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久彌堅的蒼穹之舟---“聯(lián)盟-TMA-MSI”型載人飛船&進步-TMA型貨運飛船
“聯(lián)盟-TMA-MSI”型載人飛船(聯(lián)盟號又用了半個世紀)
該飛船為原創(chuàng)
參數(shù):
生產(chǎn)國:羅科利夫共和國
型號:聯(lián)盟-TMA-MSI
設(shè)計方:科羅涅夫設(shè)計局
制造方:卡拖斯夫制造廠
制造地點:赫特羅夫火箭發(fā)射中心
所有者:羅科利夫共和國
制造時間:2118年1月
服役時間:2121年4月
狀態(tài):量產(chǎn)

參數(shù):
長:7.3m
返回艙長度:4.7m
返回艙直徑:2.79m
太陽能帆板跨度:10.6米
飛船重量:5.9t
乘員:3人
飛船主要電力:1組4000毫安鋰離子電池
備用動力:1具溫差式核電池
機體材料:A型復式合金板

技術(shù)指標:
軌道機動發(fā)動機:4臺RD-106S型火箭推進器
使用燃料:液氧,煤油,消耗量:2噸/s?
電子設(shè)備:
雷達/鎖定系統(tǒng):
2具 MP32/23型輕型雷達天線
1具 Eco型探測雷達
飛船控制系統(tǒng):
溫度控制系統(tǒng)
電力供應(yīng)系統(tǒng)
通訊追蹤系統(tǒng):包括Rassvet (Dawn) 無線sfsdf電通訊器, 內(nèi)建測量器 (SBI), Kvant-V 太空船控制器, Klyost-M 電視系統(tǒng), 軌道無線電追蹤(RKO)
綜合控制系統(tǒng)
綜合推進系統(tǒng)?
Chaika-3運動控制系統(tǒng)(SUD)
光學視覺裝置(OVP)- VSK-4 (Vizir Spetsialniy Kosmicheskiy-4),夜視裝置 (VNUK-K, Visir Nechnogo UprAvleniya po Kursu), 泊定指示燈, 駕駛員視窗 (VP-1, Vizir Pilota-1), 雷射測距儀(LPR-1, Lazerniy Dalnomer-1)
軌道會合系統(tǒng):
泊定系統(tǒng)
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
機械臂系統(tǒng) - Sistema Ispolnitelnikh Organov Spuska, SIO-S
降落套件 - Kompleks Sredstv Prizemleniya, KSP
攜帶式維生包 - Nosimiy Avariyniy Zapas, NAZ, 包含TP-82或其他型手槍
發(fā)射逃生系統(tǒng) - Sistema Avariynogo Spaseniya, SAS
生命維持系統(tǒng):
-1x WSE-4про型生命維持系統(tǒng)
飛船介紹:
“聯(lián)盟-TMA-MSI”型載人飛船是羅科利夫共和國設(shè)計的一款載人飛船,由科羅涅夫設(shè)計局研制,采用一次性設(shè)計,可通過聯(lián)盟號或質(zhì)子號運載火箭發(fā)射。
該系列飛船(聯(lián)盟號飛船)自1960年代首飛,仍在使用。聯(lián)盟號飛船是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發(fā)射頻率最高,同時也是可靠性最好的載人飛船,其原設(shè)計目的是作為前蘇聯(lián)載人登月計劃中的地月往返工具,然而,由于蘇聯(lián)后來取消了登月計劃,聯(lián)盟號的活動范圍就此被限制于地球軌道。 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聯(lián)盟號的制造與發(fā)射轉(zhuǎn)由羅科利夫共和國航天局掌握,主要負責對勇氣號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的人員運輸、物資補給。2043年隸屬貝爾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飛機全線退役后,聯(lián)盟號飛船成為了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運輸工具。

衍生型號:
進步TMA型貨運飛船
參數(shù):
長:5.3m
燃料艙長度:2.7m
直徑:2.45m
太陽能帆板跨度:6.6米
飛船重量:7.1t
有效載荷:3t
燃料載荷:4.7t
貨倉容積:6.6立方米
可運送貨物重量:干貨1.8噸,水300千克,氧氣40千克。
飛船主要電力:1組4000毫安鋰離子電池
備用動力:1具溫差式核電池
機體材料:A型復式合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