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解說詞文本07 厚味·余韻悠長
?
第七集??厚味·余韻悠長
?
自古以來,人類不但要直面大自然,還要學會如何對抗時間。從干燥和腌漬到糟醉與發(fā)酵,今人的胃口依然被傳統(tǒng)的智慧左右。這是由時光造化的厚味,不爭朝夕分秒,卻留余韻悠長。
?
/山東?日照/
?
六月,巨大的氣團在海洋上空移動,風力與潮汐的綜合作用讓海水陷入永恒的震蕩。海風送來的訊息,葉老漢總能在第一時間洞曉,又到了與風浪交手的季節(jié)。
?
將木樁在腿上捆牢,這是通往大海的僅有依靠。黃海之濱,一種小型生物在芒種前后造訪,只逗留一個多月。
?
腳踩高蹺,手持網(wǎng)具。老漢年近七十,五十多年的出海經(jīng)驗幫助他維持平衡。在原有的木樁之上延長一截,兩截高蹺,讓身體舒展一倍。
?
海底獵物蹤跡不定,跟著老行家行事,才不會雙手落空。
?
兩根五米多長的竹竿,尾部束緊,網(wǎng)口張開。以身體為支架,伸出大網(wǎng)。網(wǎng)口沉降至灘底,前傾而行。肉眼不可見的水底,憑雙腿感知獵物的觸碰。
?
黃海,太平洋西部最大的邊緣海。因為黃河攜帶的泥沙,海洋為之變色。
?
穩(wěn)住腰身,順勢起網(wǎng)。單手抄起笊籬,刮取后,倒入藤筐。毛蝦,全世界年產(chǎn)量二十多萬噸,尤以中國的出產(chǎn)為最。
?
/毛蝦/
?
盛夏,氣溫超過30攝氏度,毛蝦體內(nèi)的蛋白酶活性極強,盡快加工才能防止腐壞。鹽水燒開后倒入毛蝦,焯燙幾秒,快速撈出。在陽光下均勻鋪展,使其與空氣充分接觸。
?
早在數(shù)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學習對抗時間和腐敗,干燥是最原始的保存手段。海蝦脫水制成蝦皮和蝦干,它們含有大量氨基酸,是廚師秘而不宣的增味法寶。
?
/蝦皮/?/蝦皮炒絲瓜/
?
蝦皮輕盈通透,高溫煸炒,殼與肉的不同風味相互置換。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糖類,讓尋常之物陡然間增色。
?
/蝦干/?/金鉤海米炒蠶豆/
?
蝦干,個頭比蝦皮稍大。泡發(fā)后,文火油煎,身段變得柔軟,釋放出緊鎖的鮮味。與蠶豆同炒,甘美與醇香一舉兩得。
?
/蝦皮獅子頭/?/蝦皮稻香肉/?
/灌湯蝦皮獅子頭/?/青菜蝦皮包子/
?
這種天然的提鮮劑,與眾多食材百搭,從不喧賓奪主,反而會傾囊相助。
?
/家常炒魷魚/?/蝦皮拌黃瓜/?/蝦皮卷煎餅/
?
午后,因為孫兒的到來,葉老漢有難得的安閑。晚飯素樸簡單,好在有剛曬好的蝦皮相佐。清香回甘的煎餅,爽冽醒神的大蔥,加上蝦皮奉獻的濃郁鮮美,小院的歲月變得有滋有味。
?
/梅香咸魚/?/梅香紅魚蒸花腩/
?
自然造就了食材的鮮活,自然也注定了它們的速朽。以時間對抗時間,用厚積凝固薄發(fā),短暫、脆弱的鮮美得以長久停留。
?
通過鹽的滲透作用,使食物脫水,獲得與晾曬相似的干燥效果。不但保鮮,還將食物的質(zhì)地和滋味徹底改變。
?
/魚干蘿卜湯/
?
與清新甜潤的食材搭配,腌魚以調(diào)味品和原材料的雙重身份入菜。新鮮與厚味取長補短,形成天作之合。
?
/海南?儋州/
?
海南儋州,白馬井漁港的一天從子夜開始。漁船進港,買家進貨,少不了一番唇槍舌劍。
?
回到家,妻子動手,老吳動口。夫妻倆經(jīng)營的干貨作坊緊挨碼頭,食材往來的消息,老吳家總能最先拿到。
?
/紅鰭笛鯛/
/清蒸紅魚/
?
年末,有種海魚因為特別的體色變成搶手貨。紅鰭笛鯛,色如胭脂,儋州人稱之為紅魚。薄鹽淺漬,加姜片香蔥去腥,高溫蒸烤一刻鐘,澆一勺滾燙熱油,激發(fā)縹緲的香味。
?
相比鮮吃,另一種加工手段讓紅魚贏得赫赫大名。
?
斧頭快下,劈成兩半。拿捏力度,運刀不傷魚皮,將肥厚的肌肉呈瓣狀割開。撒大量海鹽,反復揉搓,使其滲入魚肉組織。過清水,洗掉多余鹽分。
?
陽光與鹽攜手,干燥和腌制結合,魚肉脫水的速度加快。某種程度上,這是不見煙火的烹調(diào)。
?
/紅魚干/
?
合適的溫度,暄暖的冬日陽光,醞造出老而彌新的味道。鈉離子動搖和瓦解了肌肉纖維,蛋白質(zhì)伸展交聯(lián)形成凝膠。
?
冬季的曬場最為繁忙,何況還有三個孫兒的生活起居需要老兩口負責。
?
紅色寓意著好彩頭,年關一到,紅魚訂單更是接二連三。
?
/紅魚煲仔飯/
?
切片后,與臘腸一同放入砂鍋,大火烹燒。臘腸的甘甜,紅魚的溫香,讓米粒飽滿入味。紅魚煲仔飯裹著一腔香與熱,熨帖人們的好胃口。
?
/紅魚干五花肉/?/紅魚蒸肉餅/
?
紅魚干入饌,口感膠糯彈潤,搭配肉食,豐腴和硬朗相濟,肥柔與咸鮮交割,令食客一時垂涎,其長久的回味更是綿延不絕。
?
/紅魚燉五花肉/
?
從餐廳后廚到港口的火灶,紅魚烹飪的思路小異大同。與五花肉一同烹煮,美味頃刻可得。古老的工藝伴隨人們的生活,送走冬春幾度,平添風韻幾何。
?
/廣東?汕頭/
?
百年商埠,華南要沖,汕頭歷史積淀深厚,中外文化兼容。潮汕一帶的飲食風華,南海之濱的世代興旺,讓一方水土得以化育,十分風采得以盛行。
?
/廣東汕頭?南澳島/
?
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橫穿而過,這是太陽能夠直射到地球上的最北界限。迎著太平洋送來的濕潤空氣,阿鑒和他的父親駛出港口。
?
立夏,臺灣暖流和上升流等綜合作用,使得近海食物充足。橫開桅桿,調(diào)試燈具,父子之間的默契不需要語言溝通。一種季節(jié)洄游的漁獲,讓人們滿懷期待。
?
星辰與大海之間,漁火通明,吸引眾多海洋生物慕光而來。今晚收獲不多,但意料之中的獵物已經(jīng)零星出現(xiàn)。
?
/魷魚/?
/熗炒魷魚/?/XO醬焗魷魚/
?
魷魚,頭足綱軟體動物,圓錐形的身體酷似標槍。切斷熗炒,脆嫩的咬口撩逗牙齒的咀嚼欲望。魷魚質(zhì)地柔韌,開小火長時間煲煮,膠原蛋白部分水解,獲得彈糯交融的獨特口感。
?
/魷魚鹽辛茶泡飯/
?
移步換景,站在嘗鮮的對面,氣象別有洞天。日餐廚師取魷魚肝臟,撒鹽腌漬。淺度發(fā)酵一晝夜,擠成泥膏狀,與魷魚絲充分攪拌。送酒佐飯的鹽辛,風味在美妙與腐敗之間游走。
?
有種更古老的加工手法,在中國沿用三千多年,幾乎毫無更改。將魷魚的卵膏下重鹽層層包裹,密閉貯存半年甚至更久。
?
/魷魚卵醢/
?
這是由時間和微生物掌勺的烹飪,腌制和發(fā)酵協(xié)同作用,蛋白質(zhì)分解,形成氨基酸和多肽。魷魚卵膏逐漸熟化,氣息渾厚沉郁,質(zhì)地更加黏潤。
?
/魷魚卵膏蒸蛋/?/紫菜炒飯/?/鐵板魷魚卵醢/
?
與蛋液攪勻后蒸熟,鮮嫩中透出咸香。用黃瓜、紫菜與熟米做成香氣可人的炒飯,跟魷魚卵膏最搭。腌卵膏切片,在鐵板上炙燒,焦香的外殼包住滿滿一坨的油潤滑嫩。
?
由時光點化的厚味,又回轉頭來,裝點人們的時光。神奇的發(fā)酵不僅延長食物的壽命,還以令人驚喜的方式,打開海鮮風味的另一扇大門。
?
/醉蝦/
?
更極致的腌漬,也跟發(fā)酵有關。酒漿入菜,不但使肉質(zhì)更加柔嫩,還能送來馥郁的香氣。
?
/醬青蟹/
?
新鮮海蟹入鹵水,汁液款款而行,酒香徐徐滲透。納入口中,極度鮮甜的滋味,令精神為之一振。
?
/醉蟹塊/
?
江浙滬一帶,以酒浸漬的食物統(tǒng)稱醉貨,風味獨特,讓人們孜孜以求。
?
/浙江寧波?慈溪/
?
錢塘江入???,暮秋的蘆葦漸次枯黃,一種小個頭螃蟹四處游蕩,海灘上的小小孔洞是它們的藏身之處。丁阿伯有多年的經(jīng)驗和足夠的耐心,挖開蟹洞,持長釬,反復試探。
?
/蟛蜞/
?
相手蟹,寧波人又叫它蟛蜞和螃元蟹,只有拇指大小,看上去無肉可食,但丁阿伯深知它的妙用。
?
秋風帶著蟹味,吹過杭州灣。阿伯的孫子楷楷年滿5歲,正在讀幼兒園。
?
蟛蜞肉少,任何蒸煮煎炸的手法都容易錯失它的美妙。洗凈后撒鹽,再用花雕酒將蟛蜞徹底淹沒,風味緩緩醞釀。
?
/泥螺/
?
秋意漸濃,趁著周末,爺孫倆打算去捕捉另一種小型海產(chǎn)。一枚枚小小的凸起緩慢移動。十月桂花香,泥螺正肥,當?shù)厝嗣婪Q其為桂花泥螺。
?
仔細洗去泥沙,外表素凈光潔。先用腌菜汁液浸泡,氧化三甲胺分解會產(chǎn)生異味。加黃酒不但去腥,還能提味增鮮,發(fā)酵和滲透同時啟動。
?
老爸出差歸來,楷楷又多了一個玩伴。給兒子留下更多鄉(xiāng)村記憶,是父母的特意安排。
?
/醉泥螺/?/醉蟛蜞/
?
靜置一周左右,醉泥螺告成。飽滿瑩潤,脆嫩的口感分毫不丟。蟛蜞只需短暫酒漬,美妙的鮮味和醉人的香氣盛得滿滿一兜,令口舌的愉悅在瞬間飆升。
?
大魚大肉酣暢開懷,但小蟹小鮮也有它的精彩。
?
大約所有的童年,都離不開某種味道的左右相伴。也許它會貫穿一生,連同記憶里勞作的身影、四周的空氣,以及土壤與草木的呼吸,形成一種微妙感受,中國人把它叫做家鄉(xiāng)味。
?
萬物生長有時,但人們卻把一去不回的時間以某種味道的形式固著,使其穿過無盡紛亂,而不曾散落。
?
它鮮活如昨,就像時光未被驚擾,歲月還能重來。它厚重悠遠,仿佛藏著大海的濤浪,故土的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