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考研擇校,我們應該怎樣選擇?

可能有很多想考漢碩或者正在準備考漢碩的小伙伴都有一段或正在經歷著選擇的迷茫期。為了目標而堅持的努力給我們帶來的是辛苦,找不到目標付出莫大精力只能帶來痛苦。在我們確定想要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時候,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擇校。
1.?為什么重視擇校問題?
可能有同學看到這個問題都覺得浪費時間,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不重視擇校我靠什么呢?這也是當年勤小思查學校信息的心聲啊。但是接觸過無數對擇校一臉迷茫的同學們之后,發(fā)現在同學們的選擇中個人喜好、自己聽說的學校信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家的決定。舉個例子,有同學說這個學校我idol,我女神/男神上過,我聽說這個學校比較好考,所以就選了。當然個人因素是我們擇校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但做出最后選擇還是需要多方面考察,下面我們細說說擇校時要考慮的因素。
2.?擇校要考慮什么因素?
相信同學們看過不少二本三本、二跨三跨逆襲考上985211top5的經驗貼。很多同學也和勤小思說,我希望能通過考研翻身,一定要上985。有理想有目標肯定是好的,為了自己堅定的目標努力勤小思也是一百萬個支持。但是對于想考漢漢碩的小伙伴們,勤小思建議大家擇校時堅持一個原則:踮起腳跳起來能夠到的蘋果,準確評估自己,不要被幸存者偏差迷惑。
的確有很多成功經驗分享考研逆襲,但是每年考研的人那么多,這些成功的經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幸存者偏差是指少數幸運的人被大家看到,讓我們有種錯覺大環(huán)境就是這樣,就拿我們現在的某乎舉例,某乎里人均月收入過萬,熱門回答下不少年薪百萬事業(yè)有成的“成功人士”,但是全中國14億人口中,這些人能代表多少真實情況??赡芎芏嗤瑢W也和勤小思一樣在發(fā)財致富的道路上拼命努力著。成功逆襲上岸名校的畢竟是少數,勤小思建議大家在選擇院校時根據自己的實力,目標院校是自己加以努力就能實現的,評估自己的實力選擇能踮起腳或者跳起來就能摘到的蘋果。
再來說說我們擇校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吧。
地區(qū)
地區(qū)的選擇可能直接決定到我們考研的難度。先從國家線來看,按地區(qū)A類和B類地區(qū)的分數線就會相差2-10分,與高考不同,地區(qū)的劃分不是看生源地是看報考院校。報考A類地區(qū)(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陜西)的同學們分數要求更高。除此之外國內京津冀、北上廣和珠三角地區(qū)都是考研的熱門地區(qū),這些地區(qū)高校的錄取線均比國家線要高幾分到幾十分。
擇校地區(qū)和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相匹配。很多同學畢業(yè)后會選擇學校所在的城市或是會帶家鄉(xiāng)發(fā)展,學歷的確在很多工作崗位中都是一塊敲門磚,特別是對于考公考編的同學想利用應屆生身份就要提前考慮清楚未來發(fā)展的地區(qū)。想在大城市發(fā)展趁年輕再拼一把,還是選擇小城市爭取更加穩(wěn)定的生活或是希望離家近能多顧及家人,在擇校選擇地區(qū)是都需要我們仔細斟酌。
學校排名,985211雙一流還是雙非院校
除了地區(qū)發(fā)展上的有事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院校多、名校更多,根據2019年公布的雙一流大學名單,全國137所雙一流中,學校數量排名前三的北京(34所)江蘇(15所)上海(14所)僅這三個省市占據了約46%。據統計每年考研人數中有將近80%報考或第一順位報考的院校都是雙一流大學??上攵?,想要報考這些院校的競爭壓力有多大。
名校光環(huán)固然閃耀,我們考研就像是追逐著太陽的人,只有少部分人能靠近太陽,但大部分人可能會被烈日灼傷雙眼。想挑戰(zhàn)名校的同學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要背負更多的壓力,如果想要求穩(wěn)不妨適當降低標準,找好自己能夠到的蘋果。
專業(yè)實力
專業(yè)實力使是我們擇校時需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很多高??赡芫C合排名并不在前列,但是專業(yè)排名穩(wěn)居高位。像是漢碩考研熱門的中央民族大學,身為985但在各類大學排行榜單中一直排名不高,但是那漢碩專業(yè)來說,在國內院校中排名較高。也有名氣很大的高校,專業(yè)發(fā)展稍遜色,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并不高。
院校培養(yǎng)方案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屬于專業(yè)碩士,在國內高校的學制在2年-3年不等,有的院校也有2.5年的學制。像天津大學的漢碩專業(yè)是兩年制;北師大的是三年制,兩年國內學習一年海外實習;還有像中央民族大學是三年學制但是采取2+X模式,可以到國外合作院校讀雙學位國內認可學分。提前查好個學校的培養(yǎng)方案和合作院校以及海外孔院情況,選擇自己喜歡適合的院校。
學費
既然是考學,學費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漢碩作為專碩比學說的學費更多,在專碩的學科中漢碩的學費沒有金融類那么高昂,一般在1萬-3萬/年之間,大部分學校在1.5萬/年以內,當然這是在國內學習的價格,如果有國外交換、交流或學習的價格就差異比較大了。除了基礎學費意外,同學們還要考察生活上的支出,特別是住宿費用,一些高校像是北師大的考研專碩是不提供住宿的,還有絕大部分的非全碩士也是不提供住宿的,所以同學們要考慮院校當地的物價水平評估自己經濟承擔能力。
?
考試情況
說到考試情況,我們更關心的是好不好考,誰都喜歡難度低不要分好考容易上岸的學校嗎,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我們要提前了解學校的考試難度、歷年報錄比還有一些關于學校的風評。特別是最后一點,有些學校會有初試壓分,或是為了優(yōu)質調劑生故意減少過線人說或是有本科歧視傾向的院校。這些黑名單的院校同學們在選擇時要慎之又慎。
?
個人喜好
把個人喜好放在最后,因為這是最主觀不穩(wěn)定性最強的一個因素。有同學能為了夢想、為了心儀的院校付出莫大努力最終上岸。也有同學粉絲濾鏡過重,考研之后才發(fā)現處處都是雷坑。總而言之一句話,希望大家能夠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校。
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到微博@勤思漢碩考研輔導 評論@ 我提問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