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是心靈的試探,一站接著一站

漫步在青海湖邊,偶然轉(zhuǎn)身,看到連綿不絕的山脈,突然覺得很感動。
我想西北美的靈魂在山。
延緩悠揚的山脊線繪成遼闊無邊的背景圖,充斥在這塊土地每一個角落,奠定人們?nèi)粘I畹幕{(diào)。
它太常見了,也就太平淡了,平淡到常常被人忽略。
?
青海湖絕對對得住“藍(lán)寶石”這一美譽。清亮蔚藍(lán)的湖水,在廣闊的高原上伸展,總讓人誤會在海邊,但和真正的大海又不一樣。
臺灣七星潭的海天一線,看不到盡頭的地方你知道那是太平洋,勾起無盡想象。這里的海,海天盡頭處是隱秘的雪山,背后和草原、山川相接,白云隨意變換,所有能看到的景都收在眼底。
心情和這遼闊的天地一同放空。
?
我突然明白桐華對西北的鐘愛?!恫讲襟@心》里若曦最向往西北大草原,《大漠謠》里玉瑾來自西北大漠,《云中歌》里云歌出現(xiàn)于荒漠。無不暗示作者對西北的情有獨鐘。
《步步驚心》火的時候,我只看到又黑又禿的山和丑陋的草地,直到這一刻我才明白,小小的攝影機根本框不下西北遼闊的天與地。
?
遼闊因山而成。不論是拉脊山的壯闊、日月山的豪邁、還是青海湖的秀美,都是因山勢造就。
綿長的山脊線像牢牢抓住大地的手指,沉默的展示自己的力量。
原來這就是西北。這才是西北。
我突然想沿著青海湖一直走下去,走到天黑,走到地老天荒。
?
站在丹噶爾古街上,這里的一切再次補充我對西北的想象。原來電視劇里聳立的城墻是有的,原來城頭眺望遠(yuǎn)山的意境是有的。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里的孤城大概就是這樣的地方。
我突然很想去更西北的地方,想看敦煌戈壁,想看大漠孤煙,想看大自然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演繹生命的奇跡。
我突然有點愛上西北,愛上這里的遼闊與自由。
?
穿梭在西寧街頭,我才知道不是所有店鋪都必須節(jié)假日開門,不是所有商場都人山人海。脫離一二線城市的繁忙,原來生活之外另有生活。
我徹底遁入這個城市,看當(dāng)?shù)厝顺允裁矗仁裁?,玩什么,我睜大眼睛發(fā)掘所有不同,興奮地感受每一個差異帶來的性感。
我徹底放松了,也疑惑了。
我一直處于快節(jié)奏生活不自知。朋友說,他也是來XX讀書才學(xué)會了邊走路邊吃早點。原來,我的行為模式是被周遭環(huán)境塑造,而不是我選擇。
突然很想甩手不干,隱匿到一個小城市去,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
我喜歡旅行,做一個沉浸式體驗的背包客,用雙腳丈量一片土地,用視覺、聽覺、觸感,去感受一方水土、人文風(fēng)貌。
從湘西邊城到人文杭州,從城市風(fēng)光到寶島臺灣,一個接一個去感受,享受旅途漂泊的自由。
但是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漂泊的本質(zhì)是尋找,嘗試的本質(zhì)是試探。不知疲倦地出走,是對現(xiàn)狀的不滿。
而心無法安定,到哪都是飄著。
我終于確信,自己不過打著旅行的幌子,借助短暫的抽離,獲得一時的不用面對。
?
看著窗外起伏變換的山脈,多想和他一樣,平靜安穩(wěn)的度過余生。
?
我知道自己終究要回去,回到的我的工作、我的社會關(guān)系。一時的抽離并不能解決問題,個人的成長終究要立足根本,那個我既不喜愛也談不上討厭的城市,它就是我的根本。
我覺得自己很差勁,用漂泊這種文藝氣息掩蓋自己的怯懦。說到底,自己就是個膽小鬼,不敢面對,沒有勇氣挑起生活的重?fù)?dān)。
即便時常告誡自己要勇敢,卻還是在問題來臨時畏首畏尾。
年初預(yù)定的目標(biāo)還沒有正式開始行動,而今年已快過半。
到底是自己被環(huán)境左右,還是懦弱的被馴服?
?
短暫的旅途總讓人意猶未盡,但就像所有劇目終有散場,所有美好終會消散。
回到現(xiàn)實,還是要繼續(xù)前行。
只愿短暫的抽離給予喘息,我將收拾行囊,鼓起勇氣面對生活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