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涼山!樂西高速公路關鍵施工節(jié)點取得突破
近日
中鐵十七局一公司承建
樂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涼山2號隧道
左線橫洞至斜井段提前貫通
四川省首條深入大小涼山的高速公路
向全線通車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圖 | 建設者慶祝隧道貫通
樂西高速公路全長約151.8公里,深入地勢險峻的大、小涼山地區(qū),古道逶迤、風景奇美。項目的建成,對于強化成都平原經濟區(qū)與攀西經濟區(qū)之間的聯系,推動大小涼山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促進川渝經濟區(qū)全面協調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 | 標段路線圖
中鐵十七局一公司承建大涼山2號隧道是西南地區(qū)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中的第四長隧,全長約12.6公里,隧道內圍巖變化快、夾層多,巖體破碎、通風條件差、材料運輸困難,是備受關注的全線控制性工程。
長短結合 巧解圍巖“變臉”難題
圖 | 隧道掌子面施工
隧道掘進中,由于圍巖變化超出預期,難以預測鉆探進程,項目經過多次實踐,創(chuàng)新提出“長距離探測+短距離驗證”的施工方法,利用超前預測與地質雷達法長短結合,對圍巖進行超前預測。同時,結合實際優(yōu)化爆破措施,降低對圍巖的擾動,有效規(guī)避了圍巖多變帶來的施工安全風險。
光面爆破 兼顧“生命線”“經濟賬”
項目針對該隧道施工特點,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光面爆破技術,堅持“多打眼、少裝藥”的延時剝離爆破思路,將輔助眼排數由2排增加至3排,炮眼總數由140個調整為165個,不僅使爆破后隧道輪廓線符合設計要求,同時有效控制了超欠挖問題,在守住安全質量生命線的基礎上,實現了降本增效目標。
超前謀劃 循環(huán)利用“變廢為寶”
圖 | 項目砂石場
項目地處大涼山腹地,山高坡陡、路窄狹險,物資材料運輸進入施工現場極其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項目在上場前提前策劃,在嚴格落實地方環(huán)、水保措施的基礎上,探索土地再利用方式。通過將棄渣場設置在施工便道旁、就近修建碎石加工場、平整棄渣場存儲砂石料等措施,實現了土地的循環(huán)再利用,保障了施工物資充足可控,施工生產各項工作穩(wěn)步推進。
供稿:中鐵十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