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貸粟
涸轍之鮒
莊周貸粟
? ? ? ? ?《莊子·外物》
【原文】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
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珊酰俊?/p>
莊子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珊酰俊V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 ? ? ? ?(劉向·《說苑》將“監(jiān)河侯”作“魏文侯”)
【今譯】
相傳戰(zhàn)國時莊周家很窮,一次他去找掌管治理黃河的地方官監(jiān)河侯借糧。
監(jiān)河侯爽快地答應借糧,同時說道:“嗯,可以。我快要從封地上收得年終老百姓納的租稅了,等我收上賦稅,那時我就借給您三百金(一大筆錢),可以嗎?”
莊周眼下急需糧食,聽出監(jiān)河侯在故意作弄自己,十分憤怒,氣得變了臉色,說:“昨天,我到您這兒來的時候,走到半路上,忽然聽到有什么東西在呼救的聲音。我回頭察看,發(fā)現(xiàn)路上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你為什么在這里呢?’鯽魚回答說:‘我,是東海里管波濤的海神的當差,不幸落到這車轍里,先生能否給我一升半斗水,以救我的命嗎?’
我說:‘嗯,好吧,我現(xiàn)在將要到南方去,去游說吳國和越國的國王,請他們引來西江的大水,把你迎回東海,這樣救你,可以嗎?’
那鯽魚聽后,十分憤怒,忽地變了臉色,生氣地說:‘我眼下正失去依賴的水,急需安身的地方,我眼看就快要渴死,活不下去了?,F(xiàn)在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能活命,先生不立刻救我的命,竟然說出這樣的空話,還不如趁早到干魚店里去找我呢?。ǖ饶阋齺斫?,我早已進枯魚店了。)’”
【賞析】
成語“涸轍之鮒”源于這則寓言故事。故事寫莊子向監(jiān)河侯借糧。諷刺了監(jiān)河侯所代表的統(tǒng)治階層權貴,漠視窮人的苦難,企圖用虛偽的大方來掩蓋他們真實的吝嗇。
它諷刺了脫離實際,不著邊際,華而不實,不合時宜的舉動。
“當理無??;茍其不當,雖大何益!”空話雖大,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諷刺了為富不仁,口頭慷慨,毫無誠意地給開出一個空頭支票,并不是誠心誠意去幫助對方,急人之困。
同時,莊子暗示了人要簡單的生活,就像涸轍之魚一樣,只需一斗一升的水就夠了,所需并不很多。
涸:水干枯。
轍:車輪輾過的溝痕。
鮒:鯽魚.
“涸鮒”、“涸轍之鮒”在干涸了的車轍溝里的鯽魚 a 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現(xiàn)在多比喻身處危急困難之境,急待救援的人 a person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in difficult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