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這條山溝里有小溪,有山神廟,到山溝深處捉魚蟹回味童年樂趣


初春的秦嶺山區(qū)氣溫變幻莫測,時而溫度飆升到20度左右,感覺到了初夏。時而溫度又降到0度左右,感覺正直寒冬。今天是個大晴天,太陽暖洋洋的,帶著兒子去山溝里捉魚蟹。

這是離我家不是很遠的一處山溝,山溝中比較寬闊的地方以前是村民的農(nóng)田,大約十多年前,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下,山上被植上了樹,這些原本的農(nóng)田現(xiàn)在也種上了核桃樹。

山溝里有一條簡易的小道,這條小道是村里人以前來這里種田及收獲,還有放牛走的一條簡易道路,這些年已經(jīng)很少有人走了,到了草木長起來的時候,小道就被野草淹沒了。

到了山溝深處,山溝也變得比較窄,連簡易的小道也沒有了,只剩下一道淺淺的痕跡,人在荒草中踩出的痕跡。

山溝最窄處僅有七八米寬,這里地表和山體基本都是整體的大石頭,所以從這里開始有泉水從地下溢出來,在山溝行成一條小小的溪流。

看,就這樣一股涓涓細流。這股涓涓細流由于是地下滲出的泉水,所以無論天有多旱,溪水也不會斷流或減少。記得下時候有一年發(fā)生了大旱,村里人還來這里跳水吃。

溪水會在山溝中行成大大小小的水潭,水潭中會長出很多水草,還有很多的魚蝦,石頭下面全是螃蟹。小時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來這里放牛,最喜歡在河中捉魚蟹了。

山溝里最近幾年有人在這里建了一口水井,山溝的下游兩三公里處有我們臨鎮(zhèn)的村莊,那里的村民現(xiàn)在吃的水就是從這里引流的山泉水,這里從山里滲出的山泉水甜甜的,水質(zhì)絕不亞于某品牌大自然搬運工的礦泉水。

水井中的山泉水通過這根細細的水管自流而下,一直延伸到下游兩三公里處的臨鎮(zhèn)村莊。我們村由于在上游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村里的自來水是從離村比較近的另一個山溝將水抽到一個較高的水池中,然后再通往村民家中。這些水不必處理,最大的成本就是輸送成本,所以地勢高的村落自來水最大的成本就是抽水的電費。

再往山溝深處走,路越難走。這條山溝與我們平??吹降纳綔线€不一樣,我們平常看到的山溝越往深走,地勢越高,溝寬越窄,直至消失。而這條山溝很像一條通道,中間窄,兩頭寬,穿過這條山溝可以到達另一個鎮(zhèn)。而且這條山溝是兩個鎮(zhèn)間最近的“道路”,如果走通村水泥路,要繞行3倍的距離,所以這個山溝雖然荒蕪,走的人也很少,但是還是有人會走。

山溝中最險峻的一段路,一邊是山崖,一邊有個兩三米高的坡坎,坡坎下還有一個大水潭。

就是這個大水潭,這個水潭是山溝中最大的水潭,名叫龍?zhí)?。大約3米寬,5米長,深度大約1.5米左右。為什么我對這個水潭這么印象深刻,因為這個水潭是我們小時候夏天來放牛時游泳的地方,小時候農(nóng)村玩的東西比較少,那時候山區(qū)家家戶戶都養(yǎng)有一兩頭牛,每天下午放學(xué)村里的孩子都會去放牛。

在龍?zhí)兜牟贿h處還有一座村民修建的山神廟,“溝不在深,有仙則靈”,這里是山溝的最深處,也是最窄處。向上到我們村那里,向下去臨鎮(zhèn)的村莊,山溝兩頭都是慢慢的變得寬闊起來。所以這里是山溝的最深處,最幽靜的地方,也最適合神仙“居住”。

小時候放牛的時候山上還沒有植樹,山上都是青草和一些稀稀疏疏的野生樹種。十多年前國家在這里植樹造林,所以現(xiàn)在山上除了懸崖處和巨石沒有被植上松樹外,其余都被植上了松樹。站在山溝松濤陣陣,野雞串飛,各種山鳥聲不絕于耳。

離龍?zhí)恫贿h處有一塊特別陡峭的山崖,就是眼前沒有植松樹的地方,這里是我們小時候放牛小伙伴們攀巖的地方??赡芘臄z的問題看著不明顯,其實這個山崖是很陡的,現(xiàn)在看著比較危險,但當(dāng)時小孩子都不懂事,山里長大的孩子爬個山崖也沒覺得危險。我記得這片山崖上的野李子最多了。

帶兒子來感受我童年的樂趣,可惜現(xiàn)在是初春,螃蟹可能還在洞中冬眠,魚兒也沒有看到,只有很少的蝦米。按說這幾年植樹造林后環(huán)境好了,但是感覺水潭中的魚蝦反而沒有小時候多了,不知道為什么。兒子拿個瓶子在小水潭邊玩,不小心滑倒在水潭中,現(xiàn)在溫度還比較低,趕快把兒子的衣服脫了,用自己大外衣裹著往回走,魚蟹沒有捉到,還發(fā)生了一點小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