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
時值年底,各類聚餐、年會漸入高潮。但大吃大喝、飲酒過量等容易引發(fā)胃腸道問題,諸如:厭食、反胃、脹氣、打嗝等,此外還包括其他種種不適。
因此,烹制年夜飯以及春節(jié)聚餐時,學會科學合理的食物搭配;避開飲食不合理的“陷阱”,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弊端一:餐前飲酒喝甜飲
空腹飲酒不但容易醉,而且容易傷害胃粘膜;碳酸飲料會妨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飲酒應限量,節(jié)假日飲酒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
挑選飲料時可以選擇果汁、菜汁和鮮豆?jié){等,目前流行餐館流行的玉米汁、山藥汁、南瓜汁或菊花茶、大麥茶等飲料也非常不錯,口味新鮮,風格時尚。
弊端二:涼菜多魚肉
一般來講,涼菜含有的油脂較少,有葷有素,如果多做幾個清爽素食,可以平衡主菜油脂過多和蛋白質過剩的問題。然而,過多的葷類涼菜,使涼菜失去了調劑營養(yǎng)平衡的作用,加劇了蛋白質過剩。比較好的選擇是以生拌蔬菜等素菜為主,配上一兩個油脂少的魚肉或豆制品即可。用這些清爽的食物開胃,可以保證一餐中的膳食纖維的攝入,還能避免攝入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造成身體的負擔加重。

弊端三:滿桌佳肴無主食
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無益消化,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并產生代謝廢物。也不符合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的觀念。因此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將一部分胃口留給主食。
弊端四:烹調油重味道濃
菜肴的搭配應該咸淡適宜,有酸有辣,才不至于令味蕾過分疲憊,也有利于身體健康。如果在餐館進餐,濃味的烹調方式往往會遮蓋食物原料的不新鮮氣味和較為低劣的質感,所以點菜的時候,應適當點一些調味較為清爽的菜肴,如清蒸、白灼、清燉做法的。
弊端五:蔬菜菌藻不上席
節(jié)日的餐桌菜肴豐盛,頓頓離不了魚肉葷腥。然而,人們卻常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這時,適量少沾葷腥,多吃點蔬菜,便可解除身體危機。可選擇一些菌類、新興蔬菜,以及藻類、薯類等具有健康價值的蔬菜。
弊端六:飽食之后喝咸湯
進食了豐盛的菜肴之后,不適合再飲用大量的濃湯。因為味美的菜肴已經填滿了肚子,攝入了較多的鹽和油,已經令身體負擔很重;如果再喝湯,必然會撐大胃的容量,并增加鹽分和熱量的攝入,對健康無益。
《黃帝內經》中寫道:“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無論是五谷、水果、肉類,都不可偏廢,要做到葷素搭配,合理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