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相思引(六)
ooc預(yù)警私設(shè)預(yù)警圈地自萌請勿上升蒸煮本文未授權(quán)轉(zhuǎn)載
——————————
(六)一戰(zhàn)功成萬骨枯
“三爺不愛打仗了嗎?”
從英國公府回去,三皇子站在自己王府的門口頓了頓,策馬去了西邊的別院。對于三爺來講,別院里藏著的人既能說,又不能說。那是醉仙樓之前的清倌,模樣算不上出挑,但通詩書、曉禮樂,弱柳扶風一般的女子心志倒是極堅,三爺看重的也不是她的美貌,只為了自己說一句話,她能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接上,無論是詩詞書畫,還是朝廷政事,都敢和他論一論。
瞧見三爺來,女子站在院子門口朝他福了福身。從贖身到院子都是三爺幫忙給置辦的,但她卻不收三爺?shù)亩骰?,自己做些繡品拿出去賣,兩三年間,倒是將贖身和房契的錢都還清了。
女子沒去特意迎他,轉(zhuǎn)身從屋里拎出來一個小茶壺,和兩個茶盞子,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邊沏茶,邊聽三爺講最近的朝堂事。聽見說馬上就要打仗了,女子手一抖,灑了些茶水在桌子上,以為三爺也要領(lǐng)軍出征,結(jié)果聽到他說“只想當個閑散王爺”的話,女子拿手絹掩著嘴笑了笑,遞過去一盞子。
“奴家略早生了幾年,當初可聽聞三爺是沙場上的閻王,敵軍但凡聽見是您領(lǐng)的兵,退后十里不敢言??僧斦嫠愕蒙鲜恰綒⒁蝗?,千里不留行’的??!”
似乎女子和三爺?shù)年P(guān)系極親近,如此取笑嬉鬧的話,三爺半點未惱,只是跟著她一起笑。不過她說的倒是實話,三爺雖然年歲上比張云雷小,但上戰(zhàn)場卻比張云雷和楊九郎都早,在張云雷還浸在御書房念書的時候,三爺小小的年紀已經(jīng)能率領(lǐng)一隊人馬千里奔襲,夜襲敵人營帳了,再過兩三年,等張云雷穿上甲胄,三爺?shù)牡秳ο乱呀?jīng)不知道有了多少戰(zhàn)功,而當楊九郎跟著英國公從軍的時候,三爺已經(jīng)成了如今的閑散王爺,除了當初跟在他麾下的親兵外,幾乎沒人還記得那個“黃甲活閻王”。
“如今王爺不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嗎?”
女子將茶如同酒一般遞過去,輕輕碰了三爺?shù)牟璞K子一下,三爺恍惚間似乎看見了當初自己在戰(zhàn)場上面,與自己的麾下們大碗喝酒的場景,如今也只能在她這個小小的院子里,喝著雨后荷露烹出來的茶了。
“你見過打仗嗎?”三爺突然問道。他不知道她的年歲,不過能知道自己“活閻王”的名號,想來是知道當初與西域的戰(zhàn)事的。
“怎么沒見過,”女子像是被戳中了心中不愿觸及的往事,眼中的嬉笑頓時沒了,低著頭回憶起很多年前,早到自己還沒進醉仙樓,“三爺忘了,奴家就是那個時候進的醉仙樓啊!”
她抬起頭,直視著三爺,后者臉上帶著歉意,自己不該在她面前提及這件事情的。
“沒什么不能提的。”她說道。
“奴家記得當年是因為西域邊境不穩(wěn)才起的戰(zhàn)事吧?那時候奴家才十一歲?還是十二歲?被親生父母用一袋米就買進了醉仙樓,原先我也怨過,可那個時候,除了黃金就是女孩兒還值些銀子,只有將我賣了,父母兄弟才能活下去。進了醉仙樓才發(fā)現(xiàn),原來京城也快吃不飽飯了,那些富貴人家沒有什么人還有閑錢來青樓,這才讓我做了清倌,不用接客,彈琴唱曲倒也清閑?!?/p>
女子說的毫不在意,可三爺坐在旁邊聽,卻知道當初遠不如她口中所說的一般。
那是朝廷最慘烈的一場戰(zhàn)爭,大戰(zhàn)斷斷續(xù)續(xù)打了三年,起初只是因為有西域人從邊境偷渡,之后漸漸演變成了交易,京中出現(xiàn)不少因為西域奇毒而亡的世家子,朝廷喧沸,就此起戰(zhàn)。剛開始的時候,中原人不熟悉西域的地勢地形、氣候蚊蟲,西域借此勝了不少次,一度將王師趕出西域,但西域人終究比中原人少,連著兩三年的戰(zhàn)爭,最先耗不起的便是一開始有優(yōu)勢的西域,加之三爺?shù)搅诉吘?,利用霹靂手段和人數(shù)優(yōu)勢,一舉壓了過去,幾乎快要將西域滅族。
西域用了將近五年的時候才漸漸緩上來,其實力卻遠不如當初。難道中原、京城、朝廷就好了嗎?三年的征戰(zhàn),將士死傷慘重,戰(zhàn)死的人以萬字計算,多少人埋骨他鄉(xiāng),京城只是鬧了些日子的流民,算不上嚴重,到底是皇城所在??善h些的地方,戰(zhàn)爭三年,饑荒三年,賦稅三年,家中的男丁已經(jīng)全都戰(zhàn)死沙場,家中只剩下老弱幼子婦女,若只是這樣也能勉強過活,可戰(zhàn)爭后朝廷并未削減賦稅,田地里的莊稼三年未種,如何能負擔的起那么重的賦稅呢?
“易子而食?!倍潭痰乃膫€字,說出了那些偏遠村落如何渡過饑荒。
“不止,”三爺搖著扇子,將盞子中的茶倒在地上,像是在祭當初由于戰(zhàn)爭而死的百姓、兵卒,“存者無食,亡者無棺殯悲哀之送。大抵雖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棄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積骨相支撐枕籍者彌二千里?!?/p>
這樣的話,醉仙樓從不教她們,但她卻多少看過些。多少城池因為一場戰(zhàn)爭而死者十有七八,又有多少城池如同一座鬼城。戰(zhàn)死十萬,而因為戰(zhàn)事牽連的老弱婦孺、平民百姓卻是戰(zhàn)死的幾倍。
“史書上只會記著朝廷大勝,多少人得了軍功,卻從來不會記那些百姓為了這場戰(zhàn)爭付出什么,天下又因為戰(zhàn)爭變成了什么樣子。一將功成,又何止萬骨枯!”看多了浴血閻羅殿,如今這閑散的日子或許是三爺自己更向往和喜歡的。
“可是快打仗了,又要變成你不喜歡的樣子了。”三爺并沒有在意女子換了稱呼,只是低頭喝著茶,想逃避,心里卻清楚自己身為皇子,逃不過去。
有時候他很是羨慕楊九郎,楊九郎的心里好像除了他的“云雷哥哥”以外,不會裝著什么事情,私下里歡脫,說要上戰(zhàn)場了,像是要出游一般高興,戰(zhàn)場上也不會考慮什么生死,唯軍令是從,拿到軍功就去找英國公要些好玩的東西,或是找英國公夫人要些好吃的零嘴,絲毫不考慮其他。
“如今外面快要起戰(zhàn)事,皇城里還在奪嫡,哪里都紛亂不堪,也只有在你這里,才能有片刻的安寧?!?/p>
三爺靠著窗臺,閉上眼睛,陽光照在眼睛上,仍然能看見些光亮,熱乎乎的,似乎還有些香味兒……
“三爺!吃不吃烤地瓜?”
三爺睜開眼睛,就瞧見楊九郎舉著兩個烤地瓜站在自己面前,笑嘻嘻的,女子站起身朝著楊九郎福了福,道了一句“公子好”,楊九郎雖然歡脫,可見到有人規(guī)規(guī)矩矩的朝自己行禮,他也是會正正經(jīng)經(jīng)還回去的,于是將烤地瓜扔進三爺?shù)膽牙铮约撼庸笆?,還不忘揶揄三爺一句“紅顏知己”。
“這是納蘭。是我的……知己,不是你說的什么紅顏知己,二哥都把你教壞了!”
女子又朝楊九郎點點頭,后者聽見她復(fù)姓納蘭,覺得在那里聽說過,一時卻想不起來,而納蘭見楊九郎不說話,還以為楊九郎不高興了,于是拿自己做筏子想解一解窘迫。
“三爺如此說,是怪奴家貌若無鹽了?”
“瞧瞧,美人兒生氣了!三爺,快給美人兒剝個烤地瓜吃賠罪?!?/p>
“美人兒誰吃烤地瓜?。∧阕詡€兒吃去吧!”
雖是這么說,可楊九郎烤出來的地瓜,就如同他們英國公府上的花樹一般,又香又甜,三爺一邊說不吃,一邊卻上手剝了一個,遞給納蘭,納蘭也不是矯情做作的女子,大大方方的接過來嘗了一口,果然是比街邊賣的烤地瓜好吃多了。
“二哥呢?怎么就你自己尋過來了?”
這別院三爺沒帶楊九郎來過,自己能尋摸過來,一定是張云雷告訴了他地址。納蘭坐在石凳上,楊九郎和三爺不拘,往門口的臺階上一坐,抱著烤地瓜。
“云雷哥哥去城南了,說是去找怡親王。他說你來會佳人,我這才帶著烤地瓜過來,也給佳人嘗嘗咱的手藝?!?/p>
楊九郎吃的歡快,將三爺吃不下的一半也吃掉了,撐個肚圓仰在那里,和三爺閑聊天。雖然三爺沒說,但是楊九郎自己也想起來“納蘭”這個姓之前在京城是何等的威風,如今竟淪落到醉仙樓了。不過楊九郎也看得出,這位納蘭不是當初納蘭家的嫡出小姐,若是納蘭家的嫡出小姐,怕是三爺也不敢如此悠閑的坐在這里,更不會與之交心。
“你們家小姐如今還在京城嗎?”
驀的,楊九郎突然開口問了一句,自然不會是問三爺,納蘭一怔,有些詫異的看向這位英國公小公子,而楊九郎也正看著她,眼神不似剛剛那邊頑皮,而是略帶凌厲,只不過他一向玩鬧慣了,這樣凌厲的眼神,甚少能見到。
“九郎。”
三爺似乎知道納蘭的底細,只是不愿意告訴楊九郎,于是低聲開口想要阻止他。楊九郎倒也不是刨根究底的人,隨便又說了些什么無關(guān)緊要的話岔了過去。不過話已出口,納蘭心中對楊九郎有了些忌憚,不似剛剛一般放松,一字一句都斟酌著。
“你莫怪他,他從小是眾人寵起來的,尤其是他那個云雷哥哥,說話不防頭,要是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我替他受過,如何?”待楊九郎先一步回府,三爺替他圓著剛剛說的話。
三爺視納蘭為知己,自然不想讓楊九郎和她的關(guān)系鬧僵,不過好在納蘭沒放在心上。她本就是納蘭家的旁支,嫡出的小姐如何,如今又在哪里,她并不知曉,所以就算是楊九郎猜到了她的出身,也不妨事,如今的她,和納蘭家沒什么牽連了。
納蘭笑了笑,當真沒將此事放在心上,“那可要讓奴家好好想想,如何才能罰到三爺!”
“一個烤地瓜,他將你也帶壞了!行了,我去瞧瞧二哥,改日過來給你帶胭脂水粉?!?/p>
“三爺不如給奴家再帶兩個烤地瓜,不過三爺可要留神那門檻兒,不然就要摔個狗啃泥了!”納蘭嬉笑著,看著三爺?shù)皆呵盃狂R,她站在門口遠遠望著,揮了揮手,旁人看在眼里,倒真有幾分新婦待夫君的模樣。
三爺笑罵了兩句,騎著馬回了??粗隣斪哌h,納蘭才收了笑容,慢吞吞的走到后院,將后院里養(yǎng)著的信鴿放了兩只出去。
專欄頭圖來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