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帶你吃天下——吐魯番:這里不只有葡萄!

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可以說這里城市中華文明向外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今兒,小蔥,和大家一起走進吐魯番!
吐魯番美景

吐魯番美景

吐魯番美景

來到吐魯番,怎能錯過美食!
拉**

新疆人好吃拌面、炒面,這兩種面都離不開拉**。拉**的拌菜有過油肉、雞蛋炒西紅柿,辣子炒羊肉,芹菜炒羊肉等。將拉**單盛,然后拌菜,是為拌面;將拉**切成小段,與菜混炒,是為炒面。
抓飯

抓飯維吾爾語稱“波勞”,是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一種飯食,多凈手掇食,故漢語稱為“抓飯”。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卜、洋蔥等,用它們混合燜制出來的飯,油亮生輝,香氣四溢,肉爛飯香、味道可口。維吾爾人家里常做抓飯,特別是在婚喪嫁娶的日子里,總要做出大鍋的抓飯來招待親朋戚友。
烤全羊

又稱囊坑肉,是維吾爾族人傳統(tǒng)技藝,燒烤方法既古老又簡易,把各種調(diào)味佐料在羊全身涂抹均勻。涂抹前,先將羊身上穿扎無數(shù)小孔,以便讓調(diào)料滲入。按傳統(tǒng)方法,要將羊頭朝下,放進專用烤爐內(nèi)。這種烤爐當?shù)胤Q之馕坑或烤馕,是用泥筑成的,膛大口小,坑下有通風孔道,燃料是無煙煤或焦炭。羊進坑馕后,馕坑要加蓋,并以濕麻袋把口封好,悶烤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即可。出馕的烤羊呈金黃色,外脆內(nèi)酥,不膻不膩,羊肉鮮嫩有加,滿口留香。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與抓飯相同:同用手抓著吃。如果抓飯尚可用筷子或小勺的話,手抓肉卻必須用手抓,否則你將無法食用。先把羊肋條肉剁成大塊,下鍋煮半熟去浮沫撈出。將肉塊擺于盤中,上放洋蔥片撒少許精鹽,入籠蒸爛。將湯燒開,下洋蔥末、辣椒末、胡椒粉、鹽,調(diào)好味澆在肉上。
羊肉串

維吾爾民間傳統(tǒng)的串烤肉,同樣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樣色澤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講究不似烤全羊那樣嚴格,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烤制規(guī)模的大小和具體方法上。
帕爾木丁

帕爾木丁是維吾爾族人民傳統(tǒng)的風味食品。它色澤黃亮,形象美觀,皮酥脆,肉鮮嫩,咸中帶甜,頗受人們歡迎。帕爾木丁是用面粉、肥羊肉、煉羊油、洋蔥、雞蛋、精鹽、孜然粉、胡椒粉等原副料,在馕坑烤制而成。
木賽來斯

木賽來斯是南疆維吾爾群眾普通喜歡的一種飲料。其制作方法也是十分獨特。這種飲料完全是用鮮葡萄為原料釀成的汁,但卻不是葡萄酒。木賽來斯呈淡咖啡色,味微酸甜,氣味芳香,是營養(yǎng)豐富的上等補品,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
曲曲

曲曲兒是深受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類似漢族的餛飩。先將肥羊肉切成小肉丁,再加洋蔥末、鹽、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許的水拌和成餡。將和的面搟成薄片,切成方形片,將肉餡包在面片里。然后將曲曲兒下到肉湯里,湯里放些揉碎的薄荷葉或香菜末。皮薄餡嫩,散發(fā)出特有的香氣,風味別具特色,十分爽口。
粉湯

粉湯是新疆回族的風味小吃。每逢古爾邦節(jié)和肉孜節(jié),幾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湯,恭候貴客和親友們的到來。粉湯味道鮮美,略酸微辣,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刈謇相l(xiāng)在招待客人吃粉湯時,還要端出一盤香噴噴的油香。這種用油炸成的面制品,和粉湯配在一起食用,那是再美不過了。另外里面還會添加一些香豆子的佐料,因此味道更加獨特好吃。
涼皮子

食用時,將涼皮子切成細條,把面精切成薄片,放入盤中,再澆上辣椒油、醋、蒜沫、醬油、芥沫、芝麻醬等佐料,五顏六色,其色悅目,味而誘人。盛夏,人們吃涼皮子既可消暑又可提神,其風味絕非一般。
烤馕

新疆男人出遠門,家里的女人會在前一天晚上和了青稞面,用家里的大鍋烙上一張臉盆大的馕,馕干而實在,沒有水份,不容易變壞,路上充饑最好??锯蔚钠贩N很多,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為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烤馕制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yǎng),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單調(diào),去新疆品嘗一下烤馕也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現(xiàn)在吐魯番,也許不再有往日那樣繁華,但是今天的吐魯番更是有著一番別樣美景,在這里瓜果飄香,美食林立,等著海內(nèi)外游客的到來,更等著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