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練字2小時收獲只有10%呢?請注意這3個細節(jié)

寧波范師傅因在墻上寫字而走紅
不用打草稿直接拿起刷子創(chuàng)作
運筆動作行云流水
每一字都胸有成竹
結(jié)構(gòu)也是一步到位
果然高手都藏在民間啊
以前沒有專門的字帖書,范師傅為了掌握字的筆畫和結(jié)構(gòu),就拿出報紙琢磨上面的大字,筆畫不到位就不斷地模仿練習。
現(xiàn)在字帖的種類非常多,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字帖也很方便,可是很多人一談到練習效果就會唉聲嘆氣,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在于你忽略了練字過程中的一(億)些細節(jié)。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嗎?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嗎?
你真的有好好看字嗎?
01
“平正字”
不是真的又平又正






“平正”是點畫結(jié)構(gòu)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大家常說的橫平豎直,但這里的“平”不是指一條筆直的線。
由于眼睛的錯覺,如果寫得筆直看上去會有點右傾,所以橫畫必須捎帶斜勢,但又不可斜得過分。
不同的書法家在起筆、行筆、落筆都有自己的風格,所以在臨摹的時候一定要觀察這些小細節(jié),練成“心到眼到手到”的習慣。

大家仔細看示范中的“正”字,寫最后一筆橫時,起筆與落筆的高度是不一樣,像起伏不大的“~”。
02
“斜正字”
傻傻分不清


《十三經(jīng)集摹本》
“斜正”是指根據(jù)字形的斜正做不同安排,如“朋”字字形斜,“熏”字字形正,萬萬不可把斜正顛倒過來。
還需要注意的是“正”不代表筆畫直,看“熏”字的橫筆畫雖是斜的,整體看上去卻很端正。
這是因為字的重心是正的,我們不能光看單一筆畫,結(jié)構(gòu)才是撐起字體的核心力量。

蘇軾《邂逅帖》
仔細觀察“厚”和“勝”,同樣都是句子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的方式一個偏斜一個偏正。
03
“寬窄字”
根據(jù)筆畫決定大小

蘇軾《寒食帖》
有些同學寫單個字很好看,可寫一段話卻總差點意思。缺在哪里?缺在字體之間沒有變化。
觀察上面這張圖,你會發(fā)現(xiàn)筆畫少的字,刻意安排的窄小,以便給筆畫多的字騰出更多的空間,寬窄變化讓作品有疏有密具有動態(tài)感。

上面的動圖是荊霄鵬老師示范,作品里“古”、“西”與“道”、“風”大小比例有明顯的變化。
為什么有的人練字3個月,比你練字1年的效果還要好?
差距在于你有沒有認真觀察細節(jié),有沒有把這些規(guī)律進行總結(jié)。別人每天只練一個字但能夠吃透90%,而你練習2小時收獲只有10%的東西。
文中提到的這3個小細節(jié),練字的時候一定要反復提醒自己,有意識的去練字,進步的速度才能更快!

為什么練字2小時收獲只有10%呢?請注意這3個細節(jié)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