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天坑日記001: 重慶奉節(jié)“小寨天坑”與地縫,2000年告別三峽前后
找天坑日記001: 重慶奉節(jié)縣“小寨天坑”與地縫
2000年告別三峽前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實探索 稅宏洲 文并攝影

十多年后,每當(dāng)我回想起首次來到位于桂林的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巖溶研究所,驚奇穿過大院里的徐霞客雕像,開始真正關(guān)注“天坑”這個中國人提出的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科學(xué)概念時,總還會有一種恍若如夢的不真實感。
更沒想到,此后很多年,自己會踏上沒完沒了的尋找“天坑”之旅,至今樂此不疲。有趣的是,還真“發(fā)現(xiàn)”了不少。
2020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在刊發(fā)相關(guān)稿件時,封面標(biāo)題竟赫然是:
重溫地理發(fā)現(xiàn)的夢——稅曉潔發(fā)現(xiàn)鄂西天坑群。
一切似夢似幻,又真真切切。

“天坑(TIANKENG)”,繼“峰林”、“峰從”之后又一個來自中國的巖溶術(shù)語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我頭次看到天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告別三峽熱潮中,從重慶奉節(jié)進入過大名鼎鼎的 “小寨天坑”,感覺像置身一口倒扣巨鍋內(nèi)部,有種坐井觀天的惶恐。依稀記得那時天坑底部地下河口還有個水電站,浪濤洶涌水霧彌漫,一對夫妻值班看守……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新修的水泥臺階有2000多級,一直從坑口伸到坑底,蜿蜒如蛇,垂直高度超過600米。那時年輕,跑步上下一趟天坑,來回也用了二個半小時,便胡亂發(fā)了些生活不易、勞動人民智慧無窮、大自然真神奇之類沒有邊際的廉價感慨,很快也就淡出記憶。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 * *
——翻舊文,當(dāng)年告別三峽之后,在一本未出版的書稿中,記錄如下:
天坑地縫:
長江三峽正在變遷中,舊景退去,新景浮現(xiàn),風(fēng)雨也會有點變幻,不變的是神韻。事實上,三峽兩岸尚未被廣為人知的奇景很多,我們就先來看看鄂西方向的天坑地縫:
從奉節(jié)縣城乘上到興?。ㄈ菈危┑陌嘬?,大約4小時以后,就到了這個喬丘陵環(huán)繞得小城(汽車票25元)。沿途風(fēng)景不錯,特別是大溪河九河一帶,霧氣圍繞,色彩就象剛洗過的一樣。天坑與地縫均位于重慶市奉節(jié)縣興隆鎮(zhèn)小寨鄉(xiāng),10年前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地質(zhì)奇觀。經(jīng)比較研究,其中直徑與深度均超過600米的天坑是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容積最大的漏斗,被譽為“天下第一坑”。進一步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天坑地縫所在地區(qū),地下洞穴密布,暗河縱橫。從1994年開始,經(jīng)數(shù)十次的探險,中外科學(xué)家證實了天坑底部通向外界近5000米童話般的地下通道,以及無數(shù)深邃的洞穴群;在地縫干谷下發(fā)現(xiàn)了洶涌澎湃的地下暗流,并根據(jù)暗流走向,推測天坑和地縫同屬于一個水文體系。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天坑是當(dāng)?shù)厝藢λ固芈┒返乃追Q。它是幾座山峰間凹下去的一個橢圓形大漏斗。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據(jù)測,坑口直徑626米,坑深660米,坑底寬500多米,總?cè)莘e為1.19億立方米,相當(dāng)于5個中型水庫,其深度和容積均居世界同類喀斯特巖溶漏斗的首位。據(jù)老人講,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山民常遭土匪騷撓,一旦聞訊,大家便吹竹簡為號,帶著干糧,扶老攜幼到天坑躲藏,十天半月也安然無恙。天坑成為老百姓逃難藏身的寨堡,小寨的名稱由此得來。近幾年,為方便上下,有關(guān)部門修筑了2000多級臺階,一直從坑口到坑底從高處看蜿蜒如蛇,作者本人跑步來回,上下一趟天坑,我用了二個半小時。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地縫目前探明的長度約14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千米,為隱伏于地下的暗縫。由興隆場大象山天井峽能進入縫底,通行長度為3.5公里??p深80-200米,底寬3-30米,沿著礫石滿地的縫底往前,愈走,縫愈狹窄;有的地方,逼仄如巷,兩人不能并行;陡峭的山崖,凹進凸出,奇形怪狀,好像牛鬼蛇神佇立兩旁;偶爾間崖頂林里不知名的飛禽走獸一聲鳴叫,讓人心驚肉跳。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兩山對峙,雙峰欲合,當(dāng)中顯現(xiàn)藍天一線,人行其中,心驚膽寒,如臨深淵。筆者去時,大約走了2個小時后,因為剛下過雨,積水過深,無法通行。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距離“天坑地縫”景觀二十公里處,在鄂渝交界處的龍橋河也非常不錯,河源于青山環(huán)繞的龍門壩,穿過自然造就的龍橋,流進百丈懸崖的龍門洞,全程九轉(zhuǎn)十八灣,是一條讓人心醉神怡的小山溪。小溪兩岸,奇花異草,生機盎然。溪水仿佛是從碧綠鮮嫩的草葉上浸泌出來的,碧綠如玉,甘冽如酒。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關(guān)于天坑的形成: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巖溶地質(zhì)研究所的朱學(xué)穩(wěn)教授認為:
“天坑”是一種特殊的地質(zhì)現(xiàn)象,它與“漏斗”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天坑一般都出現(xiàn)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區(qū)。
天坑的形成分三個階段: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質(zhì)條件有利,由于水的長期沖蝕,就會形成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地下大廳;地下大廳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guī)r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巖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巖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巖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fā)現(xiàn),巖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巖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抬升。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巖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門票:?天坑 30元 地縫 30元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食:在興隆,小店很多,很便宜,味道也不錯。早餐2元就能吃的很好。中晚餐不妨仔雞合渣,2個人吃有11小盤和主鍋,竟然每人只要8元。晚餐吃張關(guān)合渣,人多一些,有18樣小菜,也是每人8元。
?。?0-100元的的小招待所和賓館都有,條件尚可。
交通:麻木車5元到地縫,門票30元。
中巴、面的到天坑車費25-30元,門票30元。
特別提醒:看完天坑地縫可以直接去恩施,每天都有數(shù)趟班車,也不妨在梭布埡石林下車:
興隆——石林 15元,至恩施25元。
(以上信息,是二十年前的,留存在此,一段回憶,也可算一種物價參照。)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 * *
直到2011年8月去桂林采訪巖溶研究所采訪時才發(fā)現(xiàn),要說清楚天坑是怎么回事,其實并不簡單。

朱學(xué)穩(wěn)先生 2011年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2003年,朱學(xué)穩(wěn)先生在其發(fā)表在《中國巖溶》雜志的論文《喀斯特天坑略論》中回顧說:……Tony WALTHAM博士對于將“天坑”從“大型漏斗”中分離出來,并成為喀斯特形態(tài)學(xué)中的一個新成員這一提議十分關(guān)注,曾多次和他交換資料與意見,并打算將“karst tiankeng ”一詞編入大百科全書中,但他對這一喀斯特形態(tài)成因的認識尚疑惑不定,指出:“天坑僅僅是大型的普通漏斗,或假設(shè)它們是漏斗形成不同機制的表現(xiàn)?!币痪湓?,這是一種可獨立命名的喀斯特天坑,還是一種大型的普通喀斯特漏斗?朱學(xué)穩(wěn)的主張是前者,問題延展而言,Tony WALTHAM博士在天坑的形成及其與地下河關(guān)系的見解方面,也存在認識差異。

2017 12 廣西樂業(yè)大石圍天坑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2005年巖溶所組織了一次國際研討會和大型考察,專家們逐漸有了統(tǒng)一認識,天坑的概念橫空出世:
天坑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喀斯特負地貌,是一種大型塌陷漏斗。天坑概念之所以最近才被引入喀斯特詞匯中,是因為大部分石灰?guī)r景觀最近才由喀斯特地質(zhì)學(xué)家在中國偏遠山區(qū)“發(fā)現(xiàn)”它們。天坑的“出現(xiàn)”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的副產(chǎn)品——近幾年才修了公路使科學(xué)家們接近這些喀斯特地貌。
現(xiàn)在這種地貌已按漢語命名為天坑——大致相當(dāng)英文的“sky hole”。
——這段話還被刊載在我國權(quán)威的《中國巖溶》雜志和英國“Cave and Karst Seience”專業(yè)雜志、美國的Speleogenesis網(wǎng)絡(luò)期刊上,三家刊物均專門出版了“天坑專輯”。此后,“天坑(TIANKENG)”成為繼“峰林”、“峰從”之后,又一個來自中國的國際巖溶研究術(shù)語。
在2018年《洞穴百科全書》(第三版)中,經(jīng)過天坑研討會專家小組討論,對天坑定義又作了一些修訂,確定天坑定義為:
“The word tiankeng is a transliteration from two Chinese characters “天坑” (tiān kēng in?pinyin), that roughly mean sky hole or heaven pit,or some similar variation on that double theme. Tiankeng is a very large doline formed from cave chamber (s) in carbonate rocks that is more than 100 m deep and wide,and/or has a volume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cubic meters,a steep profile with vertical cliffs around all or most of its perimeter and is/was connected with an underground cave river.” 相對應(yīng)的中文定義為,“天坑一詞由中文“天坑” 音譯而來,即拼音tiān kēng,大致相當(dāng)于英文的 “sky hole”,或“heaven pit”,或這兩個詞的一些相似意義的詞”;
簡單概括來說,目前最新最權(quán)威的天坑定義如下:
“天坑是碳酸鹽巖地區(qū)由溶洞大廳形成的,口徑和深度不小于百米,和(或)容積大于百萬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環(huán)繞,且與或曾與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

2017 5 陜西漢中鎮(zhèn)巴縣天懸天坑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PS:
2018年8月30日,尋找鄂西天坑群之余,我順道去航拍小寨天坑,沒想到飛機一起飛就莫名其妙掉了下來。


下午大概是三點多,不到四點,剛飛起來,往前飛了100多米,高度也就是個100多米的樣子,飛機突然就失聯(lián)了,遙控器上就沒有信號兒了。后來我和徐老師捧著遙控器下去,按照定位找了一個多小時之后,一無所獲,真是沒辦法,全部是茂密的竹林,人走進去都很難。

所幸呢,當(dāng)時一個風(fēng)景管理區(qū)的一個叫陳國坪先生,很熱心,說是似乎聽到過無人跡的聲音,又找了幾個民工幫我們找,找了一下,直到天快黑了,也還是沒找著。

林子太密了,判斷的掉飛機的位置,又是那種小陡坡兒,我跟徐老師鉆林子攀石頭一下午,我感覺都就要瘋掉了,衣服也刮破了,手腳啊,都是血口子,覺得沒希望了,沮喪至極。離開的時候呢,給幫忙的人付工錢,特意又多給了一點兒。讓他們有空兒呢,再幫我們找一找啊。結(jié)果到了第二天,我們都快到宜昌了,車子正開著,我看旁邊兒的峽谷很漂亮,似乎也有天坑,車子不是有天窗嘛,當(dāng)時人腦子也是暈的,就想從天窗看,結(jié)果一陣大風(fēng)呼呼,把我帽子就刮掉了,趕緊坐下來,還沒定神,電話響了,那個陳陳先生就很興奮的告訴我們說,啊,飛機竟然找到了!

后來呢,我就微信給了一個大疆公司的地址,陳國坪先生就幫我直接寄過去了。所幸,當(dāng)時飛機還在保險期嘛,里面的存儲卡什么的都在里邊兒,廠家后來就給我換新?lián)Q了一臺,嗯,非常感謝陳國坪先生,感謝老天!

2018 08 30 小寨天坑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真實探索稅曉潔 攝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