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綠的翡翠料子,如何設(shè)計承載游俠少年志?
2022-09-28 10:15 作者:經(jīng)鼎玉文化 | 我要投稿
翠友們好,這里是立志用翡翠傳承華夏文化精髓的經(jīng)鼎玉文化。
翠友們看完這期,還會覺得翡翠跟老氣沾邊?

一位年輕的翠友收了這件黃加綠的料子,材料一面坑洼,一面平整。

我們觀察材料,坑洼面立體有層次,可以考慮做正面下工藝來化解;但是平整面有黃白綠三色,雖然有缺角,綜合評估會更適合做正面!而且白實際價值不大,舍白展現(xiàn)更多漂亮的黃,并強化綠的視覺,價值更大。


可能有些翠友第一眼感覺黃的形狀像是漁翁穿的蓑衣,而且綠靈動自然,可以正面設(shè)計漁翁,頭戴斗笠,綠俏為漁翁剛捕的大魚。



這樣設(shè)計,雖然能讓料子三色運用合理且有聯(lián)系,漁翁造型也能化解缺角和斜面,但是這位翠友比較年輕且心懷童真,設(shè)計漁翁可能稍顯老氣。


我們延伸上面的思路,在王維的《少年行》中找到靈感,俠士少年身披蓑衣,頭戴斗笠,手持寶劍。這里的劍身,根據(jù)綠的走勢,用紗布將它包在外圍,而其上一點綠,則俏為文人墨客佩戴的劍穗,代指“文劍”!用立體雕的手法壓白調(diào)種,同時將更多比例的黃透到正面。

少年手持寶劍,意氣風(fēng)發(fā),氣定神閑。



先是高樓縱飲的豪情,而后是為國為民的抱負,再是馳騁疆場的雄姿,最后是功成名就的豪邁。

愿意氣風(fēng)發(fā)、朝氣蓬勃終將在!
我們立志用翡翠作為傳播載體,傳承中華文化。并用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去賦予翡翠作品新的生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