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_混合模式和RGB值計算(初版_待修正)


歡迎提出問題,我需要問題反饋以便修改描述.
文字如下:
混合模式:混合當前圖層和下方所有圖層合成預覽(以后簡稱下方圖層)獲得新的合成預覽
不透明度:允許下方圖層顏色通過比例
通道:RGB通道,記錄RBG值混合后合成預覽效果值.不能進行更改
? ? ? ? ?R,G,B通道,通過亮度信息分別記錄RGB值, 允許通過亮度信息編輯
? ? ? ? ?蒙版通道,記錄當前圖層合成效果不透明度.可靈活更改區(qū)域不透明度
? ? ? ? Alpha通道:僅記錄亮度信息,不改變合成預覽
RGB值:三原色,通過RGB值控制色相,明度,飽和度.
紅______黃_______綠_____青_______藍_____品_______紅
255,0,0 255,255,0 0,255,0 0,255,255 0,0,255 255,0,255 255,0,0
紅+青=白 紅+綠+藍=白 綠+藍=青
綠+品=白 綠+紅+藍=白 紅+藍=品
藍+黃=白 藍+紅+綠=白 紅+綠=黃
RGB值相同,決定像素亮度
任意兩個RBG值相同,最大值決定亮度.相同值決定最大飽和度,第三個值決定色相與飽和度和亮度,如20,20,100.藍,亮度100,飽和度? [最小值+(最大值-中間值)*((255-最小值-中間值)/(255-中間值))+(中間值-最小值)*255/中間值]? 20,20,255,藍,亮度255,飽和度20+(255-20)*((255-20-20)/(255-20)) =235? ?最小值+最大值所在區(qū)間值 *飽和度每亮度+最小值所在區(qū)間值*飽和度每亮度
三個值不同:最大值決定色相范圍,飽和度和亮度,值越大飽和度越大,亮度越高,色相越趨近本色
中間值與最小值的差值決定最小飽和度,按分別到最大值,最小值的差值比例改變色相趨向.
最小值決定色相范圍,最低亮度和最大飽和度.值越小,飽和度越大.最大飽和度越大.
最大值與中間值到最小值的比值越大,越趨近最大值的色相,反之趨近最小值反相
如圖:10,180,200青色 10,12,200藍色
120,35,79:最大值紅,最小值綠的反相品紅,1:1左右.紅到品紅一半距離的顏色,亮度120,飽和度
42,40,1:最大值紅,最小值藍的反相黃,比例超?。吔S,亮度42,飽和度1+(42-40)*((255-1-40)/(255-40))+(40-1)*255/40=252
正常:通過不透明度控制
溶解:通過不透明度控制下方圖層通過本圖層像素數(shù)量
變暗:高亮度區(qū)域亮度降低,容易損失細節(jié) 互相影響
正片疊底:將當前圖層色相相乘/255,全圖按比例降低色相,顏色趨近低亮度圖層區(qū)域的顏色 互
顏色加深:下方圖層低亮度色相飽和度增加,顏色趨近高飽和度顏色 上控制下
線性加深:下方圖層低亮度色相飽和度增加,高亮度區(qū)域亮度降低,顏色趨近于高飽和度顏色 上控制下
深色:保留當前圖層深色區(qū)域,淺色區(qū)域透明 互
變亮:亮度提升,色相改變,容易損失細節(jié)或飽和度飽和度或亮度 互相影響
濾色:亮度提升,全圖按比例提升亮度,顏色趨近于高亮度區(qū)域顏色 互
顏色減淡:高亮度色相飽和度降低,顏色趨近于低飽和度顏色 上控下
線性減淡:高亮度色相飽和度降低,低亮度區(qū)域亮度提升,顏色趨近于低飽和度顏色 上控下
淺色:保留當前圖層淺色區(qū)域,深色區(qū)域透明 互
疊加:將當前圖層亮度疊加給下方圖層 上控下
柔光:當前圖層亮度小于128下方圖層飽和度加深亮度降低,大于128下方圖層飽和度降低 亮度提高上控下
強光:下方圖層亮度小于128,當前圖層亮度降低;下方圖層亮度大于128,當前圖層亮度提升 下控上
亮光:下方圖層亮度小于128,當前圖層亮度強烈降低,反之強烈提升 下控上
線性光:當前圖層亮度略微提升,飽和度高強度度增加,顏色趨近于當前圖層 下控上
點光:當前圖層亮度大于128替換下方圖層亮度比他低的,反之...替換層度類似溶解,亮度越高/低,替換像素越多 上控下
實色混合:下方圖層獲得本圖層色相高飽和度 上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