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坊|劉耀武:創(chuàng)作百首歌唱響黃河情,這就是我的使命!

劉耀武:創(chuàng)作百首歌唱響黃河情,這就是我的使命!
MV《西北老家》
“黃土的窯洞頂著琉璃瓦,窗格子里開著百合花。舀一瓢黃河水泡泡膜吧,羊皮筏子聽慣了嘩啦啦、、、、、、”一曲《西北老家》又在全網(wǎng)傳唱開來,這是劉耀武的又一首西北風的力作。濃郁的西北風,熱烈的黃河情,聽得讓人落淚,唱的讓人揪心,這便是劉耀武作曲最獨特的地方,他總能揪出人最柔軟的地方,讓人的情感一瀉千里。
從《我的大西北》《問情黃土地》《黃河握著長城的手》等作品,就奠定了他西北風的地位。他有著平常憨厚的模樣,更有著細膩質(zhì)樸的情感。歌曲的廣泛傳唱就足見這是上天賜予的天賦,百首作品更顯示了他的執(zhí)著。

“每次譜寫西北的歌,我就覺得有一種厚重的使命感,要把每一個音符都寫好”劉耀武說。的確,這是一份赤子之心,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創(chuàng)作感受。黃河土地上生,黃河水把我養(yǎng)大,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想必都是這種感情。不必矯揉造作,也不必無病呻吟,只要實事求是的將自己的感情抒發(fā)出來就能打動每一個人的心。但這種實事求是的抒發(fā)也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底,它需要千錘百煉,需要抽絲剝繭,更需要破繭化蝶。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需要平凡的生活堆積成情感的爆發(fā),需要最敏感的神經(jīng)收集到最簡單的生活所表達的最真摯的情感。
偉大出自平凡,堅守鑄就偉大。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讓劉耀武的作曲技巧更加臻于完美,四十多年的生活積淀,讓更知道老百姓想說什么,渴求什么。扎根人民絕不是走馬觀花似的采風,而是真正的融入到最基層,感知他們的喜怒悲歡,感受他們的人間冷暖。在最樸實的生活中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孕育藝術(shù)的魅力。尤其是將這種創(chuàng)作作為一生所堅守的事業(yè),才能保持長久的創(chuàng)作激情。
從藝守德,崇善揚真。從劉耀武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到這些作品是非常接地氣的,更是生動再現(xiàn)了西北的萬種風情,真實記錄了時代的身影,傳達了人民的心聲。從最簡單的人間煙火里提取到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黃河如母親,中華兒女如波浪奮勇向前,波瀾壯闊的未來都流向心中,凝聚成指尖的音符。
“親親我的黃土高原親親我的大西北,最親最近的還是這里的祖祖輩輩。轉(zhuǎn)了天南轉(zhuǎn)地北、人生就這一回,走遍天下最愛的還是這里的祖祖輩輩”;
“天冷地上凍天暖河開口,歲月把苦樂積壓誰的心頭。奔騰的黃河水一年年的流,西北人的日子他好了沒有”;
“親親我的老娘土我的西北風,給我人間苦樂給我生命。還有那質(zhì)譜樸的盼熱辣辣的夢,那一首信天游伴我天地行”
這一首首真摯熱烈的作品,正是老百姓生活的寫照,更印證著劉耀武藝術(shù)追求的歷程。“我現(xiàn)在想搞一臺黃河情的音樂會,對自己的作品作一次總結(jié)”這是劉耀武最近的一個想法,這些作品雖然都被聽眾奉為經(jīng)典,在全國傳唱,但是劉耀武依然默默的堅守在幕后?;蛟S,這就是眾多幕后工作者的宿命,“雖然很難,但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為黃河放歌,讓黃土地在歌聲里傳唱”這或許又是他的使命感。根在黃土地,永遠不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