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的篡位者:兄長傳位他不接受,兄長死后廢侄稱帝
566年,陳文帝陳蒨病重,朝中的幾位重臣入宮侍疾。當時的太子陳伯宗年紀尚幼,而且性格柔弱,陳文帝擔心兒子不能守住皇位,就對弟弟陳頊說道:“吾欲遵太伯之事。”也就是說想把皇位傳給陳頊。陳頊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表示堅決不能接受。然而,陳伯宗即位兩年后,陳頊就篡奪了皇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皇帝之弟
陳文帝與陳宣帝(即陳頊)是親兄弟,他們的父親名叫陳道譚,是陳霸先的兄長。549年,在平定侯景之亂的過程中,陳道譚戰(zhàn)死沙場,之后,兄弟兩人就跟隨叔父陳霸先。侯景之亂平定后,梁元帝征召陳霸先的子侄入侍,陳頊就與兄長分別,來到了江陵。554年,江陵陷落,陳頊遷居長安,成為西魏的人質(zhì)。
557年,陳霸先稱帝,建立陳朝,遙封侄子陳頊為始興郡王。559年,陳文帝繼承皇位,他改封陳頊為安成王。到了562年,北周釋放了陳頊,作為皇帝的弟弟,他立即受到了重用,“授侍中、中書監(jiān)、中衛(wèi)將軍”,“尋授使持節(jié)、都督揚南徐東揚南豫北江五州諸軍事、揚州刺史,進號驃騎將軍”,“天康元年,授尚書令”。

二、權(quán)傾朝野
陳文帝在位之時,陳頊的權(quán)勢與日俱增,“以帝弟之重,勢傾朝野”,連他的手下人都“恃頊勢為不法”。陳文帝病重時,表示要把皇位讓給陳頊,陳頊“拜伏泣涕,固辭”。陳文帝又對尚書仆射到仲舉、五兵尚書孔奐說道:“今三方鼎峙,四海事重,宜須長居。騰欲近則晉成,遠隆殷法,卿等宜遵此意。”
孔奐哭著回答道:“陛下御膳違和,痊復(fù)非久。皇太子為鼎盛,圣德日躋。安成王介弟之尊,足為周旦。若有廢立之心,臣等愚,誠不敢聞詔。”陳文帝這才說道:“古之遺直,復(fù)見于卿?!痹瓉恚愇牡壅f讓位給陳頊,帶有試探的意思,接著他又試探了一下朝中重臣們的態(tài)度,在得到滿意的回答后,陳文帝這才徹底放心。

三、廢侄奪位
陳文帝死后,其子陳伯宗繼承皇位,朝中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陳伯宗的,另一派以陳頊為首,雙方的矛盾迅速升級。劉師知“與揚州刺史安成王頊、尚書仆射到仲舉同受遺詔輔政”。劉師知“見頊地望權(quán)勢為朝野所屬,心忌之”,就想將陳頊外放。此時中記室毛喜提醒陳頊,“今出外即受制于人,譬如曹爽,愿作富家翁,其可得邪!”
之后,陳頊與領(lǐng)軍將軍吳明徹等人商議。接著陳頊裝病,征召劉師知入見。與此同時,陳頊派毛喜入宮,欺騙了太后以及陳伯宗。劉師知見到陳頊后,就被扣押。然后陳頊親自入宮,陳述劉師知等人的“罪過”。當天夜里,劉師知等人就被賜死,“自是政無大小,盡歸高宗”。568年,陳頊廢掉侄子,奪取皇位。他在位期間還算有一番作為,但陳朝的衰落已經(jīng)無法抑制。
參考資料:1.《陳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