,是第一集里艾倫的那句:
“それは まるで 家畜じゃねぇか(那樣的話,不就跟家畜一樣嗎)”
來分析一下:
漢尼斯說就這樣在墻內(nèi)活著也挺好,但艾倫認為不自由的活著跟家畜沒有區(qū)別。
那個時候艾倫的邏輯是這樣的:墻外有隨時可能殺死我們的巨人->我們不自由->不自由=家畜->把巨人全都殺了就能得到自由
這就是少年艾倫對自由的全部理解,包括救三笠那一段的臺詞:
“他人から自由を奪われるくらいなら オレはそいつから自由を奪う(如果要被他人奪取自由,我就先奪取他人的自由)”
這里也說的是,只要把奪取我們自由的人都殺了,我們就能得到自由。
艾倫對自由的理解幾乎全都跟殺戮聯(lián)系在一起,至少少年艾倫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對艾倫的第一印象——極度渴望自由的反抗(sha lu)者。
然后是更深層次的部分:早期諫人給艾倫的人設是智者,但跟阿爾敏不同,是那種帶點中二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會這么設定是因為諫人自己也有過這種中二時期。漫畫真正出版的時候改成了現(xiàn)在的設定,但其實保留了一部分。
還是第一集那句“那樣的話,不就跟家畜一樣嗎”。大人都認為巨人不會打破墻壁,阿爾敏雖然能想到但是是基于理性——面對墻外的巨人,只有艾倫真正有危機感。
所以艾倫到底在急什么?很簡單因為艾倫看到了問題的本質(zhì):“只要巨人不死我們就永遠沒辦法安全地生活?!?所以艾倫的設定里面是有“能夠看到事物本質(zhì)”的特性在里面的。
包括后面第一次變身后的艾倫被質(zhì)問是巨人還是人類,艾倫很快就看清了問題的本質(zhì):“這些人害怕他” 因此艾倫給出了第一個想法 :“這些人已經(jīng)被恐懼吞噬->再怎么解釋也沒用->我自己回地下室解決一切” 但艾倫跟阿爾敏的區(qū)別就在這里,艾倫能看到本質(zhì)但想不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所以這一次艾倫把問題交給了阿爾敏,讓他去跟兵團交涉——此時的艾倫還是選擇相信同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