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文物墨影 紙上春秋——經(jīng)典館藏書法文物臨摹作品征集活動的通知(文物介紹三)
關于開展第二屆“文物墨影 紙上春秋”
——行走的思政課山東博物館經(jīng)典館藏書法文物志愿服務校園行活動作品征集的通知
?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睘樽屛奈铩盎睢逼饋?,以經(jīng)典書法文物引領美育,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回歸生活,回歸教育,將在全省組織開展第二屆“文物墨影 紙上春秋”——行走的思政課山東博物館經(jīng)典館藏書法文物志愿服務校園行作品征集活動。本次活動旨在為中小學生架起與博物館溝通的橋梁,使神秘的經(jīng)典書法文物更好發(fā)揮時代價值,從而實現(xiàn)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兩創(chuàng)”在文化和教育中落地。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
濟南市教育局
承辦單位:
山東博物館??
山東省博物館學會?
山東省博物館聯(lián)盟??
文化大觀雜志 ?
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愿服務總隊??
協(xié)辦單位:
萊商銀行??
活動內容
對山東省各博物館館藏的經(jīng)典書法文物作品進行書法臨摹。
征集要求
(一)對象
全省中小學生
?
(二)數(shù)量
每位參賽者可選擇1件作品作為參考,進行臨摹和書寫,最多不超過3件。
?
(三)作品要求:
1、用筆合法度,流暢;
2、結構準確;
3、整體章法統(tǒng)一;
4、能表達原貼韻味。
?
(四)規(guī)格
尺寸:不大于四尺整張宣紙
姓名、作品名稱寫至右下角
另附作者信息與書法作品封裝在一起,備注好所選文物、姓名、地市、學校、組別、性別、年齡(周歲)、通訊地址及聯(lián)系電話。
?
(五)提交方式
作品以郵寄形式,
將作品寄送到:
濟南市歷下區(qū)經(jīng)十路11899號?山東博物館
聯(lián)系電話:13853181956?
杜老師
郵寄作品的同時將書法作品拍照,照片要求信息完整,照片大小不低于3M,將照片及作者信息發(fā)送至郵箱:sdsbwg@163.com。文件名稱為中學/小學++XX市+XX學校+小學/中學組+聯(lián)系方式”。
以學校為單位統(tǒng)一郵寄時,填寫作品匯總表(見附件2)
(六)投稿日期
即日起到2022年10月30日
獎項設置
(一)活動分為小學組與中學組
根據(jù)參賽作品質量,評選出每個小組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若干名。
(二)獲獎者均可獲得榮譽證書
(三)獲獎的部分優(yōu)秀作品有機會參與在山東博物館舉辦的活動成果展。

?

文物介紹

魏東堪石室銘拓片
館藏地點:平度博物館
《東堪石室銘》系云峰山刻石之一,拓本流傳較少,雖書法超絕,但影響遠遠不及同屬于云峰山刻石群的《鄭文公碑》《論經(jīng)書詩》。云峰山刻石,指位于今山東省萊州市云峰山、大基山,平度市天柱山和青州市玲瓏山的刻石,大部分為北魏時代鄭道昭父子所書。《東堪石室銘》的位置,在天柱山東北側的懸崖峭壁間?!稏|堪石室銘》碑文尺寸170厘米x118厘米,書法清瘦峻朗、飄逸瀟灑。章法縱有行、橫無列,與《鄭文公碑》《論經(jīng)書詩》《觀海童》縱橫有所不同,齊整中復具自然錯落之態(tài)。歐陽輔《集古求真》曰:“雄渾濃厚,真有騰天潛淵、橫掃一世之妙,北方圣手也?!?/p>

唐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拓本
館藏地點:山東博物館
《孔子廟堂碑》,為虞世南撰文并書寫,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原碑立于唐貞觀七年(633年)。碑高280厘米,寬110厘米,楷書35行,每行64字。碑額篆書陰文“孔子廟堂之碑”六字。碑文記載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繕孔廟之事。為虞世南六十九歲時所書。此碑筆法圓勁秀潤,平實端莊,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皟H拓數(shù)十紙賜近臣”(清楊賓《大瓢偶筆》)。據(jù)傳此碑刻成之后,車馬集碑下,捶拓無虛日。未幾火燼毀,武周長安三年,武則天命相王李旦重刻又毀。唐刻拓本今罕見。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拓片
館藏地點:山東博物館
唐褚遂良書法作品《雁塔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此碑最有褚家之法,結字較歐、虞舒展,筆法變化亦多,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拓片陽76.04x154.75厘米;陰75.66x154.82厘米,碑文21行,行42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立石,凡二石,兩塊碑石分別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兩碑碑額、碑文書寫方向互相左右對稱,兩碑共1463字。上碑為序碑,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西側磚龕內,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寫刻。下碑為序記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東側磚龕內,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寫刻。



唐集王書圣教序拓本
館藏地點:山東博物館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為褒揚玄奘西行取經(jīng)及譯經(jīng)的功勞,賜予“圣教序”,內容提到佛教東傳及玄奘西行的事跡。由京師弘福寺僧懷仁,集內府所藏王羲之書跡,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由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鐫刻成碑。該碑共計30行字,行83字至88字不等,碑高3米多,寬1.4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圣教序”?,F(xiàn)此碑存于西安碑林。其中還包括太宗的答敕、皇太子(李治,后為高宗)的“述三藏圣教序”及答書,最后附玄奘所譯的“心經(jīng)”。由于直接從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跡中摹出,保留原貌,是歷代臨書的楷模。 《圣教序》全文共1904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記和玄奘本人所譯的一首經(jīng)三個部分,懷仁經(jīng)過了長達24年的收集和拼湊、苦心經(jīng)營,終成此碑。足見《圣教序》乃王羲之書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廣采王書之眾長,非常注重變化和銜接,摹刻亦頗為精到,清人蔣衡在《拙存堂題跋》中說:“沙門懷仁乃右軍裔孫,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氣揮灑,神采奕奕,與《蘭亭序》并驅,為千古字學之祖”?!都质ソ绦颉穯柺篮螅瑲v代書家評價甚高,稱之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書,必自懷仁始?!?/p>

唐顏真卿東方畫贊碑拓片
館藏地點:德州博物館
《東方朔畫贊碑》全稱《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碑》俗稱顏子碑。自署天寶十三載(754年)十二月立。晉夏侯湛文,顏真卿楷書,碑陽額為其篆書。碑陰記為顏真卿撰文并楷書,額為其隸書。碑在山東陵縣,340x151.6厘米,四面刻。碑陽、碑陰各15行,碑側各3行,行30字。碑額篆書“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并序”。天寶十三年(754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東方畫贊》為顏氏四十五歲盛年時之作。蘇東坡曾學此碑,并題云:“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其后見逸少本,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本,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保ā稏|坡題跋》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