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ace:一圈慢4秒,雨戰(zhàn)下佩雷茲和維斯塔潘差距更大了


沒有哪場比賽會比剛剛結(jié)束的荷蘭站更能說明佩雷茲和維斯塔潘的差距了。
在第一圈突發(fā)降雨的情況下,佩雷茲說服車隊進站換胎,并且輕松地拿到了領跑比賽的位置。事后來看,這是一次完美的策略,瞬間抹除了周六排位僅位列第7的劣勢,而且一度領先維斯塔潘多達15秒。除此以外,二人之間還夾著周冠宇和加斯利。
當然,維斯塔潘并沒有耗費太多時間就超越了這二人,在第7圈就回到了場上第2位。而且在超越周冠宇的那一圈,維斯塔潘的圈速比佩雷茲快出了4.229秒。而且在前兩圈受制于前車的情況下,維斯塔潘也已經(jīng)追回了2.4秒的差距。
維斯塔潘與佩雷茲的圈速對比
第5圈:-0.639s(跟車加斯利)
第6圈:-1.889s(3號彎超越了加斯利)
第7圈:-4.229s(3號彎超越了周冠宇)
第8圈:-1.367s
第9圈:-1.182s
第10圈:-0.885s
這樣恐怖的差距使得人們完全不會懷疑維斯塔潘取勝的可能,而在第11圈換回干胎時,維斯塔潘非常輕易地以一次undercut過掉了佩雷茲——他的進站圈比佩雷茲快了1.4秒,而且出場圈也非???。
自那以后,維斯塔潘就一路帶開。但在比賽的第一次降雨期間,維斯塔潘究竟為何會比佩雷茲快出如此之多呢?The Race的嘉賓和記者們在播客中共同探討了這一問題。
人們問到,即便考慮到維斯塔潘強大的雨戰(zhàn)實力,但一圈差距達到4秒是否有些太大了?
在第7圈,維斯塔潘比佩雷茲快4秒時,佩雷茲也并沒有任何明顯的失誤,只是他的駕駛方式充滿了試探和猶豫。

部分原因和他收到的無線電信息有關。在第6圈,佩雷茲的比賽工程師告訴他:“要多保護輪胎,我們預計降雨還會持續(xù)。你現(xiàn)在需要保護好這套輪胎?!?/p>
于是佩雷茲在第7圈就這么做了,而維斯塔潘就瞬間來到了他身后8秒的位置。當車隊告知二人的差距時,佩雷茲則說:“我在使勁保胎啊?!?/p>
隨后他詢問了工程師降雨什么時候會到來,得到的答復是“三圈后”。但很快,隨著維斯塔潘不斷逼近,工程師的要求就變成了努力使用輪胎。
這和佩雷茲賽后的發(fā)言是相匹配的。
“我們原本預計還會有雨,車隊告訴我還會下雨?!迸謇灼澱f。
“賽道在變干,所以如果我努力推進,那這套半雨胎很快就會報廢。”
“不走運的是,我們沒能預測準天氣,降雨沒有來,不然我們本可以再推進一段,也許可以領跑更久一點?!?/p>
假如佩雷茲按正常速度推進,他確實很可能領跑更久。但在同維斯塔潘的競爭中,佩雷茲始終處于下風,尤其在這種半濕地條件下,維斯塔潘的優(yōu)勢總是會被放大。
“濕地條件下,車手們的差距會被顯著放大?!盩he Race技術專家馬克·休斯說。
“這就不再是干地中能把賽車推到多快的問題了,更多的是對賽車的一種感覺,如果沒有那種恰到好處的微妙感覺,那車手往往就會在一眨眼間把賽車開出賽道。”
“差距會被放大。而在濕地里比佩雷茲這樣的‘標桿車手’快出這么多,雖然確實罕見,但也并非聞所未聞?!?/p>
“這一點在比賽初期的濕地階段暴露無遺。維斯塔潘有著明確的目標,并且在努力達成它;而佩雷茲只是在盡自己最大努力堅守自己的位置,來盡可能建立一些領先優(yōu)勢。這就是差距的體現(xiàn)?!?/p>
“我很確定的是,假如把他們的位置互換,甚至讓他們駕駛不同的賽車,維斯塔潘依然會比佩雷茲快很多。”

紅牛性能提升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自澳大利亞以來,佩雷茲總是感覺非常掙扎。
“賽季早些時候我們曾分析過,新的防前傾前懸掛可以為整車的氣動性能提供更平穩(wěn)的表現(xiàn)。這不是全新的事物,它已經(jīng)存在數(shù)十年了,但它的弊端之一就是會改變車手在剎車時的感覺?!毙菟拐f。
“車手踩下制動踏板時的感覺會變得不一樣,所以找到合適的剎車力度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當抓地力下降時,它還會變得更加困難,而這正是濕地會發(fā)生的情況。”
記者Edd Straw還指出,在加入紅牛之前,佩雷茲的雨戰(zhàn)履歷就并不出色,這也是差距被放大的原因之一。

“說到佩雷茲的雨戰(zhàn),這不是今年才有的問題,縱觀整個F1界,他的雨戰(zhàn)水平就一直不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檔?!?/p>
“他還是很有實力的,但你不會認為他能在雨天拿出非凡的表現(xiàn)。”
每天帶來新鮮酷辣的汽車賽事、汽車市場資訊。煩請點點關注,愛你呦!
賽車世界綜合每日賽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