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zhàn):無敵艦隊》隨筆8:初探軍表類型

大家好,我是狂人,又是一篇新的系列文章。本系列主要分析《艦隊》中的軍表類型,本篇文章作為第一篇總結。作者Eric,此文面向的讀者是已經(jīng)了解游戲機制與規(guī)則的入門玩家,不適合對規(guī)則完全沒有了解的新人閱讀,文中不會對總規(guī)則做過多解讀。
原文連接:https://cannotgetyourshipout.blogspot.com/2018/02/fleet-building-201-archetype-guidelines.html
在我之前的艦隊組建基礎文章中,我提到了三類艦隊:大艦巨炮型,戰(zhàn)艦艦海型,和中隊特化型。我和John寫了一些關于對抗這些類型艦隊的文章,但我還收到了一些來信:要我寫一些如何組建、運用這些艦隊的文章。我們開啟艦隊指南2.0系列,來講講如何組建、使用這三種基礎的艦隊類型。
在我們開始前,首先說為什么我認為這是《艦隊》的三種基礎艦隊類型。我們先談分數(shù):每個艦隊都是固定分數(shù)上限的,戰(zhàn)艦是必選,而中隊是可選。這導致了三種基本的極端組建方式:輕中隊重戰(zhàn)艦,其中分為使用少量重型的戰(zhàn)艦、和使用眾多輕型的戰(zhàn)艦;以及偏重中隊然后剩余分數(shù)用于戰(zhàn)艦。比較偏科的表會給對手帶來最困難的問題:“對手要么對威脅給出一個良好的答案,要么就會面臨巨大的劣勢”。選擇大艦巨炮為例,這是最基礎的、最直接的組表方式:大艦巨炮每個大型戰(zhàn)艦都提供了很強的單次激活,因為游戲中只受損但未被摧毀的戰(zhàn)艦是在游戲結束不丟分的。大型戰(zhàn)艦需要大量的激活來威脅它,而忽略大型戰(zhàn)艦的代價更是毀滅性的。所以大艦巨炮的問題就是“你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用代價最小的方式,在我移除你艦隊中的重要威脅前,摧毀我的大型戰(zhàn)艦?”
最偏科的表通常也會有最大的弱點,這就是為什么軍表需要幾個元素互相融合。通常由于分數(shù)限制,三種類型無法融合成同一個艦隊,但是聚焦在一點,忽略另一點是很常見的(有時甚至要忽略其他兩個點來成為所謂偏科的表)。這其實是一個三角關系,你可能在一個角開始,然后決定你的核心思路要往其他兩個角如何偏斜。

這意味著如果是非常平衡的艦隊,其實不會在某一項特別突出,雖然不偏科,但是融合了三種類型的特色。
后續(xù)的文章我們會討論每一個類型的高純度表,以及如何在保持這個思路的前提下與另外兩個元素融合。大多數(shù)艦隊都會包含兩個元素來消除過于極端帶來的不協(xié)調性,所以我們會討論如何融合。第一篇文章將會是下一次更新,我們討論最受新人歡迎的大艦巨炮型軍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