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劉一丈書
報劉一丈書
? ? ? 明·宗臣《宗子相集》
【原文】
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
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 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quán)者之門。
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
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裾,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 。
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倦,謝客矣??驼埫魅諄??!?br/>即明日, 又不敢不來。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
門者怒曰:“為誰?”
則曰 :“昨日之客來?!?br/>則又怒曰:“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
客心恥之 ,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br/>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廄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曰:“進!”
則再拜,故遲不起; 起則上所上壽金。
主者故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
然后命吏內(nèi)之。 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
出,揖門者曰:“官人幸顧我,他日來,幸亡阻我也!”?
門者答揖,大喜奔出。
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曰:“適自相公家來, 相公厚我,厚我!” 且虛言狀。
即所交識,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某也賢!”聞者亦心許交贊之。
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長者謂仆能之乎?
前所謂權(quán)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即經(jīng)年不往也。
間道經(jīng)其門,則亦掩耳閉目,躍馬疾走過之,若有所追逐者。
斯則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見怡于長吏,仆則愈益不顧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爾?!?br/>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
鄉(xiāng)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至于長者之抱才而困,則又令我愴然有感。
天之與先生者甚厚,亡論長者不欲輕棄之,即天意亦不欲長者之輕棄之也,幸寧心哉!
【今譯】我在這遙遠的地方,能時常得到老前輩您寄給我的來自數(shù)千里之遠的書信,得長者賜寄一書信,來寬慰我對您的長久的想念,慰藉我的思念之情,也就夠榮幸了。
何至于還要勞您屈尊贈送禮物給我,又蒙贈送東西,就使我更加難以報答了。
您在信中流露的的感情很懇切,情意異常殷切,從中可見老前輩您對我年老的父親念念不忘,也可以知道我父親思念您老人家也是很深切的,我的父親也很想念您啊。(宗臣的父親號履庵,和劉一丈交誼很深,劉的來信必然提及他,所以宗臣這樣說)
至于您在信中教導我 “上、下級之間要互相信任,才能與德行跟自己的官位相稱” 這句話稱道我,那我對這句話就深有感慨了。
這點我也親身感受到了,我自己的才能和品德不相稱,與職位不相符,本來我就知道。至于不能取信于上級的毛病,在我的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嚴重。
(借“上下相孚” 的 “孚” 字一轉(zhuǎn),引入正文,讓讀者在這現(xiàn)實的圖景中認識到“上下相孚”的虛偽性)況且現(xiàn)今所說的上下“信任” 是什么呢?那就是:有人日夜鞭打著馬,到權(quán)貴的門口(這里有針對當時相當于宰相的人來說)恭候求見。守門的人故意為難不進去通報,他就一邊像女子一樣講些好聽的話,甜言媚語,作出婦人一樣的媚態(tài),一邊把袖中藏著的銀錢偷偷地塞給守門的人。
即使守門的人拿著他的名帖進去通報了,可是主人并不立刻出來接見。他只好站在馬棚里,與仆人和馬在一起,任憑臭氣熏天,臭氣撲到身上,侵襲衣襟,即使是又餓又冷饑餓寒冷,或者悶熱到難以忍受,都不肯離去。
直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那個拿了他錢,先前收了他銀子(賄金)的守門人出來,對他(回報來客)說:“相公(嚴嵩)疲倦了,今天不見客了,謝絕會客,請您(客人)明天再來吧。”
到了明天(第二天),他又不敢不來。夜里他不敢睡,披著衣服坐著,一聽到雞叫就起身洗臉梳頭(梳洗),然后騎上馬跑到相府門口叫門,守門的人怒問:“是哪個?”
他就回答說:“就是昨天來的那一個?!?br/>守門的人又怒氣沖沖地說:“你倒來的勤,為什么這樣勤快呢?難道相公會在這個時候一大清早就出來接見客人嗎?”
他心里感到受到了羞辱,但還是勉強忍耐,對守門的人說:“沒有辦法呀,您姑且讓我進去吧?!保鑼懫驊z求見的丑態(tài))
守門的人又得了他送的銀錢,于是就起身領他進去。他又站在昨天站過的馬棚里。幸好主人(指權(quán)奸嚴嵩)出來,在客廳上朝南坐著,召他進去見面,于是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驚慌地向前快跑,爬伏在階下,匍匐在臺階下。
主人說:“進來!”
他就又一次拜倒在地,故意遲遲不起來,起身后便奉上所要獻給主人的進見禮物、銀子。
主人故意一再不接受,他就一再請求,堅持著請主人收下;主人故意再三堅決不接受,他就又再三請求,堅持著請主人收下。
這以后,主人才命令身邊的小吏收下銀子,把禮物收了起來,他就又一次拜倒在地,又故意遲遲不起來,起身以后又連連作了五六個揖,拜了又拜,然后才退出來。(描寫拜見者一連串行動,將士人阿諛獻媚的卑污心理和無恥行為暴露無遺)
出來后,他便向守門的人作揖說:“幸得官人關照我!日后再來,請不要阻攔我啊。”
守門的人也向他回了一個揖,他喜出望外,歡天喜地地一路跑出來。
他騎在馬上,碰著認識的人,就揚起馬鞭得意洋洋地對人說:“我剛剛從相公家里出來,相公待我很好,很看重我!”(被接見之后,那得意忘形的丑態(tài))
還虛假地說了相公如何厚待他的情況,夸大其詞地編造他受到的禮遇。即使是與他很熟悉的人,心中也怕相公真的看重他了,因此也從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優(yōu)待。
相公又稍微向人提起,告訴別人說:“某人不錯??!某人不錯??!”
聽到這些話的人也都心領神會,交口稱贊、交相贊美他。
這就是現(xiàn)在世上所說的 “上、下之間互相信任”呀,您老人家認為我能這樣做,做這些事嗎?
對于前面提到的那個當權(quán)人(權(quán)貴之家),我除了過年過節(jié)伏日、臘日投一個名帖之外,我就整年不去了。
有時偶然路過他的門前,我也是掩住耳朵,閉上眼睛,催馬疾馳而過,急忙策馬飛奔地過去,好象有人追逐我似的。
這就是我的胸懷狹小吧,不能迎合權(quán)貴,就因為這樣,我常常得不到上級的歡心,不為長官所喜(待見),我也就更加不顧這些了。
我常大言不慚地自我安慰說:“人的一生是由命運支配的,人之命天注定,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罷了!”(以自己蔑視權(quán)貴的行動與以上阿諛獻媚者對比,顯示自己的高潔自守,不肯同流合污的耿介態(tài)度。)
您老人家聽了我的這番話,不會討厭我的過于刻板固執(zhí)迂闊不通人情吧?
近些年家鄉(xiāng)多有災禍,不能不觸動我這個離鄉(xiāng)(身在異鄉(xiāng))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至于您有才能有學識卻處境窮困,懷才不遇,又使我感到悲傷。
上天賜給您多才博學,賦予您的才德是很優(yōu)厚的,莫說您不想輕易拋棄它,就是天意也不想讓您輕易拋棄啊,望您心情平靜下來,安心等待吧!
【賞析】“報劉一丈書” 是作者宗臣寫給父執(zhí)劉一丈(劉墀石)的一封覆信,即回信。
劉一丈,姓劉,字墀石,“一”是排行,古人有用排行稱呼的習慣。“丈”是對男性長輩的尊稱。
宗臣(1525 ~1560),字子相,號方域,興化(今江蘇興化)人,明朝嘉靖年間進士,當過吏部考功郎,因為寫文章祭悼被迫害致死的楊繼盛而觸怒權(quán)臣嚴嵩,被貶到福建任布政使參議,后來因擊退倭寇有功,升任提學副使。著有《宗子相集》
宗臣生活的時代,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奸臣嚴嵩專權(quán)。
嚴嵩把持朝政,挾勢徇私,賣官鬻爵,賄賂之風公行。當時一般士大夫都巴結(jié)嚴嵩,致使“士風日偷,官箴日喪”。
宗臣為人正直耿介,對于這種官場的腐敗極為不滿,故通過本文予以揭露和鞭撻。
文中就劉一丈所提出的“上下相孚,才德稱位”的勸告,順勢生發(fā),通過對在上者嚴嵩專權(quán)納賄、仗勢逞威和在下者行賄納進,趨炎附勢的種種丑惡行徑的描寫,把權(quán)貴者的驕橫恣肆,守門者的狐假虎威與干謁者的奴顏卑膝對比,把干謁者求見時的低聲下氣與得志后的趾高氣揚對比,通過對比,權(quán)貴者、守門者與干謁者的嘴臉畢露無遺,形象鮮明,真切感人。
本文無情地淋漓盡致地揭露和諷刺了封建官場的黑暗腐敗,對種種丑惡現(xiàn)狀作了無情的諷刺與鞭撻,活脫脫地描繪出一幅官場現(xiàn)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