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沒有孰對孰錯,問題也不分你我
前兩天跟小區(qū)喂流浪貓,夜里12點了,花園深處有一女生,抱著石墩蹲那兒嚎啕大哭,那哭聲真是大寫地撕心裂肺。
從她身邊經(jīng)過的時候,我沒有上去打擾,因為我覺得這樣會很唐突,也會讓對方覺得尷尬。再者我覺得,人能哭出來是好事,不管遭遇了什么,只要別把情緒積壓在心里就好。所以我怕上去打擾到她,她反而不好意思哭了,我就沒有靠近。
跟花園又繞了一圈,返回來的時候她還在那兒抱著石墩大哭,哭得那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一是我覺得這哭聲聽上去太讓人心疼,又是個姑娘還是應(yīng)該上去關(guān)心一下。二是覺得大半夜往死里這么哭真的很擾民。于是我站在離她兩米開外的地方主動開口:“你怎么了?是遇到什么事兒了嗎?如果你想說出來可以說給我聽,反正大晚上的咱倆誰也看不清誰。”
終于她的哭聲止住了,開始跟我傾倒她的苦水。大體原因就是,她嫌她老公不督促孩子寫作業(yè),甚至還在孩子面前玩兒游戲,他說他老公不聽,然后兩個人起了爭執(zhí)。過程中,她就把對她老公的各種不滿,例如不肯早起、不求上進、不關(guān)心孩子、不照顧她的感受等等,這些生活瑣事中她所積壓的情緒,全在我面前爆發(fā)了。
傾訴的時候,她越說越委屈,說什么她一個人要操持兩家美容院,已經(jīng)夠辛苦的了,回家還要照顧孩子的課業(yè)??墒撬瞎珔s一點兒也不知道心疼她,而且還這么不求上進,她苦口婆心怎么念叨都不管用。甚至連她公婆怎么寵她老公這事兒都跟我說了,以及關(guān)于嫁妝那些破事,七零八碎一股腦兒全跟我說了。

難怪她哭得這么傷心,原來她一個人要面對男方家三個人,明顯的寡不敵眾。尤其當(dāng)她跟老公慪氣找公婆抱怨時,公婆嘴里跟她說的卻是:“我兒子就是這樣,我們沒覺得他哪里不好,況且這社會上不如他的男人多了去了?!笨傊系膽B(tài)度就是,就算兒子不爭氣,我們也認了。絲毫不肯反思造成問題的原因,也不肯面對對兒子過度溺愛的行為。甚至兒媳婦抱怨兩句,他們連聽都聽不進去,在問題面前完全一副擺爛的態(tài)度。
然后我勸她:“能感覺到你是個要強的人,但要你清楚,面對你老公的問題,你不能用指責(zé)的態(tài)度去跟他交談。你要讓這個男人感受到,你指出他身上的問題,是希望他能變得更好,以一個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去溝通。至于你老公改不改,這不是你該用力的事,況且你再怎么用力也不頂用。你老公的問題,只有他自己愿意改,才能改得掉。你在一旁盯著再怎么著急,沒用。如果你看不清這個現(xiàn)實,你們之間的爭執(zhí)就會無休無止。”
針對她和公婆的關(guān)系我也說:“你老公身上的問題,當(dāng)你使不上勁的時候,可以找你公婆幫忙。但你不能是指責(zé)的口吻,不能說人家兒子的不好。你老公明顯就是個被寵壞的孩子,所以才會這樣的不求進去。但這個問題并不是他造成的,不能把責(zé)任推就給他,他父母其實應(yīng)該承擔(dān)這個責(zé)任。所以你總責(zé)怪你老公不求進取,他其實應(yīng)該倍感委屈。況且他父母愿意寵他,這是人家兒子,往壞的寵也是人家樂意,你一個外人有什么資格抱怨。所以面對你公婆,你只能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低,收起你抱怨的口吻和指責(zé)的語氣,以孩子為由,以求助的心態(tài)找你公婆談話,這樣才管用。”
我也跟她強調(diào):“一定不要去指責(zé)你公婆,即便他們把兒子寵壞了,但這不是你該說三道四的事情。你該做的,就是從孩子身上挖掘,那些你們婚姻里需要改進的問題。以一個求助的姿態(tài)找到公婆,把問題拋給他們,沖著孫子他們也不會坐視不管。但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求助的用意,僅僅是讓你公婆意識到,你們婚姻種存在的問題,大多是源于他們過度寵愛兒子所導(dǎo)致的。只要能意識到這一點,就夠了。至于是否能借助他們的力量改變你老公,這事你別抱期望?!?/p>
以上這些話,都是她主動問到我,我才開導(dǎo)她的。至于她能聽進去多少,我壓根兒不抱期望。甚至在事先我都有跟她聲明:“既然你問我了,我也不想只撿你愛聽的話說,我就實話實說?!彼晕也]有因為她多么地可憐和委屈,刻意說一些模棱兩可安慰她的話,恰恰我是一個局外人,可以說這些中立且客觀的話。

過了半小時她老公出來找她了,這個時候我就應(yīng)該趕緊撤了,結(jié)果她一看見她老公,那個委屈的勁兒又上來了,又開始跟我火力全開的吐槽和抱怨。她老公也是個直腸子,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就這么懟了起來,誰也不肯先閉嘴和讓步,結(jié)果我就被夾在了他們中間,像個給小學(xué)生批作業(yè)的老師一樣,給他們的控訴來劃勾或劃叉。
根本沒有孰對孰錯,她說的話在理,她老公說的話也在理,只不過兩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罷了。這會兒起了爭執(zhí),就都跑來問我到底孰對孰錯。在我看來,都對也都不對。我跟他們一直強調(diào),夫妻之間就不能倫理,老婆生氣了老公就上去哄一哄,老公哄你了,老婆你就得給臉要臉,不要借著男人這股服軟的勁兒蹬鼻子上臉。
然而他倆都太幼稚,都不夠成熟,都還在為婚姻里的瑣事而爭個孰對孰錯。誰也不肯放下自己的執(zhí)念,誰也不肯先低頭,抓住對方的錯誤就不停地指責(zé),惹得對方只能以牙還牙。而且兩個人都是直來直往的性格,女的太要強,男的也不懂得繞彎,溝通起來就跟兩輛迎面相撞的車一樣,誰也不肯為誰避讓。
但是這種情況,就得兩輛車撞上去,就是得兩個人磨合。等撞的次數(shù)多了,兩個人都知道疼了,也知道相撞其實是特別不劃算的一件事,就開始懂得避讓了。沒有別的辦法,兩個不成熟的人走進婚姻,就是得有這樣一個相撞與磨合的過程,才能收起他們各自性格里尖銳的部分。只有他們把自身的棱角打磨平了,才不至于在沖突的時候傷害到對方。
雖然相撞避免不了,卻可以把相撞的力度控制好,力量一旦收不住,相撞完兩輛車都可能報廢了。說白了,一次爭吵就有可能導(dǎo)致兩個人以離婚收場。比如這個姑娘跟我抱怨的時候,她就總是把離婚掛在嘴上,說這樣的男人沒有跟他過下去的希望了。我勸她在氣頭上別提離婚這兩個字,因為一旦說出口就無法收場。而且她此刻正被情緒左右,離婚也只是氣話,并不是她的真心話。
為什么一次爭吵就會想要離婚?因為這個姑娘只看到對方身上的問題,絲毫沒有意識到她自身的問題。就比如這次爭吵的發(fā)生,雖然孩子是導(dǎo)火索,但她新賬舊賬一起算,把男人責(zé)備得過于狠了,自然男人的反應(yīng)才會過于激烈,這是相輔相成的力度。就好比一輛車開始加速,另一輛車也跟著加速,那么兩車相撞后果必然非常慘烈,一個道理。

其實夫妻兩人如果是為了孩子爭吵,要比純粹是為了自己爭吵,來的激烈的多。因為孩子是個參照物,很容易就讓二人看到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然后那個付出多的人就會倍感委屈,就會借由孩子放大自己的功勞,認為自己是完全占理的一方,會毫不留情地數(shù)落和指責(zé)另一方。
被數(shù)落的那個人,就會倍感委屈,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那么糟糕。畢竟在他的立場上,他也付出了,他可能并不覺得自己付出的少。夫妻之間的計較,大都源于彼此在意的事情不同罷了。比如女人會在意男人對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多少,而男人會在意他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一旦兩個人關(guān)注的立場不同,這種計較就會顯得非常偏頗,且極其沒有意義。
就好比這個姑娘是因為她老公當(dāng)著孩子面玩兒游戲,她覺得男人心不在孩子身上,于是倆人發(fā)起了激烈的爭執(zhí)。針對孩子的問題我告訴她:“你跟他吵跟他鬧都沒有用,即便你有理,但他意識不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他依然無動于衷。你倒不如把游戲?qū)⒆拥挠绊懀绮耢o有一期做網(wǎng)戒中心的節(jié)目,類似這樣的視頻分享給你老公。讓他自己去意識到問題,以及問題的嚴(yán)重性,他才可能做出改變,而不是你一味的指責(zé)他。”
夫妻二人,不是誰指責(zé)誰犯了什么錯誤,而且出現(xiàn)了問題,兩個人一同去面對和解決,這才是正確的方法。畢竟夫妻是共同體,不是你也不是我,如果婚姻里還要分個你我,在瑣事上分個孰對孰錯,那這日子沒法過了。既然結(jié)了婚,就要和這個人同心,畢竟這是自己的選擇。只有一起去面對問題、承擔(dān)問題、解決問題,夫妻二人才能共同成長,兩個人的心才能越靠越近。
說白了,婚姻里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也不是你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不管是婚姻里的瑣事,還是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這些問題大可不必分你我,分你我沒有意義,也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但凡抱著分你我的態(tài)度,解決的只是你我身上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問題本身。如若夫妻二人把發(fā)生的問題,都能看作是我們的問題,彼此都使一點兒勁兒,把勁兒擰在一起,問題才能真正地得到解決。
這對小夫妻,起初都盼著從我這兒聽個孰對孰錯,可我只是把他倆各自的立場,一一擺在了他倆的面前。也把婚姻不是分個孰對孰錯,而是兩個人共同面對這個道理告訴他們。臨了我跟男的說:“趕緊帶你老婆回家吧,這么晚了她明天還要上班呢?!庇谑撬麄z都收起了埋怨,起身跟我說了聲謝謝,并肩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