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芬底特星生態(tài)系統(tǒng)系列]奇特漁夫——恩斯特冠龍

參考原型:單冠龍,棘龍
恩斯特冠龍
平均成體全長6.5米,極限全長9米
平均成體體重540公斤
平均臀高1.6米
分類:泛動物界,異脊索動物超門,曲脊索門,泛脊椎動物類,鰭肢高綱,四足形類,管肺超綱,奔蜥型綱,嚼齒形態(tài)類,雙足形態(tài)類,虛骨龍小綱,擬神龍超目,裸羽形態(tài)類,棱骨龍目,錐齒龍超科,冠龍科,冠龍屬,恩斯特冠龍
同屬近親:13種

恩斯特冠龍的主要食物是魚,眼睛長在非??壳暗奈恢茫斜Wo膜可以防水,鼻孔為了朝捕魚方向特化而長在頭冠上方,方便呼吸。這讓它們站穩(wěn)了在灘涂站立捕魚的生態(tài)位,是一類非常成功的巨型涉禽。

同時,恩斯特冠龍也是個擅長伏擊的掠食者,在黑暗森林密集的大雨中它的行動聲音會被雨點擊打的聲音掩飾,同時大角度雙目視覺讓它們較為輕易地判斷和獵物的距離。這樣它們就能較為輕易地靠近到距離獵物較短距離。在沖刺加速范圍內(nèi)它就會用極高的速度沖上前,很少有被盯上的獵物可以逃脫它的魔爪。不過恩斯特冠龍也有食腐的行為,長在頭冠上的鼻孔和眼睛的保護膜可以讓它們更方便的讓頭部伸入死亡生物的身體內(nèi)吃肉。不過,錐形的牙齒和有長管的頭冠都并不具備特別夸張的強度,它們雖然有很大的顳孔,咬合力卻并不出眾,只是提高了閉合速度來方便捕魚,它們的獵物一般也比它們的體型小不少。

恩斯特冠龍的壽命一般在40~60歲左右,6~10歲性成熟,在此之后它們一般隔年一次進入繁育期。頭冠在繁殖期的時候可以利用頭上的花紋來吸引異性,與同類競爭配偶時,眼睛周圍的角質(zhì)可以保護眼睛不容易被傷害,主要都是用嘴部和前肢攻擊,由于鼻孔是長在頭冠上,有時候敗方可能會因為頭冠斷裂導(dǎo)致斷氣身亡,所以它們在打斗時會避免頭冠受到傷害。這種模式也讓它們相對不那么傾向于和其它捕食者發(fā)生沖突。大多數(shù)時候獨居的它們面對各類體型更大或者群居的獵手對抗,一般游離在更大獵手不想去的沼澤或槌木林深處,也缺乏明顯的護食行為,在幾乎不挑食地依賴特殊的結(jié)構(gòu)和較強的奔跑速度獲取多樣食物的同時很少因為沖突被其它捕食者攻擊而導(dǎo)致不可逆?zhèn)?。這種獨特的策略其實較為聰明,這也是它們龐大顱腔帶來的智力加持。不過,較高的智力水平自然對食物的量有較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決定它們選擇獨居的原因。

它們在黑暗森林沃魯目中的分布較為零散和碎片化,但是種群規(guī)模卻并不小,雖然較為邊緣但是數(shù)量卻在上升,整體欣欣向榮。從陸地戰(zhàn)斗力來說,它們比細腔巨斑龍和異齒壯紋掌蜥弱了一個檔次,但是生存不是打擂臺,抱穩(wěn)了這么幾個穩(wěn)定的生態(tài)位,它們完全可以確保自己的種群數(shù)量,隨時逃跑的策略不是單純的膽小而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