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 ? ??
? ? ? ?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在每年的八月七日至八月九日之間的一天,此時太陽黃經達到一百三十五度,斗指西南。
? ? ? ? “立”意為開始,立秋代表秋季開始,由于立秋時節(jié)還處于中伏時期,所以酷暑并未就此結束。農歷書曰 :“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使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 ? ? ? 立秋以后降雨量逐漸下降,作物開始成熟。因為全國各地地理位置的南北、地表、海拔的差異較大,全國不可能都在立秋這一天進入秋季。
? ? ? ? 進入秋季,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在入秋這天,人們會祭祀土地神,祈求今年的作物大豐收。另外,雖是農忙之際,但人們也會忙中作樂,進行摸秋,貼秋膘,秋社等活動。
立秋三候
? ? ? ? 立秋,七月節(jié)。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立秋是秋天之始,代表夏去秋來,禾谷成熟,作物收成的季節(jié)。
一候,涼風至
? ? ? ? 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
《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經過大暑的大雨,暑氣漸消,涼風已經由熱帶吹來的熱風改為西太平洋吹來的臺風。
二候,白露降
? ? ? ? 大雨之后,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這是指立秋之后早晚溫差漸大,夜間濕氣接近地面,在清晨形成白霧,未凝結成珠,有秋天的寒意。
三候,寒蟬鳴
? ? ? ? 《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這里的寒蟬與夏至第二候“蟬始鳴”相呼應。在秋天叫的蟬稱為寒蟬,寒蟬感應到陰氣生而開始鳴叫,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季要過去了。
民俗活動
貼秋膘
? ? ? ? 經歷了夏日的辛勤勞作,人們在立秋這一天歡聚一堂,享受美味的肉食,補充勞動所消耗的精力,預防因季節(jié)轉換而得痢疾等疾病。
摸秋
? ? ? ? 在我國許多地區(qū),中秋之夜流行著摸秋的習俗,結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會乘著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別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相傳摸到南瓜可生男孩,摸到扁豆擇生女孩。
秋社
? ? ? ? 立秋過后,大家為了感謝上天的恩賜,帶來了一年好收成,在一起舉行祭祀儀式,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并且在家中準備美食,款待賓客。
立秋養(yǎng)生
? ? ? ?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jié)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臅r期,因此秋季養(yǎng)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yǎng)收為原則。
? ? ? ? 同時,中醫(yī)認為,立秋到秋分之間,屬于“”入地戶”氣化由陽入陰,天氣漸涼,熱漸退,晝漸短,夜?jié)u長,氣溫由熱轉涼,大地逐漸轉為收藏。所以,從立秋起,要開始養(yǎng)陽。
? ? ? ? 在飲食調養(yǎng)上,益肺氣滋腎陰、養(yǎng)肝血、潤腸燥是秋天飲食之要。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燕窩、芝麻、鱉肉、藕、波菜、梨、銀耳、甘蔗、烏雞、豬肺等,要吃些溫食,少辛增酸。
? ? ? ? 適當多吃酸味食物,在秋季養(yǎng)生中,《素藏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梢娝嵛妒諗糠螝猓廖栋l(fā)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 ? ? ? 飲食不要過于生冷,此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fā)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消化不良,發(fā)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 ? ? ? 因為初秋時節(jié),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大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而辛味入肺,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強肝臟的功能。
? ? ? ? 注意養(yǎng)護肺臟,可常做腹式呼吸法 : 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來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可增加肺容量?;蛘哂每s唇呼吸法,快速吸滿一口氣,呼氣時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吹“出”,目的是讓空氣在肺里停留的時間長一些,讓肺部氣體交換更充分,支氣管炎患者可常做。
? ? ? ? 要保持內心應平和寧靜,這一節(jié)氣在精神調養(yǎng)上,要注意內心平和寧靜,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
立秋佳作欣賞
立秋七月節(jié)
〔唐〕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 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原創(chuàng)短篇
? ? ? ? ? ? ? ? ? ? ? ? ? ? ? ? 金神蓐收
? ? ? ? 金黃色的陽光緩緩降臨,這預示著太陽即將到達西方日落之處。蓐收感受到太陽的力量,猛地睜開眼睛望向洞口頂上的天空,秋天到了,是該起來忙活了……
? ? ? ? 蓐收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手碰到耳朵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左耳上的小金蛇不見了,小金蛇平時就有些貪玩,時常會自己溜出去,蓐收又是長時間的閉關,只要小金蛇不惹事,基本就不管它。
? ? ? ? 可是今天不一樣,小金蛇沒有跑去哪里玩耍,而是守在蓐收閉關的洞外,太陽落山的地方,剛剛經歷了一場激戰(zhàn),小金蛇受了傷,而對面的妖魔也沒有擊退,雙方互相瞥了一眼,妖魔打算繼續(xù)動手,看著小金蛇的力量明顯不抵,這時,蓐收沖出洞口,手中的金斧飛出,妖魔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砸得徹底魂飛魄散。
? ? ? ? 就在剛剛那一瞬間,小金蛇感到蓐收所帶來的騰騰殺氣,就像來自地獄一般,對,就是來自地獄!
? ? ? ? 蓐收把金斧收回來,走到小金蛇身邊,瞥了它一眼,懶洋洋道 : “還不走?” 小金蛇因為剛剛沒能打敗妖魔羞愧不已,但是又害怕等會這里會更危險,急忙跟上蓐收的腳步,攀上他的肩膀,蜷縮起來。
? ? ? ? 小金蛇看著蓐收的側臉,不經想起自己剛剛對戰(zhàn)的妖魔,那是在蓐收還沒有出關之前,妖魔對它說的一段話 : “大家都是無間地獄里出來的妖怪,憑什么他蓐收就能飛升成神,現(xiàn)在倒好,還要來阻止我們這些小妖離開這里,你跟在他身邊做事也不怕他突然發(fā)狂殺了你……”
? ? ? ? “為什么一直看著我?”蓐收突然發(fā)問。
? ? ? ? 小金蛇被發(fā)現(xiàn),趕快把頭埋起來,不敢說話。
? ? ? ? “他說的沒錯,我的確是從地獄里出來的?!?/p>
? ? ? ? “您都聽到了?”小金蛇把頭抬起來說道。
? ? ? ? “我本是黃帝的兒子,因為犯錯被罰,去到無間地獄受真火的炙烤,那時我想過逃跑,可誰知突然間地獄的妖魔暴動,數(shù)萬妖魔掙脫束縛涌向出口,而當時鎮(zhèn)守的神君也未能守住出口?!?/p>
? ? ? ? 這是小金蛇跟隨蓐收后,第一次聽他說這么多的話,它沒有打斷,就靜靜地趴在蓐收的肩膀上聽著。
? ? ? ? “鎮(zhèn)守神君的武器是一把斧頭,當時我不知道的是,因為受到妖魔的侵蝕,那把斧頭沾上了無盡的殺氣,但凡握住斧頭的人、妖、神、魔都會無法停止地進行殺戮。而我為了不讓更多的妖魔為禍世間,便拎起斧頭斬殺妖魔,斧頭的力量不容小覷,待我將逃出來的妖魔悉數(shù)斬殺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殺氣了?!?/p>
? ? ? ? “那后來怎么樣了?”小金蛇急切的問道。
? ? ? ? “后來,我靠著自己僅剩的意識,將地獄之門封印,然后打算自盡,不過我沒有成功自盡。那時我才明白,從我去到無間地獄開始,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也可以說我命中該有此次浩劫?!?/p>
? ? ? ? 蓐收望著太陽即將西斜到山頂,繼續(xù)說 : “地獄之門的出口雖然被封印,但是每當秋季太陽西斜之時,封印的力量會被太陽光削弱,此時便會有妖魔趁機作亂,而且此地并無鎮(zhèn)守的靈物,往后三個月需時刻小心!”
? ? ? ? 小金蛇明白,這是蓐收在提醒它不要隨便出手,打得過還好,一旦打不過,便會招來許多麻煩。
“神君,您剛剛的浩劫還沒有說呢?!毙〗鹕哂仓^皮繼續(xù)問道。
? ? ? ? 蓐收嗤笑一聲,繼續(xù)說 : “正當我準備揮斧自盡時,龍子睚眥趕來,同我說明一切,說我本就是金神,的確因為犯錯而被貶至無間地獄受火刑,之后發(fā)生的一切便是我的劫數(shù),若我無法度過此劫,便會被斧頭毀去仙身,灰飛煙滅;我若是度過此劫,便可神力大增,金身歸位,說罷他便化為原形,附于我的斧頭之上,鎮(zhèn)住斧頭上妖魔的殺氣,斧頭也隨之得到加冕,當即我便飛升歸位了。”
? ? ? ? “后來的事我知道了,神君您一年四季只有在秋季出關,一邊加固封印,一邊催熟作物,還要鎮(zhèn)守地獄出口,掌管太陽西斜!”小金蛇興奮地昂起頭顱說著。
? ? ? ? 是啊,小金蛇也是蓐收飛升之后才出現(xiàn)的,為什么呢?當年蓐收歸位后,為了感謝龍子睚眥的幫助,從金斧里抽出一絲靈智,化作一條小金蛇,掛在蓐收的左耳上,本想讓睚眥慢慢修煉,有朝一日能回歸本體,只不過原本生性好斗的睚眥所有的力量都在金斧之中,這絲靈智只喜歡貪玩罷了。
? ? ? ? 《山海經 · 海外西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以上內容參考書籍
《圖解二十四節(jié)氣知識》
《中國人的二十四節(jié)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jié)氣養(yǎng)生》
《唐詩》
《宋詞》
《山海經》
《淮南子》
原創(chuàng)圖 : 安以默
題字 : 曲徑通幽
原創(chuàng)短篇 : 赑屃
(部分文章內容由赑屃自網絡或書籍收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