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言會不會速糊?
休息了幾天,隨便寫點什么找找狀態(tài)。
首先不給結(jié)論,因為我也不知道。
藝人會不會迅速糊掉,往往取決于兩個因素。
一:他(她)的事情是不是突破了主流社會的容忍底線。
二:對于不那么底線的情況,就要他(她)是不是受到了足夠多的關(guān)照或者“關(guān)照”。
第一點是沒有懸念的,比如吸毒嫖娼了,那就是沒的洗,也沒有什么別的什么意味了。
第二點,其實就是看勢力的選擇。所謂人嘴兩張皮,反正都是理。具有強烈道德感的群眾的趨向往往是跟著主流的態(tài)度在運行的。別不愛聽,這是實話。
當然可以正氣凜然的說:失格偶像必須糊,從小就不學好,這種偶像會帶壞小孩,強烈支持封殺之大快人心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
當然,也可以這么說:小屁孩懂個啥?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有啥可炒作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人家現(xiàn)在不是好好的么?為什么不能讓人變好呢?
明白嗎,各位?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占據(jù)輿論,到頭來都會贏得一片喝彩。
道德感強烈的人們其實是沒有固定的是非觀的。
假如,喻言是一個女流氓。
(我可沒說她就是哦。)
那么,如果這個所謂的女流氓糊了,是不是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也許會,也許不會。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那就是,那些沒有被揭露偽裝的男女流氓們還是會繼續(xù)鬼混。只要他們還沒有失去偽裝的庇護,就仍然還可以道貌岸然著。
人們是絕對勢力的。對于失勢者當然要痛打落水狗,而且是絕對正義的樣子。正所謂破鼓萬人錘。
那么,我是不是這樣的人們中的一員?
是。當然是!
如果喻言被當做是一個女流氓而且迅速糊掉了,那么,會給人們一個什么樣的啟示?
那當然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真相隱藏住,一定要更虛偽一些。
然后,流氓們就變得更加虛偽。
我們已經(jīng)看到。道德說教幾千年,卻并沒有讓人性有什么改善。除了讓流氓們越來越擅長于隱藏和欺騙。
人們對于弱者的鄙視從來未曾改變,卻總是需要一個至少在表面上正確的理由。
其實,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真的在乎道德。卻沒有多少人會承認。道德在道德氛圍中持續(xù)的崩壞。這已經(jīng)是一個死循環(huán)。
暴露的流氓被打掉。這就促成了流氓群落的優(yōu)勝劣汰。進化的流氓越來難以被發(fā)現(xiàn),甚至已經(jīng)學會了正氣凜然。甚至,流氓們會正氣凜然的用道德來教訓人們。然后,人們就分不清什么才是道德,然后,就不認為還存在著道德。
我們強調(diào)著道德,卻陷于這“道德”的困境很久了。
所以,我并不認為喻言被當做女流氓被糊掉,一定是好事情。
那么,喻言會不會糊掉呢?
這僅僅是關(guān)乎于利益的加減法,與道德毫無關(guān)系。
假如,這道德感并沒有上升到利益層面的話。
玩明白的聰明人們高喊著道德,卻在心里嘲笑著彼此的幼稚。這奇妙的情境難道不是真正的高手過招?我想,越是這樣的人,就越是能立于不敗之地。
聰明人不會犯錯。這樣,在一個聰明人遍地的世界,除了復制正確,誰都會動彈不得。
不善良的人也可以混得很好,只要他(她)懂事。
我想,要求善良也許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默認別人是好人,那么,發(fā)現(xiàn)他(她)沒那么好就會不高興。
如果默認別人是壞人,那么,發(fā)現(xiàn)他(她)沒那么壞就會愉悅。
那么,防止別人變得更壞的正路子,也許只是別讓他(她)壞的那么過分,而不是對于一切壞的暴露都給予激烈的反應。
畢竟,面對真正更壞也更狠的角色,道德敏感的你也許會啞口無言。
或者,你會歌頌其道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