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節(jié)點!浙東運河文化園鋼結構工程整體完工,位于紹興市越城區(qū)
近日,隨著最后一根鋼梁緩緩就位
浙東運河文化園項目鋼結構工程整體完工
進入外墻裝飾及屋面圍護全面施工階段
運河文化 越韻流芳
浙東運河文化園位于紹興市越城區(qū),規(guī)劃總用地面積約329畝,總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2019年2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guī)劃綱要》印發(fā),要求突出中國大運河不同河段特點,建設一批既相互銜接又各具特色的運河博物館,浙東運河文化園由此而生。
浙東運河文化園項目分文博、文創(chuàng)和文旅三大區(qū)塊。文博區(qū)以運河博物館為主館,輔以淡水魚水族館,占地面積約100畝;文創(chuàng)區(qū)以運河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用房為主體,占地面積約80畝;文旅區(qū)以垂釣競技中心及文旅用房為主體,總占地面積約157畝。
萬噸鋼構 精準施工
浙東運河文化園總用鋼量1.2萬噸,其中博物館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用鋼量3000噸,其中鋼柱385根、鋼梁2350根、螺栓4.1萬套、焊口1.6萬個,施工難度最為復雜。
為提高現場安裝精度,項目鋼結構在工廠制造時采用預拼裝工藝——模擬了最終成橋線型和各構件之間的連接狀態(tài),并對高強螺栓連接節(jié)點進行配孔。該工藝不僅有效提升了鋼梁安裝精度,還使得現場安裝工作更加簡便高效。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通過Tekla建模,對桿件和節(jié)點構造進行施工優(yōu)化,將原設計的施工圖紙轉化為工廠標準的加工圖紙,對桿件和節(jié)點歸類編號,形成流水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模型建好后,為檢驗施工可行性,BIM 人員還在模型內進行了模擬建造,通過一步步調整參數板塊,解決了屋面與鋼結構發(fā)生碰撞等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青“磚”白“瓦” 即將鋪就
“鋼結構施工完成后,我們將同步轉換到金屬屋面和幕墻施工階段,項目金屬屋面達4.6萬平方米,采用鈦鋅板、鋁鎂錳合金材料達到了“青磚白瓦”的造型藝術效果,等今年年底開館后大家可以來體驗一下?!痹诮B興衛(wèi)視的采訪中,項目經理楊楊介紹到。
建成后的浙東運河文化園
形似一片片船帆
將成為一座富有中國文化韻味
帶有濃厚江南韻味的標志性文化建筑
供稿:中建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