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盡是渣滓(所謂狹隘)
當環(huán)境滿足安于現(xiàn)狀的條件時,人就不會前行嗎?
提出這個問題的我,顯然是被低級的思想收割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曾經(jīng)充滿感性的我,變得越發(fā)理性。
有的人認為這是好事,但作為長期受二元論荼毒的一份子,我過去也一度認為一件事物可以分兩面,然后從兩面中選擇最好的一面,直到我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虛假的。
所謂的“對與錯”,只是服務了既得利益者,活在這樣現(xiàn)實中的人們,根本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正確,自然,也不能掌握自己真正的人生。
成功者成功,失敗者失敗。雖然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何為成功何為失敗,但這種對立的關(guān)系,最終也使得很多人收獲了自己的價值標準,也成就了現(xiàn)如今的社會。
這種芥蒂,讓我心生厭惡,這大概就是我從小養(yǎng)成的性格——對“狹隘”一事,深惡痛絕。
既然不想成為井底之蛙,就需要翻躍這座深井。
人們常以為,遍歷人世,途經(jīng)四方,博聞強識,即是跨越井底的標準。
人的確需要增長見聞,學習知識,但這從不是狹隘與否的標準。狹隘者從不分學識高低,關(guān)鍵只在于是否有一顆狹隘的心。而所謂“狹隘”,其判斷的依據(jù)也無非只有一種表現(xiàn)——“不善理解,不愿理解”。
理解是學習的前提,心胸寬闊者對任何事物都永遠走在學習的道路上,視野開闊,勤于自省,虛心求學;而狹隘之人,其學識更多的是與眼前利益看齊,狹隘的程度取決于對方有多少愿意理解的事物和多少不愿意理解的事物,其中,對于自己不愿理解的事物,往往會表現(xiàn)得極為狂妄。
世界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類人呢?只因標準過多。
但如果要用二元論下的產(chǎn)物來進行分類,在我眼中也不過就是這兩類人——狹隘者,心胸開闊者。
只不過這樣的分類也是狹隘的,如同中了奸計一般,讓人誤以為自己狂妄的判斷是正確的。我也只不過是一名狹隘之人,在抵達開闊的終點前,永遠狹隘。
不過,我的狂妄在于,我狹隘的地方,對于你們而言,近乎沒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