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不是想停就停!為什么抗抑郁藥不能說停就停?
有抑郁癥的朋友及其家屬常常會問“這個抗抑郁藥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不吃了?”或者“我覺得我好了,是不是可以停藥了?”,但卻很少有人問“我想??挂钟羲幍绾瓮#俊笨赡艽蠹业淖⒁饬ν性诳挂钟羲幊跃脤Υ竽X不好或會上癮,著急想停藥,卻忽略了抗抑郁藥的停藥反應。
首先先明確兩個易混淆的概念,
停藥癥狀和戒斷癥狀:
“停藥反應”和“戒斷反應”大不同
停藥反應:由于長期連續(xù)使用某種藥物,使人體對藥物的存在產生適應,若驟然停藥,人體不適應此種變化,就可發(fā)生停藥反應,主要表現為癥狀反跳。
戒斷綜合征:反復使用某種精神活性物質導致軀體或心理方面對某種物質的強烈渴求與耐受性。

經過上述概念描述可知,戒斷反應主要是針對有成癮性的藥物而言,心理上,成癮物質能產生一種快感,從而表現為強烈的渴求、沖動性使用藥物;軀體上,對藥物的耐受性增加和戒斷癥狀。而抗抑郁藥物目前現有的臨床前和臨床證據都不支持其具有成癮性,因此主要談及的是停藥反應。
抗抑郁藥物的停藥癥狀有哪些表現?
一般而言,抗抑郁藥物的停藥癥狀一般在停藥5天內出現,一般會持續(xù)1-2周的時間。早期的報道將其稱為“停藥反應”的主要癥狀包括類似流感的癥狀、失眠、惡心、感覺失調以及覺醒過度。但遠不止這些,將抗抑郁藥物的停藥癥狀進行分類整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般癥狀:如類似流感的癥狀、頭痛、出汗;
情感癥狀:如易激惹、精神激動、焦慮、情緒低落;
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腹痛、腹部痙攣;
運動方面癥狀:如靜坐不能、肌陣攣性抽搐、帕金森綜合征、震顫;
神經感覺方面癥狀:如視力模糊、麻木感、感覺異常、“電休克”樣感覺;
平衡方面癥狀:如共濟失調、頭暈/眩暈;
精神病癥狀:如緊張癥、譫妄、妄想、幻覺;
睡眠癥狀:如失眠、夢多、嗜睡。
停藥反應不僅對患者造成了不適體驗,而且可能被誤認為是病情的復發(fā)、某種軀體疾病或者新使用的抗抑郁藥的副作用,進而對治療造成干擾。

抑郁癥患者怎么停藥最合適?
停藥的前提是規(guī)范、有效的全程治療,如果能夠按照療程進行減藥、換藥和停藥,可較大程度地減少甚至避免停藥癥狀的出現。所以,建議抑郁癥患者在較長的時間內逐漸減少藥量。
例如,每周減少25%的劑量以避免停藥反應的發(fā)生,也就是說至少4周完全減停,建議6-8周甚至更長。
個體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方可從減藥狀態(tài)“正?;?,4個月是較為安全的時長。
大多數患者的停藥反應比較輕,持續(xù)的時間不會太長,但也有一些抑郁癥患者對抗抑郁藥物的停藥反應過于嚴重。所以,減藥、停藥一定要咨詢專業(yè)醫(yī)生,要與醫(yī)生充分地溝通以保證療效和順利減藥,不能自覺癥狀好轉就自行突然停藥。一旦出現停藥反應立馬采取相關的措施控制停藥反應,同時也要意識到停藥反應不是抑郁癥復發(fā)。
抑郁癥患者要記住:抗抑郁藥物不能自己私自停藥,一定要謹遵醫(yī)囑;自行減藥和停藥很可能會導致前功盡棄,并且花費更長的時間去治療。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chuàng),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及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