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講堂:3歲的孩子要學會什么?這4個方面你一定要知道
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和性格養(yǎng)成,在3歲的時候已經完成了60%,在6~9歲的時候就完成了80%,所以家長在孩子3歲之前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3歲孩子的大動作已經比較靈活了,他可以將球流暢地拋出去,能夠隨意地向前或向后移動,可以輕松地跑來跑去。
在精細動作和認知情況上,他可以畫交叉線,能較順暢地使用兒童剪刀;能認識2~4個顏色,能慢慢懂得3~5的數字概念。
簡單來說,3歲左右兒童的發(fā)展情況可以達到下列幾個方面:

1.社交和情感能力
想和朋友一樣
更有可能服從一些規(guī)則
顯示對他人的關心和同情
有性別意識
顯示更多的獨立性等
2.語言和交流能力
說話很清楚
用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簡單的故事
能夠說出名字和住址
能夠用語言學習新的事物等
3.認知能力
能夠數10個以上的東西
可以畫出至少帶有6個部位的小人
可以寫一些字母或者數字
可以描摹三角形等幾何圖形
認識日常的生活用品等
4.運動能力
可以單腳站10秒或者更長的時間
會原地跳躍、雙腳跳躍
用勺子和叉子吃飯
可以自己上廁所
可以蕩秋千和攀爬等

如果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出現下列異常情況,那就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一定要早發(fā)現早干預,避免影響孩子的成長。
①沒有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②顯示出極端恐懼或者極端膽怯的行為
③異常孤僻、不活躍
④容易分心,對任何活動的注意力都不超過5分鐘
⑤對人一般沒有反應,或者只有非常敷衍的反應
⑥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虛幻的
⑦不參加各種游戲和活動
⑧不能說出自己的姓名、不對話
⑨不能談論日常的活動或者經歷
⑩不會自己刷牙,洗手并擦干,或者沒有幫助下不會脫衣服
那么在孩子3~4歲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輔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呢?
01.身體動作方面
我們都知道,孩子先發(fā)展最基礎的感覺統(tǒng)合能力,然后由感覺引領動作,動作延伸語言,語言學習認知,認知內化心理,心理應用社交。
到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他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跑、跳、走、跨等技能,而孩子生活中所有經驗的獲得,都與這些基本的技巧相關。
所以在身體動作方面,我們要注重給孩子打好基礎,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練習平衡、協調、肌肉控制等方面。
家長可以經常跟孩子玩跑步比賽、跳躍障礙、走平衡木等游戲,還可以玩拔河、掰手腕、扔羽毛球等鍛煉肌肉控制力量的游戲。

02.精細動作方面
俗話說“心靈手巧”。手部操作能力關系著孩子日常很多活動的進行,比如寫字、吃飯、系鞋帶、系紐扣等等。
此外,手部操作能力還影響著孩子認知的發(fā)展,因為認知的學習主要來自于操作經驗的獲得,而操作經驗則需要大量的手部動作。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的游戲,比如拼搭積木、投擲玩具、穿珠子、粘豆子之類等等。
03.溝通習慣方面
在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語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孩子需要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才會避免一些誤會的出現。
所以這個階段,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表達的習慣,切不可剝奪孩子表達的欲望,更不要不理孩子,這樣會喪失彼此的信任感。
日常交流可以以簡單的詞匯、短語為主,增加孩子詞匯量的積累,也可以借助繪本,讓孩子積累更豐富的表達方式。
當然準確的語言表達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基礎能力,比如穩(wěn)定的口腔肌肉、靈活的舌頭、良好的嘴唇密閉性等等。家長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口肌訓練的游戲。

04.情緒管理方面
孩子在2歲左右,是看起來很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經常隨便發(fā)脾氣;等到了3歲,他就開始慢慢理解情緒的變化與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有很大的關系。
他開始懂得用自己的情緒來操控環(huán)境、控制大人,所以家長千萬不能一看到孩子哭就“委曲求全”。
這時要適當地跟孩子說“不”,讓他知道規(guī)范和底線;要多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正確發(fā)泄情緒;當然也可以通過繪本或情境演練,引導孩子認識情緒。
家長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肌肉控制類游戲,鍛煉孩子對力量的掌控,也可以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