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復旦大學世界史考研速覽沖刺信息指導
院系介紹
歷史學系1925年正式設立,時稱史學系。1937年隨校本部遷往重慶,1938春改為史地學系。
改革開放以來,歷史學系獲得了新的發(fā)展。1981年,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世界上古史中古史3個學科點被評定為國家首批博士點,1986年新增世界近現(xiàn)代史、世界地區(qū)史國別史2個博士點。1982年獲教育部批準,成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1984年開創(chuàng)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1994年復旦歷史學系列入教育部“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1996年建立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1997年成為國內(nèi)首批5家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2004年“中外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史學科被評為A+。2018年,中國史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計劃。
2023招生計劃
1:2023預計招收統(tǒng)考生1人。
2:學制三年。
2023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外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02(全日制)世界上古史中古史
03(全日制)世界近現(xiàn)代史
04(全日制)世界地區(qū)史國別史
2023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1法語或242德語
③313歷史學專業(yè)基礎
復試線
2022:總分340、公共課55、專業(yè)課180
2021:總分345、公共課55、專業(yè)課180
2020:總分330、公共課55、專業(yè)課180
2022復試錄取4人進入復試(初試最低分346,初試最高分404)
2人進入復試(初試最低分362,初試最高分404)
2021整個歷史系復試

編輯切換為居中
2021整個歷史系錄取

編輯切換為居中
2022復試簡介
一、確定復試名單
本系中國史原招生計劃為 9 人(含佛學單招班 8 人),現(xiàn)招生計劃為 11 人(含佛學單招班 8 人)。
歷史學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依據(jù)學校公布的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招生計劃和考生初試成績,擇優(yōu)確定復試名單。復試名單在本單位網(wǎng)站上公布。
本系學術學位碩士生采取差額復試,差額比例為 200%。
本系佛學單招班上線考生均參加復試。
二、成立復試專家組
本系成立兩個復試專家組,選派責任心強、教學經(jīng)驗豐富、學術及外語水平較高的人員參加復試。每個復試專家組不少于 5 人。
三、復試時間、方式、內(nèi)容
學術學位考生復試時間暫定為:2022 年 3 月 27 日上午 9:00 開 始。
佛學單招班考生復試時間暫定為:2022 年 3 月 25 日下午 2:00開始。
所有考生參加模擬復試時間暫定為:2022 年 3 月 25 日上午 9:00 開始。
根據(jù)當前疫情形勢,采用網(wǎng)絡遠程在線方式進行復試,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實施(稍后單獨通知有關的具體信息)。
復試是對考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考察??己藘?nèi)容主要包括所報考專業(yè)的綜合知識與技能、外國語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品德考核等。
每名考生的復試面試時間一般不少于 20 分鐘,全程錄音或錄像??忌坏檬褂枚鷻C,可視范圍內(nèi)不得擺放書刊、電子設備等可能妨礙復試的物品。
四、考生成績評定
考生的總成績包括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初試成績占 50%、復試成績占 50%。復試成績中,專業(yè)知識成績占 50%、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占50%。按照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名。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2019真題回憶
741歷史學綜合
名詞解釋( 10 ):
怛邏斯之戰(zhàn)
計劃生育
江南互保
羅塞塔石碑
九品官人法
帖木兒帝國
格致匯編
一條鞭法
布雷頓森林體系
論述題(20):
英法百年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10部海內(nèi)外近現(xiàn)代史研究著作
古登堡印刷術對西方近代世界的作用
蒙古四大汗國形成的背景
抗戰(zhàn)時期的中美關系
三省六部及其演變
簡答題(40,三選二)
氣候因素對歐洲歷史的影響,歐洲古代向中世紀過渡、中世紀向近代過渡中的氣候影響。
西漢削弱分封制的過程
《點石齋畫報》: 1886年中法換約,從史實、傳播學角度、或歷史分析方法任選其-進行論述。
2018真題回憶
741歷史學綜合
一,名詞解釋(每題10分,共100分)
1.行中書省
2.十三經(jīng)
3.海上之盟
4.《天演論》
5.江南制造局
6.大流士改革
7.布匿哉爭
8.“末日審判書”
9.開羅宜言
10.凱未爾主義
二簡答(每題20分, 共120分)
1.簡析魏晉門閥的形成過程。
2.簡述蒙古西征的原因以及過程。
3.簡述“永不加賦”以及“攤丁入由”的實質(zhì)。
4.請列舉中國近代史上五項發(fā)生于1927 年的重要事件。
5.清末民初多種思潮與主義傳入中國,對政治思想文化界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導致中國社會與知識轉型。請概述每種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不得少于三種。
6.什么是功利主義?功利主義者提出了哪些改革方案?
三論述(每題40分,3選2,共80分)
1.論述中國歷代兵制,分析其演進過程及利弊。
2.論述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定義、發(fā)展簡史、特點,以及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3.較之于大陸,英國的宗教改革有何特點?宗教改革對英國歷史發(fā)展進程有哪些重要影響和意義?
本文具有一定時效性
咨詢課程可以點擊主頁看簽名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 復旦考研聯(lián)盟? 了解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