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劉希夷
? 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導致英年早逝者,乃劉希夷之恨也。
????????時人謂劉希夷死于宋之問之手,此誠荒誕不經之論,從年齡上推算,劉希夷大宋之問五歲,從關系上說劉希夷是宋之問的外甥,小舅舅和大外甥常有的事,而且因年齡相差不大,故這種關系非常緊密,作為舅舅的宋之問,本身也具有非凡之才,且宋之問在年少時即以成名,其聲名遠在劉希夷之上,另外,劉希夷的詩比較沉郁悲涼,不受當時文風的待見,由此可知,宋之問完全沒有必要靠劉希夷的一句詩來給自己妝點門面,同時,處于親情之下,宋之問也不可能下得出手。
????? ?另外,劉希夷此首《代悲白頭吟》的風格比較悲涼,且藝術水準很高,在同時代,我讀到的另一首詩《春江花月夜》,卻有不少類似之筆法。后人將《春江花月夜》推到了一個至高無尚的位置,其實也不然,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論述過,此詩經過后人的不斷修改,當時的原始版本并沒有達到這一高度。之所以講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的作者叫張若虛,張若虛仰慕張易之,張宗昌兩兄弟的美貌,特別是其為武帝所寵,由此,想自己在詩才上引起武帝注意,于是開始寫作《春江花月夜》,由于才情不足,一直無法完成,直到看到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才受到啟發(fā),完成《春江花月夜》,同時害怕劉希夷的才華,害怕劉希夷受寵當了他當男寵的道路,這其實也是一種猜測。相對宋之問謀殺之說,這個似乎更在理一些。當然,武則天時代,男人成為娼妓不可避免。而從劉希夷所有的詩人推斷,其人不可能去做這種事,他的疏獷只會令他不受世人喜歡,絕無可能成為武照床上的一塊香肉。
????????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影響的可不止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而對于曹翁所寫《紅樓夢》中的《葬花吟》更是如出一則。?想必曹雪芹也應是極愛劉希夷的詩。
????????《唐才子傳》關于劉希夷的原文如下,有喜歡鉆研的讀者可以細讀之:
????????希夷,字廷芝,潁川人。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時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嗥仯厣崎|帷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為所重。
????????希夷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shù)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檢。嘗作《白頭吟》,一聯(lián)云:"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嘆曰:"此語讖也。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乃除之。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并存之。舅宋之問苦愛后一聯(lián),知其未傳于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于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
????????有集十卷及詩集四卷,今傳。希夷天賦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業(yè)勛名,何所不至,孰謂奇蹇之運,遭逢惡人,寸祿不沾,長懷頓挫,斯才高而見忌者也。賈生悼長沙之屈,禰衡痛江夏之來,倏焉折首,無何殞命。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較者輕,所失者重,玉迸松摧,良可惜也。況于骨肉相殘者乎!
?????????劉希夷的詩在歌行體上,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以至后世的白居易一直到明清朝的唐伯虎,曹雪芹,吳梅村等,都還是在拾人牙慧,毫無新意。在此,摘錄其《代悲白頭吟》以饗讀者: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