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O 1,太空時代早期巴士大小的遺物,看它如何重新再入
簡介:OGO 1代表了早期太空時代的一個時代,更老的衛(wèi)星仍在繞地球運行,重達半噸的OGO 1飛船將重新進入太空。
一艘已有 56 年歷史的 NASA 航天器即將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它被稱為軌道地球物理天文臺 1 (OGO 1),是美國宇航局于 1960 年代發(fā)射的六個天文臺系列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從軌道上墜落的天文臺。
OGO 1 即將消亡的消息已經通過小行星郵件列表 (MPML) 在線留言板曝光。 最初的帖子描述了一個被列為 C1979M1 的神秘物體,它在晚上被卡塔利娜巡天 (CSS) 發(fā)現,它正朝著地球前進。 董事會上的討論很快揭示了該物體的真實身份,即 OGO 1,原定重新進入。
亞利桑那大學卡塔利娜巡天的天文學家在晚上捕獲了這張圖像序列,揭示了 OGO 1 號航天器(圈出)。
卡特琳娜巡天 / 亞利桑那大學 / 美國宇航局
Goran Ga?parovic 分享了他對 OGO 1 的觀察結果。
Goran Ga?parovi? / iTelescope.net
OGO 1 在 Chris Peat's Heavens-Above 上被列為 COSPAR 天體 1964-054A 和 NORAD 目錄號 00879。 據航天器專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稱,目前該航天器的大范圍軌道與地球赤道成 55° 角,將它從一個 83,425 英里(134,260 公里)的遠地點到僅 73 英里(117 公里)的不可持續(xù)的近地點。
該航天器今天早些時候在世界時間 15:05(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1:05)在玻利維亞上空通過了它的近地點。 雖然它的低海拔通常使它在星星中很容易被看到,但 OGO 1 目前在地球白天半球的近地點擺動,使其在陽光普照的天空中看不見。
OGO 1 的大范圍軌道。
克里斯·皮特/天堂之上
動力學家比爾格雷(冥王星計劃)使用觀察者的目擊來創(chuàng)建小行星、彗星和衛(wèi)星的軌道元素。 現在,憑借 CSS 發(fā)現的新 OGO 1 位置,格雷預測世界標準時間 21:00 左右(塔希提島上午 11 點)將在法屬波利尼西亞附近的中太平洋近地點大氣層再入。
“近地點在白天,遠地點在夜晚,我們可以在那里看到它,”格雷解釋說。 “如果不是因為那個,我們可能不得不只使用我們擁有的最后數據——這足以說明它會在下旬重新進入,但僅此而已?!?/p>
美國國防部的聯合太空作戰(zhàn)中心(也是再入預測的交換所)尚未在其太空軌道再入預測中列出 OGO 1。 然而,對于更高軌道上的物體,這種省略并不罕見。
格雷指出,自 1964 年 9 月 5 日發(fā)射以來,OGO 1 的軌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靶⌒行谦C人已經觀察到了很多這個物體,”他說,在過去的五年里,他已經報告了大約 500 次觀測 獨自的。 他補充說,在今天的近地點之后進行的觀測應該可以確定在即將到來的 8 月 29 日日間掠過太平洋地球時是否有可能再入。
開創(chuàng)性的使命
OGO 1 于 1964 年 9 月 4 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的 Agena B 火箭上發(fā)射,旨在研究地球的磁層及其與太陽-地球空間-天氣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OGO 1 重達 1,074 磅(487 公斤),是自 2019 年 7 月中國空間站天宮 2 號以來重新進入的最大人造物體之一。 OGO 1 還對彗星進行了首次軌道觀測,觀測彗星 2P/ 1970 年在紫外線中的恩克。 OGO 1 上的兩個吊桿在發(fā)射后未能完全展開,阻擋了地平線傳感器并限制了航天器的姿態(tài)控制。 OGO 1 于 1969 年進入待命狀態(tài),并于 1971 年正式停用。
一顆軌道地球物理天文臺衛(wèi)星準備發(fā)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GSFC
OGO 1 代表了早期太空時代,但更古老的衛(wèi)星仍在繞地球運行。 例如,加拿大第一顆衛(wèi)星 Alloutte 1(ID 1962-049A/424)于 1962 年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在晴朗的夜晚,仍然值得用雙筒望遠鏡追蹤。 最古老的衛(wèi)星仍在軌道上? 這個稱號屬于 Vanguard 1,于 1958 年 3 月 17 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升空。絕對是老歌,它只是繞地球運行的第五個物體,并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低 NORAD 目錄號 00005! 預計先鋒一號將在軌道上再停留 180 年,直到下個世紀末。 顯然,他們建造的衛(wèi)星可以在當天使用——當時任務設計者并沒有過多考慮空間碎片或計劃在衛(wèi)星使用壽命結束時進行受控脫軌。
業(yè)余衛(wèi)星跟蹤與太空時代一樣古老。 從 1950 年代后期開始,月球觀察計劃的早期志愿者跟蹤并驗證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包括 Sputnik 1)。 今天,衛(wèi)星觀察員仍在跟蹤軌道任務,尋找美國空軍的 X-37B 等機密衛(wèi)星,并確認(或質疑)朝鮮、伊朗和以色列發(fā)射衛(wèi)星的主張。
今天,關于衛(wèi)星跟蹤的大部分在線討論都圍繞著 SeeSat-L 留言板展開。
志愿者在網上和現場對 OGO 1 的回收和再入進行的衛(wèi)星偵察表明,在跟蹤軌道上的物體時,天空觀察者仍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BY:?DAVID DICKINSON
FY: 宇宙天文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