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降噪新勢力——萬魔1MORE降噪豆
? ? ? ?回想自己接觸耳機播放器HiFi之初,開始是因為向往戴上耳機沉浸在自己音樂世界,遠離外界嘈雜的清凈狀態(tài),漸漸的耳機變得越來越多,播放器換了一個又一個,設備是更加高級了,但攜帶出街卻成為了煩惱。放兜里又沉又鼓,背包又嫌麻煩。但轉(zhuǎn)念一想,最開始愛上聽音樂不就是為了遠離喧囂嗎,如果只是出門通勤的話,一個小巧的真無線降噪豆豈不是更優(yōu)的解決方案?市面上藍牙降噪大耳已經(jīng)不再少數(shù),但能排的上名號的降噪tws耳機可能一只手能數(shù)得過來。Bose一直沒有推出自家的降噪tws產(chǎn)品,AirPods Pro依賴于蘋果的生態(tài),而安卓陣營支持aptx和LDAC能讓藍牙音頻也能顯得更加“HiFi”一些,索尼降噪豆和小鳥的TRACK Air+也成為先前人們的主流選擇,而不久前萬魔1MORE也發(fā)布了兩款藍牙降噪新品,一款tws(EHD9001TA以下簡稱降噪豆)一款項圈(EHD9001BA),均采用了自研的ANC芯片,近期我也對這款降噪豆進行了體驗,不多廢話,開始正題吧。

一、包裝配件及外觀
包裝盒采用磁吸翻蓋設計,打開后內(nèi)面通過設計手稿配以簡潔的英文說明描述了產(chǎn)品特性,下部還有一段格萊美大師luca的說明大意就是說耳機的聲音不能僅僅為了滿足聲學工程師,任何耳機包括ANC耳機都應該在各種環(huán)境下給用戶帶來好聲音。耳機本體和充電盒分開放置,下層則是收納袋和各類說明,tws耳機的說明書還真不是“不用讀系列”各家的操作會有不同,還是需要一定了解才能玩轉(zhuǎn)所有功能。Type-c充電線和各類耳套、耳撐單獨放在配件盒中。不同用戶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佩戴搭配。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耳機的出音口是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和普通的圓形并不通用,所以保管好原裝配件比較重要。


為了實現(xiàn)降噪功能,降噪豆的體積和重量相較普通的tws會更大一些,佩戴體驗因人而異,就我個人而言,舒適感十分不錯,盡管較大一部分腔體處于懸空狀態(tài),但在耳撐的幫助下并不會覺得墜耳,非劇烈運動并不會有明顯的晃動,所以作為運動耳機來使用也是完全ok的。耳機面板采用了碳纖維飾板,且支持觸控切換降噪模式,麥克風處有紅色防塵網(wǎng)點綴,運動風十足。內(nèi)側(cè)設有距離感應器,能實現(xiàn)摘下自動暫停功能。上部設置了一枚采用ALPS開關(guān)的實體按鍵,實現(xiàn)音量、播放/暫停操作。
充電盒采用鋁合金材質(zhì),簡潔大方手感順滑,和我手頭的阿思翠s80布藝風格不同,直男歡喜。底部為橡膠墊便于無線充電(支持qi協(xié)議,但無線充電板需要單獨購買)時直立放置,電池為410mAh,耳機放入充電15分鐘即可播放2小時。開蓋自動連接,比常見的取出耳機再連接更加快捷。充電口采用TypeC。

二、硬件軟件
1MORE降噪豆作為全球首款圈鐵降噪tws,采用了10mm鈦復合動圈單元+動鐵直驅(qū)專利技術(shù),結(jié)合了動圈和動鐵的優(yōu)勢以達到更好的聲音表現(xiàn)。耳機單邊共有3個麥克風,面板上為前饋麥克風采集外部環(huán)境噪音,下部為通話麥克風,耳套內(nèi)側(cè)設有后饋麥克風用以采集耳內(nèi)噪音。

藍牙芯片采用高通方案,但遺憾的是僅支持APTX和AAC,對于安卓用戶來說沒能用上APTX-HD和LDAC稍顯遺憾。值得一提的是1MORE這款降噪豆支持TWS+,低至70ms的延遲表現(xiàn)毫無疑問是現(xiàn)在真無線產(chǎn)品中的翹楚。普通的tws在連接時雙耳會有主從之分,設備先將信號發(fā)到主機再由主機發(fā)送到另一邊,為了保證雙耳同步需要調(diào)整時機從而導致了較大的延遲,而TWS+技術(shù)通過左右耳同時與設備連接且單獨接受處理信號,大大提升了連接的穩(wěn)定性并降低了延遲。雖然包裝盒上說明需要驍龍855以上的手機才支持,但實測手頭845處理器的一加6同樣可以實現(xiàn)TWS+功能,應該能通過后期固件更新下放到更多機型中。低延遲帶來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視頻游戲時已經(jīng)基本感知不到音畫不同步的情況,即使是像真實賽車3這樣聲音反饋和畫面匹配要求較高的游戲也不會有慢半拍的感覺。確實TWS+帶來的低延遲體驗就像高刷屏和高采樣率一樣用了就回不去了。


軟件方面,通過1MORE MUSIC app可以實現(xiàn)基本的降噪模式調(diào)節(jié)以及OTA升級。同樣的快捷操作也可以通過耳機面板雙擊實現(xiàn),在耳機腔體如此緊湊的空間中合理安排功能需要一定的權(quán)衡,之前在阿思翠s80上我就曾經(jīng)吐槽過面板觸控過于靈敏,稍一觸碰就會暫停播放,而在萬魔的降噪豆上,播放暫停和音量控制通過實體按鍵實現(xiàn),降噪模式通過雙擊切換,大大降低了誤觸的概率。

三、音質(zhì)表現(xiàn)
作為一個觀念比較傳統(tǒng)的燒友,藍牙和HiFi還是相去甚遠,一個藍牙耳機只要做到能符合其定位、風格的聲音就已經(jīng)達到了目的,對于1MORE降噪豆來說其更多面向大眾市場,其針對流行的調(diào)音風格也比較符合大多數(shù)年輕用戶的聽音取向。10mm動圈帶來了充沛量感十足的低頻表現(xiàn),尤其適合歐美流行電音,在這幾天的使用下我的歌單里不知不覺就新增了好些碧梨、猴西、打雷姐的歌,氛圍感極強的低頻鼓點配上這樣透露著一絲懶散迷幻的聲線,一首Young And Beautiful,打雷姐復古空靈的聲音一時間又讓我回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紙醉金迷。而人聲表現(xiàn)上降噪豆在輪廓上并不是那么清晰,位置稍靠后,在齒音的控制上不錯不會顯得刺激。整個空間感的營造應該可以說完全不遜于千元有線耳機,縱向深度和分離度。但局限于藍牙信息量,降噪豆在高頻解析會顯出劣勢,但對于普通流行來說不會有太大問題。


總的來說,降噪豆的調(diào)音比較雜食偏流行,畢竟是萬魔御用格萊美大師Luca的風格,作為一款通勤功能性耳機來說,如此聲音表現(xiàn)足以讓人滿意。
四、降噪表現(xiàn)
萬魔降噪豆的降噪等級分為強弱兩檔并提供了環(huán)境音模式。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降噪功能關(guān)閉的情況下耳機本身基本察覺不到底噪,但在開啟降噪功能后會出現(xiàn)微弱的電流聲,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會讓人比較在意。對于日常通勤環(huán)境比如公交車地鐵中在開啟強降噪后能很好的將發(fā)動機噪音和路噪消除,對于低頻的噪音削弱比較明顯同時對于人聲有較好的保留。但降噪功能開啟帶來的耳壓依然存在,這也是現(xiàn)在降噪耳機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在吵鬧的環(huán)境中會給人帶來少許不適感。

在1MORE MUSIC app中并不能對兩檔降噪強度進行獨立具體的強度調(diào)節(jié),只能使用預設,這點和我之前體驗的寶華降噪大耳一致,強檔降噪基本能滿足各類場景下的需求且效果十分明顯,弱檔更適合像咖啡廳這類本身噪音不大的環(huán)境。此外建議不要在風大或者騎行過程中佩戴降噪豆,麥克風收到的風噪會比較惱人。
當然開啟降噪對音質(zhì)會有一定的損失,整個聲音會顯得單薄空曠一些,可酌情選擇使用模式。
五、總結(jié)
時尚漂亮的外觀、TWS+加持下優(yōu)秀的延遲表現(xiàn)、擅長流行的調(diào)音以及不錯的降噪表現(xiàn),萬魔降噪豆在為數(shù)不多的競品中對于需要在通勤途中享受片刻清凈的用戶來說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杰倫代言的產(chǎn)品香就完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