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獨立戰(zhàn)爭歌詞解釋
回望那一四五三
狄奧多西失陷
看那大理石皇帝披上紫袍沖向敵前
摩里亞亦淪陷
伊庇魯斯殘喘
萬里河山皆落蘇丹掌間空余愛琴海的波瀾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1461年摩里亞專制國滅亡,1479年伊庇魯斯專制國滅亡)
多瑙河的南北
新月掩地遮天
塞爾維亞揭竿貝爾格萊德殺聲四面
(1804~1813年間和1815~1817間兩次塞爾維亞起義,使塞取得自治權,打擊了奧斯曼帝國對巴爾干的統(tǒng)治)

敖德薩的誓言(友誼社在1814年成立于敖德薩)
達契亞的兵燹(1821年2月24友誼社領導人伊普希蘭狄斯在摩爾達維亞發(fā)動雅西起義,但最終失?。?/p>
伊普希蘭狄埃折戟嘆神圣衛(wèi)隊盡湮滅?(伊普希蘭狄斯的神圣衛(wèi)隊在德拉加薩尼戰(zhàn)役中全軍覆沒)
帕特雷的主教革命聲傳達(希臘帕特雷大主教格爾瑪諾斯在圣喬治廣場宣布起義開始)
摩里亞的瑪尼戰(zhàn)士蓄勢整裝將待發(fā)(1821年3月17日,瑪尼人的首領彼得羅斯·馬夫羅米哈里斯發(fā)兵起義)
時過境遷希臘大陸許久未見斯巴達
揭開新時代的篇章光復古老的伯羅奔尼撒(摩里亞軍事統(tǒng)帥塞奧佐羅斯·科羅科特洛尼斯奪取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控制權)

啦啦啦
炙熱的愛琴海充斥烈火和商船(愛琴海的希臘起義軍多由島民的商船自發(fā)組成,他們通常利用火攻應對奧斯曼帝國的巨艦)
迪亞科斯的怒吼戰(zhàn)歌縈繞血染溫泉關(希臘中部的起義軍領導人迪亞科斯在溫泉關戰(zhàn)役中被弗里奧尼處死,但由于另一支由安德魯索斯領導的軍隊的努力,起義軍得以在中希臘建立起脆弱的統(tǒng)治)
滿目殘破的雅典衛(wèi)城今日將涅槃(起義軍攻克雅典時,這座城市滿目瘡痍,不復古代的輝煌)
特里波利插上藍色的十字麾更旌換(1821年9月23日,科羅科特洛尼斯的軍隊攻克摩里亞首府特里波利,基本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半島的統(tǒng)治)
克復社稷三月的揭竿直到一八二二年
來吧一月十五日建國的宣言宣告這世間
(1822年1月15日,希臘第一共和國正式成立)
寒風凜冽新生的國家楚歌仍四面(希臘共和國雖然在新年得以成立,但領土有限,四面八方被奧斯曼帝國的勢力包圍著)
立法 整軍 聯(lián)合 期待中直面前路的艱險(在1821年,希臘起義軍雖然收復諸多領土,但各路起義軍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法納爾出身的亞歷山大·馬夫羅科達托斯于12月邀請各路領導人開展了皮亞達會議,使希臘內(nèi)部統(tǒng)一了起來)

反撲戰(zhàn)火重燃,行軍科林斯畔(奧斯曼帝國在1822年反攻希臘,并成功拿下了科林斯)
德凡納基亞圍殲戰(zhàn)一朝吹灰化煙(科羅科特洛尼斯指揮軍隊在德凡納基亞全殲了入侵的土軍,鞏固了革命成果)
希俄斯島殉難(3月22日,納蘇赫扎德率領土軍對希俄斯島展開血腥屠殺,最終只有不到2,000希臘人在海島上努力生存下來。但納蘇赫扎德本人在6月被希臘人的炸藥炸死)
大陸數(shù)月內(nèi)亂(共和國總統(tǒng)馬夫羅科達托斯和山匪出生的科羅科特洛尼斯發(fā)生了矛盾,并逐漸演變?yōu)楸┝_突,科羅科特洛尼斯在1824年的內(nèi)戰(zhàn)中被捕)
遙遠埃及阿里王朝出兵頃刻遍地狼煙(馬哈茂德意識到自己難以消滅新生的希臘國家,向埃及的阿里王朝求援,以敘利亞和克里特島的控制權換取其出兵)
摧枯拉朽特里波利陷(易卜拉欣率領埃及遠征軍在1825年2月登陸伯羅奔尼撒,希臘軍隊措手不及,丟失了大片領土,特里波利也在6月淪陷。共和國政府隨即釋放科羅科特洛尼斯并重新讓其掌軍)
米索隆基黑云壓城海港天昏又地暗(血腥的米索隆基圍城戰(zhàn)從1825年5月一直持續(xù)到次年4月,雖然城市最終淪陷,但嚴重損耗了埃及遠征軍。在該戰(zhàn)役后,共和國北部地區(qū)迅速崩潰,被土軍占領)
維加斯苦戰(zhàn)埃軍魂斷在迪洛斯灣(易卜拉欣在1826年6月率軍進入瑪尼,在瑪尼人拒絕投降后,埃及軍隊開始攻擊當?shù)氐木S加斯要塞,但埃軍無法撼動這座要塞。正面進攻失敗后,易卜拉欣嘗試突襲沒有軍隊駐守的迪洛斯灣,卻被當?shù)貗D女擊退。在8月的攻勢再度失敗后,埃及軍隊退出了瑪尼)
看吶阿拉霍夫會戰(zhàn)破敵陣揮師北上辟戰(zhàn)線(1826年11月,卡萊斯卡基斯將軍在阿拉霍夫會戰(zhàn)中戰(zhàn)勝土軍,使希臘軍隊得以北上收復失地)
啦啦啦
卡萊斯卡基斯將軍率軍赴前線
阿提卡半島和中希臘熄滅的火種又復燃
(卡萊斯卡基斯率軍北上,成功收復大片失地)
怎奈費倫一戰(zhàn)兵敗身死在陣前
土埃聯(lián)軍攻勢再難阻攔兵臨雅典
(卡萊斯卡基斯在費倫戰(zhàn)役中犧牲,北部地區(qū)再度淪陷,雅典衛(wèi)城也在1827年6月5日被土埃聯(lián)軍攻陷)
疲憊不堪埃及的遠征仍一年又一年
納夫普利翁城郭近在咫尺卻寸步難前
(埃及遠征軍在持續(xù)將近三年的消耗戰(zhàn)中精疲力竭,而希臘共和國的首府納夫普利翁在科羅科特洛尼斯的游擊戰(zhàn)下始終屹立不倒)
科林頓上將的艦隊開進納瓦里諾灣
炮聲平息之時沉寂的海面殘骸漂滿
(1827年,英法俄三國希望調(diào)停希臘戰(zhàn)爭,但馬哈茂德二世拒絕調(diào)停,于是列強的艦隊駛入納瓦里諾灣,在談判破裂后奧斯曼帝國的艦隊被聯(lián)軍殲滅)
水師覆滅易卜拉欣仍蹂躪著地面
總攻號角吹響 摩里亞席卷 埃軍盡潰散
(在艦隊覆滅后,易卜拉欣的兩萬地面部隊仍然活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屏_科特洛尼斯在1827年末發(fā)動了全面進攻,成功收復了半島上的大多數(shù)地區(qū),并在次年初收復了特里波利。最終,埃及于1828年10月退出戰(zhàn)爭)
愛奧尼亞的海風終于吹到大陸邊
(為了恢復國家秩序,希臘人一致推舉在俄國任職的希臘裔政治家卡波季斯迪亞斯為總統(tǒng)。他在1828年1月18日抵達納夫普利翁任職。其本人出生于處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下的愛奧尼亞群島,后前往俄國生活,這是他第一次涉足希臘大陸)

沙俄軍團越過多瑙河攻克阿德里安
(俄國在1828年4月介入戰(zhàn)爭,后攻占阿德里安堡,并在1829年9月與奧斯曼簽訂了《阿德里安堡條約》,奧斯曼承認希臘自治)
北伐東征高歌猛進再開拓國邊
(希臘軍隊在收復伯羅奔尼撒半島后繼續(xù)出擊,在卡波季斯迪亞斯的領導下,科羅科特洛尼斯負責收復共和國西北部的領土,而伊普希蘭狄斯負責控制東部領土。在此期間,希臘軍隊收復了米索隆基和底比斯等重要城市,奠定了早期近代希臘的大致邊界)
昔日高傲的蘇丹終低下頭在談判桌前
(在1830年2月的倫敦會議上,奧斯曼帝國承認希臘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希臘獨立戰(zhàn)爭結束)
初來乍到新生的希臘降臨這世間
來吧一二三四新時代里展望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