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傷物語中羽川翼對“阿”字拆分的翻譯
這甚至可能不能算是問題。因為官方小說翻譯,無論日文原文還是中文及英文翻譯,都沒有什么問題。民間翻譯里也沒什么大問題,至多只能說是直譯和意譯的區(qū)別。但輕國制作的傷物語(臺版)epub里,卻自行給改得很微妙了。
首先給出這段臺版的原文:
左阜右邊一個可能的可,兩個良心的良,然后樹木的木。阿良良木。名字是年月歷的歷,對吧。你的全名叫阿良良木歷。
而輕國制作的傷物語(臺版)epub里,擅自將“阜”改成了“耳”,即變成了“左耳右邊一個可能的可”……倒不是說這種翻譯就有多錯,而是因為,它將一個標準、沒有什么問題的翻譯改成了一個微妙的翻譯……
所以說這就暴露了沒有文化的破腚啊
“阿”的左偏旁我們可能一般習(xí)慣稱作“左耳旁”、“包耳旁”,這也是改過來的一個原因。
但“阝”它本身真的就是源自“阜”啊……
“阜”的一個基本含義是“土山”(《釋名·釋山》:“土山曰阜”)。在這里,小說的日語原文寫作“こざと偏(阜偏/こざとへん)”,小說的官方英文翻譯也將它翻譯為“mound”。在我國的《康熙字典》里,如今這些“左耳旁”的字也都歸于“阜字部”。
如果你再去找“阜”字的甲骨文看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倆真的挺像的……
所以,翻譯成“左阜”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當(dāng)然這就對讀者的要求高了那么一點點;翻譯成“左耳旁”也是沒問題的,畢竟習(xí)慣這樣說的讀者更多,算是意譯了。但“左耳”這個表述就很微妙了。你不好說它不對,但意思還是稍微差了那么一點點,特別是相對于修改前的翻譯,那更是有一種畫蛇添足的味道……
沒錯,就這點破事也讓我氵了篇專欄……
草草而就,如有錯漏,還望海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