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練太極套路也能練成太極功
? ? ? ?只練表演的太極套路,還不如練練以下小功法,只要堅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 ? ? ?(一) 翻硬幣
? ? ? ?將一枚一元的硬幣洗凈,放在身邊。閑時把玩。方法:1、用拇指、食指的指肚輕輕捏住硬幣,然后,食指內(nèi)收,用拇指的指肚粘住硬幣向食指指背(指甲下)翻去,中指內(nèi)收,用中指肚粘住硬幣,中、食兩指縫輕夾硬幣,舒展手掌;2、內(nèi)收中、食指,將硬幣收回的同時,用拇指肚,輕輕的粘住硬幣向中指指背(指甲下)翻去,無名指內(nèi)收,用無名指肚粘住硬幣,中、無名兩指縫輕夾硬幣,舒展手掌;3、內(nèi)收中、無名指,將硬幣收回的同時,用拇指肚,輕輕的粘住硬幣向無名指指背(指甲下)翻去,小指內(nèi)收,用小指肚粘住硬幣,小、無名兩指縫輕夾硬幣,舒展手掌;4、內(nèi)收小、無名指,將硬幣收回的同時,用拇指肚,輕輕的粘住硬幣向食指指指背(指甲下)翻去....重復(fù)如1-4 作用: 便于打通手三陰、手三陽經(jīng)絡(luò)便于勁貫指尖便于練就“信手拈來”的高深太極節(jié)拿法注:這些小功法,看似平常,久練奧妙無窮。為歷代拳家藏箱之物。有緣人等,好自為之!
? ? ?(二)轉(zhuǎn)碗碟
? ? ? 平時吃完飯或喝茶,可以用掌敷在碗沿或杯口,懸空,輪動五指,慢慢的將碗碟平轉(zhuǎn),不要傾覆碗碟(保持水平),可右轉(zhuǎn)、也可左轉(zhuǎn)。左手也如此。初練是,當(dāng)心打碎碗碟。久之,空碗中可盛9分水,轉(zhuǎn)動時,不要讓水流出。功效:同(一)另,能分清手腕虛實。與人搭手,尺寸分毫皆知。
? ? ?(三)解繩
? ? ? ?找一根筷子粗的繩(最好是牛皮繩),長50-60CM左右,隨身可帶,方便得很。每天出門打上20個結(jié),空時將結(jié)一一解開。解繩方法:左右手拇指、食指解5個結(jié);左右手拇指、中指解5個結(jié);左右手拇指、無名指解5個結(jié);左右手拇指、小指解5個結(jié)。久之,可將繩結(jié)越打越緊。注意:不能用指甲,要用指肚解結(jié)!功效:同(一)另,能加強(qiáng)指勁。與人搭手,尺寸分毫,盡在掌握,切膜拿點(diǎn),隨心所欲。
? ??(四)領(lǐng)手指
? ? ? ?每當(dāng)雙手空閑,可以徒手操練手指。方法:舒展手掌,先由拇指開始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循序依次屈指成空心拳,而后在舒展手掌的同時,按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次序再屈指成空心拳。雙手可同時進(jìn)行。反復(fù)十余次。注意:1、在此次序中,下一只將屈指的手指,在屈指前,用意向前伸拉一下。2、兩眼神余光關(guān)注伸拉的那兩個手指。3、用耳朵聽住其余的手指運(yùn)動。4、千萬不能用力。要輕領(lǐng)。功效:同(一)另,訓(xùn)練“以意領(lǐng)勁”。曰久,眼睛、耳朵便會各司其責(zé)!漸入太極殿堂,由此為方便法門!
? ? ?(五)推磨
? ? ? ?傳說張三豐小時,家里做豆腐,他從推磨中悟得太極真諦。我們平時站完無極樁后,也要徒手模仿推磨的動作。介紹如下(不只是為了紀(jì)念張真人呵):腳一前一后,成丁八步(非丁非八)。兩手松握空拳,拳背朝上,拳眼相對,開肩含胸置于胸前,如握一根“丁”字形推桿的“一”處,“丁”桿的勾處連著磨石。眼神貫注勾處,以防與磨石脫落。全身放松。然后,用意驅(qū)動腰跨從左到右微微做平圈運(yùn)動,同時帶動兩拳推動無形的“丁”字推桿,轉(zhuǎn)動無形的磨石。(每次3-5分鐘)見過農(nóng)村“丁”字大磨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練習(xí)。功效:1、放長意念,曰久能隨意管住對手中心軸 2、練習(xí)丹田平轉(zhuǎn)

? ? ???(六)搬馬桶
? ? ?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那時,每家還沒有抽水馬桶,而是用木桶盛大小便。大家族。十幾號人,一個晚上下來,木桶分量自然不輕。小時見大人搬馬桶的樣子甚為可笑。特別是上下樓梯,一方面不能走太快,快了,馬桶中的尿會濺在身上。另一方面,腰板一定要挺,胸又要含,下巴要收,少聞臭氣。走起來,一擺一擺的,很滑稽。后來,師傅教我們練整勁,說是如搬馬桶狀,我學(xué)著走了幾步,發(fā)現(xiàn)許多太極道理皆在其中。我大概練了三個月。很有效。你們可能沒有見過這種動作。如今,已成為歷史。但在習(xí)練開步時,也不妨想象一下。方法:兩手如抱著一個大馬桶,里面裝了滿滿的一桶水,你要向前搬運(yùn),不讓水濺出來。這是,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完全靠腰在帶動手腳運(yùn)動?!?/p>
? ? ? ?看上去,似乎人變得笨拙了,其實,初練太極寧拙勿巧。這樣,手腳與腰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會自然找到。
? ? ? ?(七)貓步
? ? ? ?太極拳行拳走架時,凡是涉及開步移動的情況,都離不開貓步。拳經(jīng)云“運(yùn)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 可見貓步是太極拳的腳上功夫。每門太極拳,對貓步都很重視。在練貓步時要求也不同。我只就我們武當(dāng)楊式葉家太極拳的貓步做些介紹:貓步其實是“馬步”與“攻步(也稱攻箭步)”相互轉(zhuǎn)換時的中間動作。因而貓步是一個過程,而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步式。一般的情況下,由馬步轉(zhuǎn)變?yōu)楣ゲ交蛴晒ゲ睫D(zhuǎn)化為馬步時,兩腳較笨重,且身體上下很難協(xié)調(diào)。特別是開步做第二輪轉(zhuǎn)化時,初練者身體會搖晃。而貓步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辦法。初練方法:1、擺好馬步(初練時,把身體抬高些,無須要求四平),雙手反于背,左腳內(nèi)扣15度的同時,用腰胯帶動身體向右轉(zhuǎn)45度,右腳前掌也同時右轉(zhuǎn)45度,成右攻步。左腳陽側(cè)勁路與右腳陽側(cè)勁路相合。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cè)入地。2、由攻步,腰胯帶身體再向右轉(zhuǎn)15度,右腳不動,整個腳掌平韜地面。左腳隨身體右轉(zhuǎn)時跟隨到右腳旁,并腿,右胯“咬胯”。3、由并腿,眼神從左肩向左前方瞟去的同時,右耳管住自己的腰背。在腰胯帶動身體向左轉(zhuǎn)45度的同時,左腳隨之向左前方邁出。成左攻步。右腳陽側(cè)勁路與左腳陽側(cè)勁路相合。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cè)入地。在這種初級練法中,事實上,成了左功步與右功步交換前行的動作。
? ? ? ?要點(diǎn):1、并腿時,要分清兩腳的虛實。向左并腿時,左腳實,右腳虛。向右并腿時,右腳實,左腳虛。2、并腿時,要“咬胯”。向左并腿時,左腿跟與胯的連接處相“咬”,如果你將左手拇指擺在該處,手指會有被胯咬住的感覺。反之也然。3、功步時,兩腿陽側(cè)勁路用意念相合一下,同時含胸拔背,讓氣血沿兩足陰側(cè)入地。4、注意眼睛與耳朵之間的“上下交替班”
? ??? ?(八)談“借力”
? ? ? ?太極拳歷來有“借力打力”之說。而對如何“借力”,各有說法不同。我們武當(dāng)楊式葉家太極拳的“借力”有一些獨(dú)到之處,說明如下:1、將對手的勁力,通過氣血的沉降,沉入腳底;2、涵空腳心,發(fā)動地心的反饋勁力;3、虛領(lǐng)頂勁,將地心的反饋勁力向周身散發(fā)。可見,這兒的“借力”,不但是借對手之力,更重要的是善借地心的反饋力。要點(diǎn):1、會氣血沉降,才會將對手的勁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蠻力去拉對手。接觸對手的觸點(diǎn)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與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2、腳底平韜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盡量讓腳底板與地面的觸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3、涵空腳底心,理論上是分清了腳的陰陽虛實。實際上是為了便于發(fā)動地心的反饋力。意思是腳上也要“含胸拔背” 4、發(fā)動地心反饋勁力前應(yīng)虛領(lǐng)頂勁,目的是讓地心的反饋力放長、放遠(yuǎn)、放松、放透。這種借力,老拳師們常詼諧的稱為“我用地球打你”、“你自己打自己”等等。懂得了這種借力,太極拳才開始有了一些味道。
? ? ???(九)水中打拳
? ? ? ?有了整勁的太極習(xí)練者,往往拳架較低,腳很沉重,如水牛犁地。這一過程的習(xí)練者往往很有“成就感”,因為他已經(jīng)得到了太極的基礎(chǔ)功夫。然而,這一階段又十分的痛苦。他在同門中,推手可以立于不敗,而一旦與外家或其他門派的對手交流,便會手腳無措。原因很簡單,他只練了下丹田的功夫。如果將太極拳比喻為做拉面,那么,他只是和了一個面團(tuán)。面團(tuán)是吃不得的。如何將面團(tuán)變成拉面呢?不妨試試“水中打拳”!方法:起勢前,做好“十大要領(lǐng)”,而后設(shè)想自己置身與齊胸深的溫水游泳池中。由于水的浮力,你要盡量控制中心與平衡。而后盡量慢的行拳,去細(xì)細(xì)體會其中的細(xì)微處。要點(diǎn):形松意緊、眼耳并用。
? ? ? ??(十)整勁中的貓步
? ? ? ? 掌握了貓步的初級練法,就可以在雙人對練整勁中去體悟貓步的妙處。方法:1、兩人面對面成攻步(以右腳前攻為例,自然也可以左腳前攻)。兩人右手背朝上敷于對方手背朝下的左手肘窩處。2、含胸拔背、虛領(lǐng)頂勁、尾閭內(nèi)守、提肛。3、甲在要領(lǐng)2的同時,涵空手的陰面,涵空腳心的同時,兩腳底微微內(nèi)轉(zhuǎn)、沉肘、合肘(肘與肘合、肘與胯合)的同時,勁由腳通過督脈向兩手陽面透出,意念到對手的背后中心軸。(曰后可向更遠(yuǎn)處。初練宜放在對手的軸線處),身體保持中正安舒。4、乙在受到甲的整勁發(fā)來的一念間,沉肘、合肘(肘與肘合、肘與胯合)的同時,平韜腳底板,讓對手的整勁入地。同時涵空腳心,兩腳底微微內(nèi)轉(zhuǎn)的同時,以腰胯為軸向左轉(zhuǎn),使自己的攻步成馬步狀。同時由兩腳內(nèi)轉(zhuǎn),向?qū)κ职l(fā)整勁。對手如法化之。注意:1、攻步與馬步的轉(zhuǎn)化應(yīng)順暢,不應(yīng)停頓。曰久這種變化只在一念之間。但初練時,應(yīng)該盡量將這一平圈放大 2、整勁應(yīng)透過兩手的陽面指尖(俗稱“舒指”)指向?qū)κ值谋澈笾休S的中心“命門”處。3、變成馬步時,切忌用手去拉對手。而是以己身的腰胯帶動手指運(yùn)動。4、相互之間切忌比高低,可以相互喂勁。
? ? ? ?(十一)原地打拳
? ? ? ?習(xí)練太極拳二、三年左右,學(xué)會了架子,有些人離開了師傅,往往會有一段自我感覺良好的階段。每天自我陶醉在自己的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之中。其實,這是很容易誤入歧途的階段。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也真是拳架出偏的開始。根據(jù)我自身的體會,能否及時調(diào)整好這一階段的訓(xùn)練方法以及心態(tài),對今后的太極拳修為十分重要。原地打拳是糾偏的好方法。方法:1、起勢前站上一會無極樁。2、起勢后,保持兩腳原地不同,只是在腰胯帶動上身行架。3、原本腰胯帶動兩腳的運(yùn)動,改為意念的走動,只要意念到了即可。盡量控制腳的運(yùn)動。要點(diǎn):控制腳的運(yùn)動時,多加一些涵空腳底心的意念,多加一些斂胯收臀的意念。
? ? ? ?(十二)用腳打拳
? ? ? ? 用腳打拳也是糾正“手舞足蹈”的好方法。方法:1、起勢前站一會無極樁。2、起勢后,凡是腰胯帶動手的動作,改為意念帶動手走勁。盡量控制手的動作。讓手保持在無極樁時的姿勢。3、腳的動作,仍然如平時打拳一樣,由腰胯帶動。要點(diǎn):1、手雖然不動,但意念始終在貫穿著肩、肘、腕、指的走勁。而且可以比平時更加走長一些。2、如果,你平時有手舞足蹈的習(xí)慣,你會打了一半忘記下面的動作。這時,建議你從頭開始。
? ? ? ?(十三)反架行拳
? ? ? ?如果,你認(rèn)為自己的太極拳已經(jīng)“爛熟”,自我感覺良好,大有天地之間“舍我無誰”了(我曾經(jīng)有過這種感覺)。事實上,已經(jīng)走入歧途了。檢驗方法便是你能不能反架行拳。起勢后,凡是向左的一律改為向右,凡是右手動作,一律改為左手。右腳在前的,一律改為左腳在前。比如,單鞭,本來是左功步,改為右攻步,左立掌改為右立掌,右勾手改為左勾手. 功效:反架打拳,從來沒有師傅會教,但是你倘若慢慢地靠自己的意念去學(xué)、去想,你便有了超常的意念。這是內(nèi)家練“神”的方便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