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譯】阿爾弗雷德·霍頓英式軍刀12期(距離與步伐)

阿爾弗雷德·霍頓(Alfred Hutton)(1839-1910),是維多利亞時代國王騎兵衛(wèi)隊(the King’s Dragoon Guards)的軍官,著名的作家,古文物研究學者,以及著名劍客。他創(chuàng)始了英國第一次對歷史武術(Historical fencing)的復興。
?
1889年,霍頓發(fā)表了他最富有影響力的書籍《Cold Steel: A Practical Tratise on the Sabre》,提出了一種高效的軍刀訓練方式。
?
在本次的更新中,舌尖將為大家講述阿爾弗雷德·霍頓軍刀書中的進階課程,關于距離,以及步伐相關的內容。舌尖個人認為,這一部分非常關鍵,需要勤加練習、留心體會。
?
一、距離(Distance)
也被稱作“測距”(measure),指的對戰(zhàn)雙方之間需要用弓步跨越的,那非常精密的直線距離。
完美測距(Perfect measure),指的是在不事先移動左腳的情況下,直接一個弓步就能攻擊到對手的某部分身體,這樣的距離是完美測距的距離。
在測距之外(Out of measure),指的是至少要進行一次或多次上步(advance),才能使用弓步攻擊到對手,這樣的距離稱作在測距之外。
在測距之內(Within measure),指的是作戰(zhàn)雙方相隔太近,以至于作戰(zhàn)雙方都不需要進行弓步就能觸及到對方,這樣的距離稱作在測距之內。
近身接觸(法語Crops à corps),指的是作戰(zhàn)雙方相隔極近,以至于雙方有可能用手抓取對方。
二、上步(Advance)
當你和你的對手相距太遠,以至于你無法用單純的一個弓步去觸及他時,使用這個動作去接近對方。這個動作是:將你的右腳往前邁出大約6英寸(約15厘米),隨后將你的左腳也往前移動相同的距離,這樣使得姿勢回到最初的樣子。
?
三、使用弓步去接近
這個技術僅僅在面對:受攻擊時喜歡跳著后撤、或者劃動腳步后撤的對手時適用。當你在發(fā)動弓步時,不再像平時那樣以收回前腳的方式恢復姿勢,而是將你的后腳向前移動來恢復你兩腳的距離。當你這么做之后,就可以占據(jù)對手之前通過后跳撤出的額外距離。
?
在你做上述所有的幫助你接近對手的步伐時,請保持自己身體和頭部的直立,并且用刀擺出合適的架勢去保護自己:畢竟一些有技術的劍客喜歡在自己的對手使用步伐接近自己的同時發(fā)起攻擊。
?
四、撤退(To Retire)
當你認為和你的對手靠得太近時,向后迅速地拉開兩人之間的距離,以便你能夠回到完美測距的位置(Perfect measure),避免對手因為更好的結構力量壓得你被擾亂,或者受到沖動的對手魯莽的攻擊。這個動作中,你應該先向后挪動你的左腳大約6英寸(約15厘米),隨后將你的右腳跟上。
有時候,撤退動作也可以通過將雙腳同時向后跳的方式完成。這么做可以讓你的撤退更加迅速,并撤出更多的距離。在有臺階的室內作戰(zhàn)時,這么跳著撤退比起通常的方式更加有利,但是在開闊地帶這么做會有相當多的應注意的風險。
最近一段時間里,有很多劍客,其中不乏一些劍術教練,對后跳撤退上癮,一跳撤出三四步的距離,根本不考慮身后可能遇見的障礙。他們經常在發(fā)起一個不帶有任何前進作用的簡單弓步(a simple lunge unattended by any advance)之后,立即就用后跳撤退【注1】。如此一來,他們讓自己與對手相距太遠,不僅無法造成有效的殺傷,甚至可能無法造成任何威脅。如果有人存在這樣的錯誤習慣,那么他應該在練習時強迫自己的弓步都必須向前接近對手,正如在前一段“使用弓步去接近”中所描述的技術那樣。
當一個練習者出現(xiàn)這樣喜歡猛然撤退的傾向時,一個很好的糾正方法便是將練習者的左腳靠墻,這樣練習者將無法撤退,他必須在練習中守住自己的位置,面對攻擊時要么格擋,要么被擊中。在K.D.G.的劍斗教室中,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練習方法,十分有成效?!咀?】
?
——【注1】:這樣的弓步大致上就是簡單的彎曲了自己的前腿,改變了一下前后重心分布,前腳向前邁出的距離極短,甚至有些時候根本沒有邁出步子,同時可能伴隨有后腳的向后滑動。總之就是沒有在弓步的同時向前移動位置。結合霍頓在前文中提到的后跳撤退,采取了這種不前進的弓步之后立即使用后跳撤退,結果就是整個人越來越往后,自然有可能被身后的障礙物妨礙——諸如一塊惱人的石頭,或者競技場地的邊線。在舌尖本人的認知里,我認為霍頓并不是反對這樣的弓步,而是反對使用這種弓步之后下意識采取后跳撤退的習慣。
?
——【注2】:“K.D.G.”指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國王騎兵衛(wèi)隊(the King’s Dragoon Guards)
?
五、橫越(The Traverse)
這個動作也是一個對付喜歡猛然后跳撤退的對手時,非常有效的動作。這個動作在開闊的環(huán)境中更加適用,而不是在狹小的或者充滿了其他劍斗者的環(huán)境中。這個動作包含側向的移動,逼迫你的對手改變他的位置,使得他來到一個更加不利的方向:或許他會受到來自光照條件對他視線的不利影響,或許會因為腳下的不平整地面或者其他障礙物而在劍斗中蒙羞。
橫越到左側,這個動作是:首先移動你的左腳離開中線(off line)向左方大約6英寸(約15厘米),然后讓你的右腳跟上與之對齊,形成新的中線。
橫越到右側,這個動作是先讓右腳動,隨后左腳跟上對齊。
請注意,千萬不要在橫越時交叉你的雙腿,這樣會十分危險。
?
六、交替步(The Pass)
這個步伐常常在一些古老的劍術學校中流行,直到大安吉洛(the first of the Angelos)的時代都依然很常見,但是它在軍刀和輕劍(the sabre and the foil)的追隨者眼中被徹底地棄用了,因為在這倆個武器的實際劍斗過程中使用交替步非常危險。實際上,交替步主要在軍刀或者輕劍對戰(zhàn)里,于發(fā)起名為“控制”(commanding)的技術時配合使用,無論是用于控制對手的刀或者是控制對手的身體。
交替步在用軍刀對付刺刀(bayonet)時是可行的,有時甚至是必須的。同樣也適用于操作短的劍形刺刀(short sword-bayonet)或者匕首,關于刺刀的部分我將在后文中敘述?!咀?】
這個動作是:將后腳向前邁出,并將其放到另一只腳前方一步遠的地方。
?
——【注1】:下方圖片為英國1800款步兵制式步槍與24英寸劍形刺刀,即Pattern 1800 Infantry Rifle with 24-inch sword-bayonet。霍頓的軍旅生涯中(1859—1873),下方這款步槍早已經退役,該圖僅用于展示說明劍形刺刀。
?

七、控制(Commanding)
控制,這個技術指的是抓取對手的身體或者武器,它通常伴隨著交替步——一種在現(xiàn)代劍斗俱樂部中被完全拋棄,但在以前的時代中被視為一種劍斗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的步伐。這步伐似乎自成體系,并且在使用小劍進行決斗的紳士們因為一小點事兒就拔劍相向的時代中救下許多條人命。
盡管控制(commanding)這個技巧在今天可能被認為像是馬戲表演一樣,但我看來依然存在一種偶爾出現(xiàn)的情況,使得這個技巧是實際可行的,那便是:當對手沖得太近,來到了近身接觸(法語Crops à corps)的位置時,并且對手將手部向后擺以準備發(fā)起攻擊——或許是刺擊,或許是割削,這樣的粗野攻擊方式,本身就已經很像我們看到的馬戲團表演的情況了。洛納根(Lonnergan),這位我在之前就提到過的劍客,描述了使用配重頭(pommel)砸向對手的解決辦法。不過我認為,這樣的麻煩局面也可以用控制(commanding)對手的身體和武器的辦法,達到更加溫和且仁慈的結果,正如利揚庫爾(Liancour)在1686年的輕劍著作中提到的那樣,讓對手變得無力化。
這個技術動作應該這么做:以你的右腳腳趾為支點,繞支點旋動身體,將你的左腿旋到其后方,與此同時你應該將你的刀轉移到左手上,用左手握住刀條靠近護手盤的位置。隨后你再次移動右腳,讓你的右腳落到左腳之后,這樣一來你就完全來到了對手中線的左側,并且和對手面朝一致的方向。在移動右腳的同時,將你的右臂與對手的身體相交,或抓取對手武器的護手盤,或抓取對手的右手腕,同時你的左手握著刀指向對手的喉嚨。
另外,若不打算進行控制(commanding),也可以選擇在以腳趾為支點旋轉身體的時候,對對手的臉或者脖子發(fā)起Cut1,然后讓刀刃劃過對手身體,交到對手的武器上,使得刀刃相互咬住。
?

霍頓書中關于距離,以及步伐的內容就是這些了。在下一次的更新里,我將為大家呈現(xiàn)霍頓在書中提到進階課程中,關于“抓取時機”、“滑脫”等部分。
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