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 Part.1 『歸家』
[逛吃~逛吃~逛吃~逛吃~~~嗚嗚————]
這是我第一次坐綠皮火車,以前回家都是坐高鐵的,因為坐綠皮要接近一天一夜。并不是因為我隨著大學(xué)畢業(yè)自然而然的成長為了一個為父母著想、勤儉持家的好孩子,恰恰相反,總算畢業(yè)的我卻忽然有些害怕再見到父母。
先說明,我的父母都是很好的人,熱心、勤勞、能吃苦,比現(xiàn)在的我實在是有毅力多了。我也不討厭我的父母,倒不如說每年去學(xué)校最大的期盼就是等著放假回家。
可今年不一樣了,因為我畢業(yè)了,我找到工作了,可這份工作卻是去工廠。
父母反對我去工廠,極其的反對?;蛘哒f是害怕?
老板不是像所謂的資本家那樣害怕工人爺爺,倒不如說老板反倒最喜歡工人。我的父母當(dāng)了大半輩子工人了,就算到現(xiàn)在,老媽也還在工廠上班,是確確實實的兩代窮工。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老媽在14歲的時候就進了工廠,但是到了27歲廠里才給她轉(zhuǎn)了正式工,才算工齡交養(yǎng)老保險。那時候的老媽也不太懂,畢竟小學(xué)過了就輟學(xué)了,現(xiàn)在明白過來,時不時提起工齡的事兒就要罵上幾句。
老爹倒是讀完了初中,半大的時候在村里開的廠子做點零工,后來政策變了,村里的廠子都讓遷出去,老爹也進了城,當(dāng)了一名保安。
老爹和老媽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長久以來他倆的工資都補貼給了家里,所以也沒什么積蓄。而老媽那邊因為是個女娃,家里不愿出什么錢辦,老爹這里又有子妹五六個,同樣也是拿不出什么錢,就這樣,老爸老媽稀里糊涂的辦了個簡陋的婚禮。
那時候幸好房子還是分的,不然我現(xiàn)在可能連個家都沒有。所以要說現(xiàn)在有什么讓老爸老媽比工人更討厭的職業(yè)的話,那估計就是農(nóng)民了,尤其是孩子多的農(nóng)民。
嗯?這么說來,怪不我會是獨生子女(笑)。
老媽以前是優(yōu)秀員工,還被選為了預(yù)備黨員,那個年代是十分光榮的事情,但是后來黨員的事兒不了了之了,老媽也沒去問,也不知道問誰。
小的時候,我自己就會做一些簡單的飯菜,因為老媽廠里的工作要三班倒,而老爸保安的活兒要黑白對班上,難免有留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
小的時候不太記得當(dāng)時老爸老媽說過什么,或許他們那時候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戾氣重,沒對小時候的我說過那么多負面的話吧。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有時候,就算老爸老媽下班回家了,我去找他們,黏著他們,他們卻一句話也不會回我,有時是往床上一躺,有時是蜷在沙發(fā)上,把電視的聲音開得老大。那時候的我還小,所以感到很害怕,在老爸老媽的行為上深刻的感受到了一種冷漠感,應(yīng)激性的以為自己又做壞事了,老爸老媽不愛我了,所以很害怕,會擔(dān)心到晚上睡不著的那種。
后來我算是明白了,托了編課、排實驗的教員的福,連著兩天白天幾乎排滿課,晚上再塞個實驗,第三天又要考試。我懷疑他是急的回家給老婆接生才把日程給我們排這么緊!那考完回到寢室,遇到?jīng)]選課的舍友還屁顛屁顛的喊著:“王者來不來?王者來不來?”,真想找個臭襪子把他嘴給塞上。別說跟他們說話了,連看人都不想看。
那是單純的累著了,真的很累,不論精神還是肉體。
我們不少年輕人常說什么,現(xiàn)代成長的人經(jīng)歷的精神上的苦難要比老一輩兒的多。我覺得吧,大概這些人沒有真真正正的體會、理解過父母一輩的幸苦,要不就是他們的父母其實并不算在基層工作,肉體上的苦難必然會伴隨精神上的苦難。你說你馬不停蹄的干了七八個,甚至十一二個小時的活兒,卻拿著最基礎(chǔ)的工資低別人一大截,你的精神不會感到苦難嗎?
可老一輩兒就是這樣過來的。只是他們中的許多都誠懇務(wù)實的干了下來,沒有半途而廢,而是選擇接受了現(xiàn)狀,或許歸功于他們學(xué)的知識少吧,但說成他們有著更樸實勤勞的品質(zhì),我覺得也不能算是錯的。
我并不是說相較于老一輩兒我們這代有多么的不器用,通過獲取的知識而覺醒的意識不是錯的,至少喊著“吊路燈”的人越來越多,能讓那些資本的爪牙稍稍收斂一些??蔁o論是否實現(xiàn)了烏托邦,那些板磚的、掃大街的、掏糞的,甚至給人洗腳的,終還是需要人去做的。
這種不挑剔的品質(zhì)就是兩代人之間傳承中所流失的,這說不上是什么好的品質(zhì),但它的消失必然會帶來一些問題。
有些扯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