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打臉!美國NASA剛宣布先于中國登月,我國就官宣計劃詳情
美國NASA局長尼爾森在其繞月飛船還未返回地球時,就迫不及待地表示:美國將領中國,重返月球。且不談為何美國登月50年之后技術為何失傳了,但就是我們的登月計劃也比他們總是延期來的靠譜,現(xiàn)在我國登月計劃正式官宣,打臉來的如此之快,估計NASA也始料未及。

從我國官宣的月面著陸器來看,還是延續(xù)了嫦娥五號的基本結構,新一代飛船在環(huán)月軌道和月面著陸器結合。等到降落月球時用的是4臺7500N變推力發(fā)動力進行反推,結合自動避障系統(tǒng),安全著陸。


與嫦娥五號不太相同的是,其沒有配備單獨的上升器,而是將著陸器與上升器結合一起。支持三名航天員進入環(huán)月軌道并實施月面登陸,使用的就是新一代載人飛船。
怪不得下一代飛船已經(jīng)試驗成功這么久了,也沒讓中國空間站使用,原來它的目標本就是月球。

載新一代運載火箭方面是近地軌道運力70噸,地月軌道運力25噸,個人預計就是長征五號登月改版款型。

也就是之前龍樂豪院士ppt里的火箭款型,看來老爺子早就知道了,所以不厭其煩地給咱們青少年做科普。

龍樂豪院士的ppt里說的句話這樣介紹的:
新一代載人火箭(921)CZ-5DY:起飛重量2187∽2189噸,起飛重量2680噸,直徑5米,高度88.5∽91.6米,LTO是27噸,LEO是70噸,發(fā)動機分別為一級7×YF-100K、二級2×YF-100M、三級3×YF-75E。光桿構型CZ-5ZRL是由CZ-5DY去掉第三級及第二級1臺發(fā)動機而成。擬2030年前替代CZ-2F。

不過這次官宣任務是提前了3年,新一代火箭2017年前后即將首飛。而我們一直期盼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也終于官宣:地球軌道運力150噸以上,地月轉移軌道50噸以上。預計2030年前后首飛。

總之,火箭方面都像龍老爺子之前科普講座上說的一樣,時間方面全部提前,看來研發(fā)進展非常順利。
探測器方面,咱們繼續(xù)將嫦娥六號、七號發(fā)射出去,分別登陸月球背面和月球南極地區(qū),進行采樣和資源勘探后返回,與此同時進一步建立月球互聯(lián)網(wǎng)。
2018年時嫦娥八號進入月球南極,在此建立前期科研站,為載人登月做好準備工作。
令人激動的是我們不光將在2030年實現(xiàn)載人登月,同時還將擁有重復利用的運載工具,實現(xiàn)航班化的地月往返。
而我國深空探索方面的計劃也進一步公開:小行星、火星采樣 ,太陽系以外的“覓音計劃”也將同步啟動。
這還只是央媽公布的一部分,而龍樂豪院士的PPT里說得比這更加精彩,過于先進,我就不細說了,直接看圖:
我原以為龍院士的PTT是為了鼓勵我們,迷惑別人的,但是隨著我們一系列試驗做下來,加上前段時間的“電磁橇”正式投入使用,我終于知道老爺子是提前劇透了。
至于美國NASA的登月計劃,咱們看看就行了,雖然50年前,他們馳騁月球,但是并非科研為目的的登月活動,成果產出并不多。

50年后,他們再次登月,也必須一步一步來,繞、落、回這幾個步驟一個都少不了,即便是他們火箭、飛船等等都沒問題,也需要時間驗證,貿然讓宇航員冒險可不是航天強國應該做的。

月球還是那個月球,但是美國已經(jīng)不是那個美國了。
50年,半個世紀,航天還是向東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