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宋之問
? ?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這首《渡江》,用短短十個字寫盡了游子歸鄉(xiāng)的情怯,遂成千古絕唱。雖然宋延清所說的情怯,與一般游子歸鄉(xiāng)的情怯并非一碼事。
?????????《唐才子傳》這樣描述宋之問:
????? ? ? 之問,字延清,汾州人。上元二年進士。偉貌辯給。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xí)藝館,累轉(zhuǎn)尚方監(jiān)丞。后游龍門,詔従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后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后求北門學(xué)士,以有齒疾不許,遂作《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親“之句,以見志。謅事張易之,坐貶瀧州。后逃歸,匿張仲之家。聞仲之謀殺武三思,乃告變,擢鴻臚簿,遷考功郎,復(fù)媚太平公主。以知舉賄賂狼藉,下遷越州長史。窮歷剡溪山水,置酒賦詩,日游宴,賓客雜遝。睿宗立,以無悛悟之心,流欽州,御史劾奏賜死。人言劉希夷之報也。徐堅嘗論其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有集行世。
????????這段話直白的說,宋之問其人才高于世,而人品卻極端惡劣。在此,也不妨講講他的幾樁“趣事”。
????????頭一樁便是他的夢想臥龍床之事,為了傍上武則天,成為象張易之一樣的男寵,宋之問可謂是煞費苦心,為武則天寫了很多肉麻的詩賦。武則天也公開承認宋之問有不羈之才,然則,武討厭宋之問的口臭,估計咱們的宋相公牙齒生病了,可惜可惜,不過如果細細考究,武則天應(yīng)該是同宋相公有過肌膚之親的,只是由于相公的口臭而終不能天長地久罷了。在宋看來,即使不能和武后比翼連理,那至少也要做到愛屋極烏吧,故就有了后面的為張易之,張宗昌兄弟倒夜壺的趣話。
????????史書里載他的另一樁“趣事”,就是此人善于見風(fēng)使舵,盤點宋之問諂媚過的主,前后有武后,張氏二兄弟,太平公主,安樂公主。而且宋之問還有一項技能,那就是翻書比翻臉還快。后人把宋之問這種變臉的原因分析為因其家貧,導(dǎo)致他從小便學(xué)會了觀言察色,見風(fēng)使舵的技能。這是后人瞎扯,查歷史資料,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在唐高宗時為驍衛(wèi)郎將,東臺詳正學(xué)士??梢娝沃畣柛静皇清X鬧的。是這小子跟的這一班人都如此,如他的好友杜審言和沈佺期都是如此,只是宋之問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或者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宋之問一生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在于想爬得高,結(jié)果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在他成為武則天的累轉(zhuǎn)尚方監(jiān)丞、左奉宸內(nèi)供奉。趨附張易之兄弟時,他應(yīng)該想到武則天遲早有一天要見閻王,武則天一死,他的命運肯定要發(fā)生改變,其結(jié)果是坐貶瀧州參軍。在中宗時,逃歸洛陽,投靠救他的恩人,又以告密到時武三思,害得恩人一家遭罪,用恩人全家的血染紅自己的紅頂子(當然,那時候沒有紅頂子);武三思被殺以后,又立即投靠太平公主,復(fù)附安樂公主,后李隆基上臺,于流放途中賜死。從宋之問一生的遭遇看來,其人有才無德,不但奴性十足,而且心思歹毒。《新唐書》中說他因外甥劉希夷不肯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讓給他,而指使家人用土堆將其壓死。這個尚無實據(jù)可考,年份也對不上。故此點不做為宋之問人品惡劣的依據(jù)何況宋之問的才是有目共睹的。
????????我讀過不少唐人的詩歌,能讓我為之心動的詩真不多,但宋之問是個例外,雖然,宋之問的詩中,絕大部分是應(yīng)制詩,但絲毫不能掩蓋其詩的光芒。宋之問的五言排律及七言歌行體已是爐火純青,如果硬要找出別人來和他相比,老夫以為五言方面唯王勃或可比肩,而七言歌行體,則應(yīng)只有白居易堪與承繼。
????????以下茲摘錄幾首供大家品評:
? ?????
《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這首詩是宋之問被貶廣東羅定經(jīng)過大庚嶺時所作,真實生動地敘述了過嶺的情景,凄楚悲涼,真摯感人。如果把這首詩的作者換成杜甫或蘇軾,估計根本不會有人產(chǎn)生懷疑。好的作品其實是相通的,就象千年之后我們在寂寞的夜里,讀蘇軾,讀李白一樣。
??????宋之問現(xiàn)存詩有一百多首,老夫每首皆細細品讀,讀后不禁感嘆,一個分明可以靠才華吃飯的人,偏偏要靠顏值搏取寵幸,惜乎,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