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詩《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贊美秋日景色而 感嘆時光飛逝
元稹(779 -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居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少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jīng)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經(jīng)=任監(jiān)察御史。因為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后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暴疾卒于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稱“元白”。有《元氏長慶集》。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宮調(diào),風色已高清。
云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這首詩描寫了一片祥和寧靜的秋日景色,表達了對時光飛逝,年華又老的感嘆!
首聯(lián)“琴彈南宮調(diào),風色已高清。” 是琴聲響起,彈奏的曲子正是南宮調(diào),那悠遠的聲音,伴隨風色隱隱,隨著秋意漸濃,已經(jīng)飛上高闊的天空。詩人心中的秋風與眼前的秋風相映成趣,平靜而清純。在這樣秋高氣爽的日子,看看天,面前有金風送爽,彈彈琴,耳邊有金曲動聽,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頷聯(lián)“云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云朵散開,那朵朵白云,徑自飄搖而去,輕盈、灑脫;雷聲收起,沉悶低回,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發(fā)出震怒之聲。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一到秋分日就不再打雷了,只剩下一片安寧靜謐。

頸聯(lián)“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钡搅饲锓謺r節(jié),天空和大地歸于寧靜肅穆,金風送爽,層林盡染,景色獨好;寒氣和暑熱喜得均衡,顯得不熱不冷,特別爽快。此時江河枯竭,水落石出,天空看上去天云淡、干凈澄明。自然界萬物和諧共生,天地之間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寧靜的景色。

尾聯(lián)“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是忽然看見天空一排排南飛的大雁,寒氣即將要占了上風,人們的心情怎能不受到秋的驚憂呢?一葉知秋,一雁驚秋,這些紛飛的落葉與南飛的大雁,都在表達時光的流轉。

全詩將秋光與時光巧妙結合,層層推進,情景交融,贊美秋分之美而季節(jié)輪回,感嘆時光飛逝而人生易老。富含哲理,意境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