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人沒有基本的‘本性’。我們必須創(chuàng)造自我。
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chuàng)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
薩特強調(diào),人絕對不能放棄他對自己行動的責任,也不能以我們‘必須’上班、‘必須’符合中產(chǎn)階級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期望為理由,逃避為自己做選擇的責任。如果我們逃避這項責任,就會淪為無名大眾的一分子,將永遠只是一個沒有個性的群體之一,逃避自我并自我欺騙。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的自由迫使我們要成為某種人物,要‘真實’地活著。
我們必須要認同別人的情況才能了解他們,同樣的,我們也必須認同別的文化才能理解這些文化。
浪漫主義者把大自然視為一個有機體,也就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其內(nèi)在潛能的整體。大自然就像一株不斷伸展枝葉與花瓣的花,也像一個不斷吟詠出詩歌的詩人。
閑散是天才的理想,懶惰是浪漫主義者的美德?!寺髁x者的職責就是體驗生活——或是成天做白日夢、浪費生命。至于日常的事務留給那些俗人做就行了。
人世變成了一場夢,而夢境成為現(xiàn)實
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nèi)心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作為一個由物質(zhì)形成的存在者,我們完全屬于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墒亲鳛橐粋€有理性的存在者,我們在康德所謂的‘物自身’(與我們的感官印象沒有關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我們追隨我們的‘實踐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擇時,我們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也正是制定這項法則的人。
標簽: