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隱寫董小宛入宮——破解董鄂妃身世之謎(一)
作者? ? 隨風(fēng)飛舞瀟灑人生
上一篇說到,作者以六個花圃,來影射皇宮中的后妃。并且還暗示,這是個寵妃,而且是被進(jìn)貢,或者從外地?fù)锫踊貋淼摹?br/>
?
那么順著這個話題,我們先轉(zhuǎn)而來研究清初的一段重大歷史疑案,也就是順治皇帝寵妃董鄂妃的身世之謎的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在民間野史傳說中,順治的寵妃董鄂妃,就是明末八大名妓中的董小宛。而關(guān)于董小宛的入宮,根據(jù)其夫冒辟疆的詩文,以及冒辟疆的諸多好友,包括吳梅村等人的詩文,都暗示她就是被清兵所擄掠的。先歸了多爾袞,然后多爾袞死后,被獻(xiàn)給孝莊當(dāng)宮女。其后,再成為順治的寵妃。(詳情可參看鄧小軍教授的《董小宛入清宮考》)。
?
董小宛入宮成為寵妃的這個特征,跟《紅樓夢》中六個花圃所影射的內(nèi)涵是完全一致的。
?
那么在《紅樓夢》中,作者是否真的在有意識地花費(fèi)筆墨去影射董小宛呢?這個其實是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因為如果能確證的話,那么我們幾乎可以肯定,董小宛就是董鄂妃!
?
要知道,在公開的說法中,董小宛是冒辟疆的一個小妾。她是在冒家病死的。即使她原來的身份是秦淮名妓,可是從良嫁入冒家后,她就成為冒辟疆的內(nèi)室,不再是公眾人物了。她的一切都是冒家的家庭內(nèi)部私隱。
?
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紅樓夢》的作者不可能無端端地去影射別人家里的一個小妾。除非,這個人就是后來的董鄂妃!她就是跟陳之遴產(chǎn)生了糾葛的其中一個后妃!
?
這個問題真的是很有歷史研究價值。董鄂妃的身世之謎,是清宮四大疑案之一。如果能研究清楚《紅樓夢》對董小宛的影射,則這個歷史謎題在很大程度上就算是有了最終的答案。
?
畢竟我們已經(jīng)逐步搞清楚了《紅樓夢》的整個影射系統(tǒng),董小宛既然被安排在這個系統(tǒng)里面,那么整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系統(tǒng),都能成為證實董小宛身世謎底的證據(jù)。這個證據(jù)可是比冒辟疆以及他那幫友人的詩文中所透漏出來的暗示要明確得多、清晰得多。
?
那么下面,我就從冒辟疆的《亡妾董氏小宛哀辭并序》說起。這篇文章是冒辟疆為哀悼董小宛所寫的悼文,我們重點來看里面描述董小宛死前的病況的一大段文字:
?
拮據(jù)瘁瘏,子抱小極,神疲環(huán)應(yīng),多事少食。夙嬰驚悸,肝膽受傷。恒于春半,瘦削肌香,禍觸風(fēng)寒,季夏十七。泬哉沈緜,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內(nèi)崩春。虛焰上浮,熱面霞烘。轉(zhuǎn)于扶侍,益憐愁黛。隱痛茹荼,冀終厥愛。葠苓雜投,無補(bǔ)真損。長夜瘁蹙,朝起內(nèi)忍。移居靜攝,舉室含凄。禿衫倭髫,猶掠豪犀。位置黃花,淡妝逑影。頻移絳蠟,詳審逸靚。子雖支吾,余懷深恫。環(huán)步迷澷,縈思惛懵。恰逢小試,攜兒邗關(guān)。屢趣我行,經(jīng)月乃還。三日細(xì)緘,平安頻報。豈知自飾,慰我焦躁。初臘馳旋,刃眼一見。脂玉全削,飄姚徒倩。一息數(shù)嗽,嬌喘氣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鹱扑?,脾虛肺逆。呼吸泉室,神猶姽婳。無可救藥,展轉(zhuǎn)尋生。
?
這段文字,完整地描述了董小宛從開始得病,逐步發(fā)展到病重瀕死的過程。
?
先寫董小宛的疾病成因。一開始是由于“拮據(jù)瘁瘏,子抱小極,神疲環(huán)應(yīng),多事少食”,就是說在家庭拮據(jù),身染小病的情況下,董小宛仍費(fèi)心勞神照應(yīng)全家上下,事情多雜而吃得少。由此導(dǎo)致“夙嬰驚悸,肝膽受傷”,就是一直驚悸之癥纏身,肝膽受傷。
?
接著“恒于春半,瘦削肌香,禍觸風(fēng)寒,季夏十七”。過了半個春天,已經(jīng)身體消瘦。再接著大半個夏天都在感染風(fēng)寒。然后就“泬哉沈緜,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內(nèi)崩春。虛焰上浮,熱面霞烘”。
?
“泬哉沈緜”是什么意思呢?“泬”,就是水從洞穴中奔瀉而出的意思。“沈緜”就是沉綿的意思。那么按照我的理解,這顯然就是說董小宛經(jīng)血過多過長,也就是所謂“血崩”之癥,即是“痰涌血溢,五內(nèi)崩春”。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如此。
?
看到這里,不知大家心中是否隱隱約約浮現(xiàn)出一個紅樓夢中的人物來?怎么感覺跟秦可卿的病癥這么像!
?
我們來對比書中張友士對秦可卿病情的分析:
?
先生道:“看得尊夫人這脈息:左寸沉數(shù),左關(guān)沉伏,右寸細(xì)而無力,右關(guān)需而無神……”
?
所謂“數(shù)”,就是指搏動急促之脈。秦可卿的脈象是“左寸沉數(shù)”、“右寸細(xì)而無力”。那么我們再回頭看看董小宛,她的“夙嬰驚悸”之癥,《金匱要略》說:“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
?
“動”的脈象是“動無頭尾,其動如豆;厥厥動搖,必兼滑數(shù)”,“動脈”必定也是“數(shù)脈”。那么顯然,秦可卿的脈象跟董小宛驚悸之癥的脈象一致,都是即急促又虛弱。
?
然后看看張友士根據(jù)脈象分析秦可卿的病源:
?
據(jù)我看這脈息:大奶奶是個心性高強(qiáng)聰明不過的人,聰明忒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此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經(jīng)血所以不能按時而至。大奶奶從前的行經(jīng)的日子問一問,斷不是??s,必是常長的。是不是?”這婆子答道:“可不是,從沒有縮過,或是長兩日三日,以至十日都長過?!毕壬犃说溃骸懊畎?!這就是病源了……”
?
這里說得非常清楚,秦可卿的病源,就是長期的經(jīng)期過長。而長期經(jīng)期過長的原因,又是由于“聰明忒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
?
這同樣也跟冒辟疆描述的董小宛的疾病成因完全一致。董小宛也是先“神疲環(huán)應(yīng),多事少食”,身周各種的費(fèi)心勞神。然后就“泬哉沈緜,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內(nèi)崩春”。
?
對比完病源,我們再對比兩人的病癥。
?
張友士有板有眼所說的一大段對秦可卿病癥的分析,在冒辟疆的描述中全都一一有對應(yīng):
?
秦可卿:其左寸沉數(shù)者,乃心氣虛而生火;左關(guān)沉伏者,乃肝家氣滯血虧。
董小宛:肝膽受傷,虛焰上浮,熱面霞烘
?
秦可卿:右寸細(xì)而無力者,乃肺經(jīng)氣分太虛;右關(guān)需而無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
董小宛:脾虛肺逆
?
秦可卿:心氣虛而生火者,應(yīng)現(xiàn)經(jīng)期不調(diào),夜間不寐。
董小宛:長夜瘁蹙
?
秦可卿:肝家血虧氣滯者,必然肋下疼脹,月信過期,心中發(fā)熱。
董小宛:隱痛茹荼
?
秦可卿:肺經(jīng)氣分太虛者,頭目不時眩暈,寅卯間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董小宛:環(huán)步迷澷,縈思惛懵
?
秦可卿: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飲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軟。
董小宛:一息數(shù)嗽,嬌喘氣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
?
另外還有:
?
秦可卿:“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偸沁^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董小宛:恒于春半
?
秦可卿:這孩子也糊涂,何必脫脫換換的,倘再著了涼,更添一層病,那還了得。
董小宛:禍觸風(fēng)寒
?
秦可卿:別說一日二錢人參,就是二斤也能夠吃的起
董小宛:參苓雜投
?
再對比兩人病中的行為:
?
秦可卿: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
董小宛:禿衫倭髫,猶掠豪犀。位置黃花,淡妝逑影。頻移絳蠟,詳審逸靚
?
兩個人雖在病中,但都仍然非常注重形象,不愿意讓自己憔悴的病容顯示于人前。
?
好了,如果說上述的病癥、行為,還不算完全一模一樣,那么我們再來看下面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對比:
先看秦可卿的:
張友士大致在九月份來看病,隔了兩個多月后,鳳姐十二月初二這日,去探望可卿,見其“雖未甚添病,但是那臉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其后鳳姐的判斷是“這實在沒法兒了。你也該將一應(yīng)的后事用的東西給他料理料理,沖一沖也好。”也就是可卿已經(jīng)到了彌留之際。
結(jié)果可卿到了下一年的年底才死??汕渌狼?,發(fā)生了林如海病重,賈璉帶著黛玉回去揚(yáng)州探父的事件。
?
再來看董小宛的:
恰逢小試,攜兒邗關(guān)。屢趣我行,經(jīng)月乃還。三日細(xì)緘,平安頻報。豈知自飾,慰我焦躁。初臘馳旋,刃眼一見。脂玉全削,飄姚徒倩。一息數(shù)嗽,嬌喘氣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鹱扑?,脾虛肺逆。呼吸泉室,神猶姽婳。無可救藥,展轉(zhuǎn)尋生。
?
大家注意這里面的關(guān)鍵人物、地點、時間:攜兒邗關(guān)、經(jīng)月乃還、初臘馳旋。
?
“邗關(guān)”就是邗城,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在揚(yáng)州附近建的一座城。所以“邗關(guān)”就是指代揚(yáng)州。冒辟疆?dāng)y帶兒子,去考科舉??荚嚨牡攸c,就在揚(yáng)州!這跟賈璉攜帶黛玉回?fù)P州,人數(shù)和時間完全對應(yīng)。
?
再看時間。冒辟疆父子“經(jīng)月乃還”、“初臘馳旋”,大致出外一、兩個月,回家的時間是臘月初。而書中鳳姐也是在張友士看完病的兩個多月后,同樣在十二月初二即臘月初,探望可卿。兩者的時間線也幾乎完全對應(yīng)。
?
唯一不同的,是冒辟疆的攜兒應(yīng)試,這是一個事件。但《紅樓夢》中,作者拆成了鳳姐探病和賈璉黛玉回?fù)P州這兩個事件來寫。在時間上作者做了變動,但關(guān)鍵特征一致。
?
最后再看這時候秦可卿與董小宛的病情狀態(tài):
?
秦可卿:肉全瘦干了、實在沒法兒了、后事用的東西給他料理料理。
董小宛:脂玉全削,飄姚徒倩。一息數(shù)嗽,嬌喘氣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鹱扑荩⑻摲文?。呼吸泉室,神猶姽婳。無可救藥,展轉(zhuǎn)尋生。
?
兩個人都是瘦成人干了,都處于將死的彌留狀態(tài)。
?
重點再解析一下“飄姚徒倩”四個字。“飄姚”是一個詞,飄蕩飛揚(yáng)的意思。這個詞非常生僻。但很特別地,這個詞被用在了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身上:
?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
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言夫人之顏色的然盛美,雖在風(fēng)中縹姚,愈益端嚴(yán)也。”
?
聯(lián)系到《紅樓夢》中,寶釵就是在影射“傾國傾城”、“蘅蕪之香”的李夫人,大家就明白冒辟疆文字里面有文章了吧?李夫人可也同樣是歌妓出身的!
?
再來看“徒倩”兩個字,這兩個字并非是一個詞。因此應(yīng)分開理解。
?
徒,步行也。--《說文》。倩,指美人。那么“徒倩”,是不是應(yīng)理解成被迫行走的美人?也即暗示董小宛被擄走?
?
帶著這個疑問,再來看接著的“神猶姽婳”?!?strong>姽婳”,形容女子體態(tài)嫻靜美好。關(guān)鍵是這個詞也帶有行走的含義:
?
姽,閑體行姽姽也;婳,好也,奔馳貌。所以“姽婳”,準(zhǔn)確來說指的是女子行走或奔走時的美好姿態(tài)。
?
《紅樓夢》中也提到了“姽婳將軍林四娘”。這個“林四娘”,是跟董小宛一樣的出身!都是明末崇禎時的秦淮歌妓。后來,衡王朱常庶到秦淮河畔游玩,看上了林四娘,于是把她帶走,成為了王爺?shù)膶欏?/p>
?
好了,上述的種種分析匯總起來,答案就越來越清晰了!秦可卿與董小宛在病情上的細(xì)節(jié)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那只能得出一個結(jié)論--秦可卿,就是在影射董小宛!并且,《紅樓夢》作者與冒辟疆,還不約而同地在影射和暗示李夫人與林四娘,就是在暗示董小宛被擄入宮,成為順治的寵妃董鄂妃!
?
據(jù)此,現(xiàn)在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張友士會說“要在初次行經(jīng)的日期就用藥治起來,不但斷無今日之患”?這個“初次行經(jīng)”,不太可能是指女子初潮。因為這是正常的人體生理現(xiàn)象,怎么會不用藥治就會導(dǎo)致發(fā)???這應(yīng)該是暗示秦可卿曾生育過孩子或者小產(chǎn)。
?
而在冒家時的董小宛,肯定沒生過小孩。冒辟疆的記述中也沒提到過小產(chǎn)之類的情況。反而董鄂妃是的的確確是產(chǎn)過孩子的。而且,董鄂妃生了孩子之后,還沒出月,就因孝莊皇太后生病,跑到南苑行宮去服侍孝莊了。是不是這就是她落下病根的原因?
?
我們再開一下腦洞,張友士的那個藥方,是否真的就是當(dāng)年董鄂妃生病后太醫(yī)給開的藥方呢?呵呵,如果真的有這些資料遺留下來,倒是可以驗證一下的。
?
接著下一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又能夠明白,為什么寶玉對秦可卿的病情這么上心?多次去探望,并且心痛落淚,最后聽到可卿死訊,還“只覺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
?
很簡單嘛,因為這時寶玉在影射順治皇帝,他對于董鄂妃的死,當(dāng)然會有書中描寫的這種反應(yīng)。所以現(xiàn)在再看評論寶玉急火攻心的那句脂批,我們就很明白了:
?
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家務(wù)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為玉一嘆!
?
這指的就是,當(dāng)時順治帝已經(jīng)準(zhǔn)備要廢了原來的皇后,改立董鄂妃當(dāng)皇后的這個事情。皇帝的家務(wù)事當(dāng)然是皇后來管理的了。
?
還有,為什么書中秦可卿的葬禮這么隆重盛大?這也是影射董鄂妃的葬禮嘛。
?
為什么可卿死時,書中說“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平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秦可卿看不出是這樣的人,但董小宛在冒家就絕對是這樣的人了。即使進(jìn)宮后的董鄂妃,根據(jù)順治對她的記述以及史書記載,也同樣是這樣的人。
?
那么接著,我們順便來解開馮紫英之謎。張友士給秦可卿看病,是馮紫英介紹來的。為什么是馮紫英?
?
在書中,馮紫英是神武將軍馮唐之子。而馮唐這個名字,竟然與成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中的漢朝著名將軍馮唐同名。作者沒事干嘛起這樣的名字呢?
?
我們來研究一下漢代的馮唐將軍。其它的事情不管,我們直接看他的兒子。
?
馮唐的兒子叫馮遂,字王孫。這個人本身毫無名氣。但是,他卻有一個很有名氣的朋友,這個朋友,就是《史記》中的“太史公”。
?
《史記》中幾乎每一章,都有一段“太史公曰”。這個太史公,大多是指司馬遷自己。但也有不少地方指的實際上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其實說起來,真正的《史記》之父,應(yīng)該算是司馬談才對。因為很多的史料,都是司馬談收集的。司馬遷是在他父親收集的史料的基礎(chǔ)上撰寫的《史記》。
?
那么在《史記·趙世家》中,最后有一段評述 :
?
太史公曰 :“吾聞馮王孫曰 :‘趙王遷 ,其母倡也 ,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廢適子嘉而立遷。遷素?zé)o行 ,信讒 ,故誅其良將李牧 ,用郭開?!M不繆哉 ! 秦既虜遷 ,趙之亡大夫共立嘉為王 ,王代六歲 ,秦進(jìn)兵破嘉 ,遂滅趙以為郡?!?/strong>
?
這段話中的“馮王孫”,就是馮唐的兒子馮遂。也即是說,《史記》中的《趙世家》這一篇,有很多內(nèi)容其實是“太史公”從馮遂那里收集回來的。因為馮唐的父親是趙國的遺民,趙國滅國后,許多趙國的史料也就只能從趙國的遺民中去了解了。
?
這段話中的“太史公”,可能是司馬遷,也可能是司馬談,這個問題我們不管。反正我們知道,是馮遂告訴了“太史公”關(guān)于趙國的一些史料。
?
這段史料,說的是趙國最后一位國君趙王遷的母親,也即趙悼襄王的王后,史稱趙悼倡后的事情。
?
大家留意到這個“倡”字沒有?沒錯,這個趙悼倡后,就是妓女出身。后嫁于趙王宗族,其夫死后寡居。趙悼襄王愛其貌美而娶之。她后來害死了趙國的名將李牧。趙悼倡后應(yīng)該算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一個妓女出身的后妃。
?
真是繞?。《刀缔D(zhuǎn)轉(zhuǎn),最后還是回到了妓女出身的后妃這個事情上來了。所以很顯然,《紅樓夢》中的馮紫英,是在暗示歷史上的那個馮唐的兒子馮遂。他也是參與影射董小宛即董鄂妃這件事的一份子。
?
所以后面寶玉、薛蟠跟妓女云兒喝酒行令的時候,為什么要安排馮紫英作為這次聚會的發(fā)起人呢?就是這個原因,也是跟妓女有關(guān)的事情。
?
為什么叫“馮紫英”呢?我想很可能是諧音“子嬰”,也即秦始皇的孫子秦三世。這個人算得上是最正兒八經(jīng)的王孫了。作者應(yīng)是以此來影射馮王孫。
?
現(xiàn)在,我們再回到董小宛的悼文。最后冒辟疆為什么要說“無可救藥,展轉(zhuǎn)尋生”?這不是矛盾嗎?都無可救藥了還怎么尋生?顯然這是暗示董小宛輾轉(zhuǎn)北上,尋覓新的人生。
?
也就是說,一個董小宛死了,另一個董鄂妃活了。那么在《紅樓夢》中,秦可卿死了之后,誰活了呢?
?
就是賈元春呀!
?
書中,秦可卿死后,緊接著發(fā)生的事情,就是賈元春晉封“賢德妃”和“鳳藻宮尚書”。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只能是因為作者欲以賈元春來影射進(jìn)宮后的董小宛,即董鄂妃。
?
歷史中的董鄂妃,一開始也是被封為“賢妃”。幾個月后,再晉封為皇貴妃。
?
而元春有沒有再接著晉封呢?當(dāng)然是有的!大家有沒有留意,其實一開始,賈元春只是“賢德妃”,可是后來到了大觀園建好,賈政寶玉眾人為大關(guān)園題額時,眾人就口口聲聲稱元春為“貴妃”了!
?
妃和貴妃,是兩個不同的品級呀。在品級尊卑森嚴(yán)的時代,怎么會隨意混稱呢?
?
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在那段時間內(nèi),元春又再次晉升了,由妃升到了貴妃。
?
另外,我們知道,元春的生日是大年初一。作者還特意加了一句“這就奇了”。這里面到底有何奇怪之處?
?
我們再回頭看冒辟疆的悼文,在寫到董小宛死的那段,是這樣寫的:
?
乃踰元旦,意寂聲吞。小有問答,不語銷魂。翌辰俛首,一線再訣。昨擬速去,愛根斬絕。履端獻(xiàn)吉,椒筵承歡。團(tuán)圓堂上,忍令撫棺。以此彌留,苦牽一宿。
?
意思就是說,在大年初一這天,本來董小宛是要死的了,但由于這天是元旦,大家歡樂喜慶團(tuán)圓,小宛不忍讓親人在這天“撫棺”,因此彌留不去,“苦牽一宿”。硬是拖到大年初二才走。
?
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董小宛的死意味著董鄂妃的生,所以《紅樓夢》中元春的生日就是董小宛的死日。而董小宛本來應(yīng)該是大年初一就死的,因此書中就把元春生日設(shè)計為大年初一。冒辟疆是為了把董小宛的死亡故事編得更合理,更符合人情世故,就讓她在大年初二再死。
?
無論如何,元春大年初一的這個生日,肯定就是由冒辟疆為董小宛設(shè)計的死日而來的。
?
再看元春最初進(jìn)宮,是擔(dān)任“女史”。女史并非什么高級職位,其實就是懂點文化的宮女,可以處理文書工作。本質(zhì)上依然是個以服侍主子為主的宮女奴婢。
?
清初時,宮女由內(nèi)務(wù)府包衣的女兒通過選秀產(chǎn)生。也就是上三旗滿清貴族的家奴的女兒。這些人要在宮中工作10年,到25歲才發(fā)配出宮婚配。
?
以賈家的地位,其嫡長女居然進(jìn)宮當(dāng)?shù)匚坏拖碌膶m女?這有點太不可思議了。萬一皇上沒看上,豈非耽誤到25歲才能出宮成婚?簡直就耽誤終身了。
?
那么對于這個奇怪的問題,我們只要回到影射董鄂妃這層意義上,就清楚了。董小宛進(jìn)宮伊始,就是個地位低下的宮女,是服侍孝莊皇太后的。后來被順治看中,才火速晉升。
?
最后我們再簡單來看看吳梅村寫的《清涼山贊佛詩》
?
……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漢王坐法宮,一見光徘徊。
結(jié)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釵。
?
這段就是寫董小宛最初是孝莊皇太后的侍女。“雙成”即董雙成,她是王母娘娘的侍女。在這里,王母娘娘影射孝莊。“漢王”指順治,“一見光徘徊”,董小宛光彩照人,被順治看上了?!?strong>結(jié)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釵”指孝莊允許順治納董小宛為妃。
?
……
嚴(yán)霜被瓊樹,芙蓉凋素質(zhì)。
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
?
“可憐千里草”這句是最廣為人知,被認(rèn)為是指“董”這個字。董小宛名字叫董白?!?strong>嚴(yán)霜被瓊樹,芙蓉凋素質(zhì)”、“萎落無顏色”這些都是暗示一個“白”字。
?
《紅樓夢》中,也有一句詩在暗指“董白”這個名字的。這就是海棠詩社中,第一首詩的第一句:斜陽寒草帶重門。
?
整個海棠詩社的所有詠海棠詩,其真實的主題,其實都是圍繞董小宛的事件而寫。第一首詩是探春寫的。探春這時的身份就是陳之遴。她在第一句就直接點明“董白”這個名字:
?
寒草帶重門,草字頭加個“重”字,就是“董”字。斜陽,就是一個“白”字。因為白字是上面斜斜的一撇,下面加個“日”字。
?
好了,本篇就分析到這里。原創(chuàng)不易,喜歡就打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